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内膜组织ERα、ERβ的作用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针药结合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灸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内异症模型;针灸组针刺“血海”“三阴交”,艾灸“关元”,中药组给予加味没竭片0.9%NaCl溶液混悬液灌胃,针药组给予上述2种方法综合治疗,假手术组、模型组进行固定针灸并给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治疗30 d后,测量各组大鼠异位囊肿直径;取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不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针灸组、中药组和针药组异位囊肿直径显著缩小(P<0.05),针药组异位囊肿直径显著小于针灸组和中药组(P<0.05).针灸组和针药组在位及异位内膜ERα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和中药组(P<0.01),针药组在位内膜ERα表达高于针灸组(P<0.05).针灸组、中药组、针药组在位及异位内膜ERβ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针药组在位及异位内膜ERβ表达均低于中药组(P<0.01).内异症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ERα/ERβ比率均较低,其中针药组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ERα/ERβ比率高于其余各组.结论 针药结合可能通过上调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ERα表达、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ERβ表达,使其趋于正常子宫内膜水平,进而达到治疗大鼠内异症的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功能性肠病(FBD)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将306例癫痫患者根据FBD的患病情况分为伴FBD组(172例)、不伴FBD组(134例),收集病例资料,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脑电图、认知功能)、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癫痫FBD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伴FBD组年龄大于不伴FBD组,病程长于不伴FBD组,脑电图异常率高于不伴FBD组(P<0.001,P<0.05).②
目的 通过图像数据化技术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舌象特征,并探索舌象与肠镜象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26例UC患者及45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使用TDA-1舌诊仪及中医舌诊分析系统TDAS V2.0采集并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舌象指数,同时整理记录UC患者的肠镜报告,并分析UC患者的舌象特征及舌象与肠镜象之间的关系.结果 UC患者尤其是目前肠道存在病变者较健康人群舌质更偏红、紫红、青,舌苔更黄腻.在肠镜象病变部位中,有病变者较目前无病变者舌质更红、紫红,舌苔更黄腻,且各病变部位之间差异不大;在充血水肿程
介绍刘成海教授运用膏方辨治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以病症结合、中西互参为基本原则,治以扶正化瘀为主,辅以补益肝肾、益气健脾、理气和胃、养阴清热、解毒利湿等,且慎防药毒,以标本同治,攻补兼施.并举验案1则.
王霞芳治疗儿科疾病尤重调畅气机,强调脾胃乃气机枢纽.疾病初期以通为用,疾病后期以通为补,将调节气机流动贯穿治疗始终.并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呼吸道反复感染、厌食等常见病的案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