【摘 要】
:
目的 观察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3—9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8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主的中药汤剂或颗粒剂并联合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仅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关节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活动受限积分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活动受限积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21500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 无锡21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3—9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8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主的中药汤剂或颗粒剂并联合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仅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关节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活动受限积分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活动受限积分及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U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23/4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为12.5%(5/4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UA水平,且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76例轻中度湿热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炎症相关因子[血清白细胞介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和主要抗原表位及其应用,为临床诊断及生物技术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分析H.pylori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和主要抗原表位及其应用.结果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层析技术是H.pylori的主要体外检测技术.H.pylori特异性抗原是基于免疫反应H.pylori检测的关键,也是相关疫苗开发的关键.尿素酶(Ure)、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L(CagA/L)、空泡毒素相关蛋白A(Vac
目的 探究伸筋草总生物碱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大鼠采用皮下注射弗氏佐剂的方法复制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伸筋草低剂量组、伸筋草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10只.伸筋草低、高剂量组大鼠每日分别灌胃4 mg/kg和8 mg/kg的伸筋草总生物碱,甲氨蝶呤组每日灌胃0.5 mg/kg的甲氨蝶呤溶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
目的 研究炙甘草汤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纤维化组、炙甘草汤低剂量组、炙甘草汤中剂量组、炙甘草汤高剂量组及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炙甘草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 mL/kg、4 mL/kg、8 mL/kg的炙甘草汤灌胃,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组腹腔注射200 mg/kg的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均1次/d.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