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这说明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婴幼儿时期,这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应该从娃娃抓起。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里度过,所以幼儿园成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着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良好 行为习惯 幼儿园 培养 重要场所
  一、在一日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自理能力,使习惯成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差,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自理能力弱导致的,因此,加强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开端。
  (一)以游戏为主导,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各种自理能力,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铺垫。
  由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我通过示范讲解和手把手教对幼儿盥洗、进餐、穿脱衣服,叠被子、取放玩具、坐姿等能力进行培养,并把一日常规编成有趣的儿歌,让他们边学儿歌边做动作,这样他们既容易理解常规要求又能从中得到乐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穿衣服环节中,我创编了一首穿衣儿歌:小衣服,先躺下,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点点头、点点头,弯弯腰、弯弯腰。孩子们在唱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穿衣的常规要求,孩子们也因为自己会叠衣服而流露出成就感,这让老师和家长感到欣慰。不过孩子们的坚持性差,一段时间就很容易忘,于是我们教师就互相配合、要求一致,在空余时间与孩子回顾练习,让孩子们熟能生巧,现在孩子们如厕、洗手喝水、吃饭、午睡等养成了良好的秩序。
  (二)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幼儿的自身行为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很直观地阐明了幼儿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是:幼儿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再慢慢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所以为幼儿创设直观具体、自我实践的机会,可以有效加强幼儿自身能力的锻炼,从而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有效地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孩子们对班上用过的东西都不整理,如:玩具、书本到处乱丢乱放,用过的桌椅歪七八扭等等。为了改变这一现况,我根据小班的思维特点,设计了“小动物的家”的情景游戏,与孩子们讨论:你们喜欢谁的家?你们喜欢整洁的家还是凌乱邋遢的家啊?通过讨论,激发幼儿整理用品、收拾物品的欲望,讨论过后班上的面貌逐渐改变:孩子们能主动整理干净用过的物品,乱丢乱放的现象不见了,而且有时班上的东西没收拾好,马上就会有眼明手快的孩子跑过来整理。有时候看到孩子们争相帮忙的样子都会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这个笑是那么地欣慰和高兴。通过真实的情景操作,可以使幼儿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培养。
  曾经有一个早上,孩子们参加完升旗仪式准备列队回班,有位迟来的小朋友来了,旁边传来这位孩子妈妈的声音:“宝宝快点插到队伍前面去,站到老师跟前。”孩子听了后,想了想、看了看队伍,就直接跟在队伍的后面排队,等着老师带队回班。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有序性及遵守规则的意识,看到此情此景,让我心里倍感安慰。
  (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提醒幼儿,提高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性。
  孩子们每天与老师生活在一起,老师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另一双眼睛,孩子们的控制能力还未能自己掌控,自然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师来帮助,提醒孩子去纠正并完善。“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表扬鼓励”是巩固并发展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步骤。生活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课间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正快速地把玩具收好,但有几块玩具因为孩子收得太快而掉落在地上,孩子们也没有留意到就起身排队了;于是我先把队伍整理好,轻声地说:“你们有没有听到有玩具宝宝在哭呀?”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后马上扫视课室,发现了掉落的玩具,有个声音马上就说:“谁没有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啊!”蓝熠翔小朋友马上跑过去捡起来送回玩具筐说:“谁不保护玩具宝宝的,下次玩具宝宝都不和你们玩了。”孩子们把目光转向向子御,向子御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是我不小心给弄掉的……。”于是,我马上对蓝熠翔小朋友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通过抓住每个教育时机,适时进行教育诱导、随机教育,我班幼儿有始有终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一)良好的课堂常规是班风班貌的具体体现。
  我班在《创新思维游戏课程》的带动下十分重视和强调课堂常规,从上课、操作、展现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有序性、合作性、创新性的良好常规。我还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要求幼儿能面朝老师、安静的上课,懂得安静倾听别人的发言,踊跃地举手发言,积极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评比活动,给上课有进步、表现好的小朋友粘上小红旗,到了星期五再根据小红旗的多少来发放小红花,通过不断的激励,我们班的课堂常规有了较大改善,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多了,讲话、开小差的少了。
  (二)通过教育活动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教学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覺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小熊的牙齿怎样啦?”的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小熊的牙齿因为吃完东西不刷牙,弄得牙齿长满蛀虫的事例,教育幼儿要早晚刷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再如:我用相机再现小朋友“把饭吃得一桌一地都是、吃了一半就倒了”等现象,对小朋友说:“米饭宝宝很生气,因为小朋友一点也不爱惜食粮,这是不好的习惯。”小朋友,怎样吃饭米饭宝宝才不生气呢?”通过让幼儿讨论,让幼儿知道进餐时时要安静地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饭后要收好碗、勺、碟,使幼儿从行动上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我通过“榜样法”、“鼓励法”对幼儿实施不同的分类教育。
  (一)榜样法:
  我班有大部分孩子盥洗时都会洗手、擦手,并自觉地用小杯子接温水喝。每当这时我都会马上表扬这些小朋友,将他们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其他小朋友见了纷纷向这些自觉能干的小朋友学习,从而让我班的盥洗常规更为到位,孩子们自觉有序的行为习惯让整个班看起来非常和谐。
  (二)鼓励法:
  李俊熙小朋友平时吃饭都慢慢吞吞,而且经常吃得一地都是。有一次我发现他很积极主动地进餐,于是我就及时对他给予肯定,并在全班进行表扬,还发了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看到奶奶时,他自豪的说:“奶奶,我今天很棒,老师奖给我红花,我下次吃饭也要一样快!”就这样逐步地改掉了他的坏习惯。
  参考文献
  [1]史慧中:《谈幼儿园的素质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出版。
  [2]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9年10月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源于学生本身写作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激发写作兴趣、注重读写结合、在练习中感悟和加强作文评改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 读写结合 感情真實 互批互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来提高学生写作
摘要:通货膨胀已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已经面临通货膨胀的严重威胁,伴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切实受到了影响。如何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以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的重点。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分析,提出解决当前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成因 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类型  1通货膨胀的含义  在宏观
在当前教育界百家争鸣,教育教学改革迅速发展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不同类型需求,对学生乃至教育教学方法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社会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对学生要求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彻底打破陈旧的传统观念及方式,树立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说,教师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高层次问题的能力。英语课堂提问作为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 英语 课堂 提问 有效性 策略  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学习方法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依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明确构建多元英语课堂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构建初中多元英语课堂的有效策略。通过开展多样化、个性化教学,实现初中英语课堂的灵动与高效,提高初中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元课堂 必要性 构建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应试教育制度的不良影响,再加上执教者纯知识化教学方式等因素,致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从社会观察和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其实初中思想品德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的一门学科,其教材内容在编排设置以及思想性等方面与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渗透和相互促进作用,因此,要想行之有效地改变上述不良状况,最根本也最直接的做法,那就是执教者在课程教学中要
[摘要]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新课程理念下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往的音乐游戏缺乏创造性、自主性。而“活动单”模式更重视幼儿的自主学习,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角,教师只需运用“导”,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想象、创造、思考的大冲浪,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的实现音乐游戏的价值结合“活动单导学”模式对音乐游戏课堂做一个全新的转变。  [关键词]音乐游戏 活动单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音乐游
[摘要]本文通过对聋生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聋生开展心理教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聋生 心理障碍 原因 方法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各种竞争逐步加剧,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价值观更趋向多元化,人际交往更加复杂,这些都为生活在这个年代的聋哑青年增加了心理负荷;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亲家庭增加,下岗群体的出现又为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不利的环境影响。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随着聋生接受
[摘要]21世纪的教育需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它是我们每位一线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情
【摘要】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仅限于一年一次的以田径等竞技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并且还难以保证。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学校这种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难以保证,组织管理科学性差,效率底,对积极性调动不足,欠缺引导。有许多是学生自由活动或去做作业等其他“重要”的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分析学校体育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