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作曲技法的强调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我国音乐发展,面临着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融入一些新的内容,打破传统四大件作曲技术理论的局限。而根据不同情况增加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具体的原则变通与处理,这便影响到了教师对音乐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取向。
  关键词:作曲技术 理论改革 教师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作曲技法的强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作曲技法包含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对其不同的风格特点进行解读的基础理论之一。无论什么专业,包括表演专业与理论专业,要想在本专业内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就必须使得作曲技术理论落到实处。无论是演奏还是演唱,表现的都是作品,音乐作品是由作曲技法和音乐素材组织到一起的,因而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风格本身就是在了解音乐作品的技法特点和材料特点、审美取向。
  在作曲技法“四合一”新课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和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度的内容增加。这种教学内容的增加包含三层意义:
  首先,强调作曲技法各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与交融,弱化这些学科中某一单学科内容的界限,需要增加不同性质学科的内容含量和教学经历。音乐理论的综合性传授与训练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步讲授,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压缩和精简,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系统的训练。因而,在作曲技法综合课程内容的教学方面需要循序渐进,进行逐步的、阶段性的交叉。而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备课和传授、训练、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增加部分其它学科的内容以达到强化所学内容的目的。每个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音乐中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部分强化和重点讲解的内容。
  其次,传统的四大件加上电脑作曲成为五大件还不足以解决诸多的教学问题与授课问题,还需要对其中的音乐体系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调整。由于我国音乐发展,面临着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趋势,音乐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具有个性和竞争力,在从事的音乐专业和行业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优势,因而,可以对学生面临的社会实用性内容进行补充,比如增加通俗音乐创作与编曲、制作等方面的训练,或者增强其在音乐理解方面通俗音乐与本土音乐的作品分析比重等;此外,文化发展的本土化特征也是新时代面临着的形势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增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与音乐审美的作品比重,包括这些作品的创作与表演,都需要具体制定授课大纲和内容方案。因而,融入这些新的内容,打破传统四大件作曲技术理论的局限,成为有效发展我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之一。
  第三,需要增加一些产业或行业发展中音乐作品分析与学习的比重。当前的很多高校都根据本地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规划,以图解决音乐毕业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音乐人才培养同质化,从而最终导致大规模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当前已经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多所高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目标的培养,而是针对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进行了重点的倾斜。因而无论是表演方面的音乐人才还是音乐理论人才都在其中扮演了未来生力军的角色,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种要求影响了高校内的作曲技法理论内容的传授。
  在作曲技法理论的实践中应用传统“四大件”的知识是有益的,但不能照搬。音乐作品的风格是具体的、独特的、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无论是欧美音乐风格还是中国民族化风格、个人特点的风格,以及具有民间原生态色彩的风格等,都需要对其技法、材料特点进行细致地具体分析,才可能较为准确地理解音乐中的审美要素与内涵表现。因而,硬套生搬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体的“四大件”内容,常常出现不协调、不相适应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增加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具体的原则变通与处理。这种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作曲技法风格特点变通的方式,影响到了教师的音乐知识结构与创造性能力培养。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不断进行充实与调整,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因而,影响到了教师对音乐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取向。这些都对及时提升教师的自身音乐素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大大拓宽音乐教师在作品、技术以及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储备。
  这些不同情况下增添的作曲技法理论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注重以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需要提示学生对这些技法进行实际运用的问题。现在的作曲专业技术理论内容,基础是苏俄欧美的技术理论为基础,本民族的技法特点需要强化本土性文化特征。因而,在学习传统四大件基础上,需要认真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体系,但也需要跳出来,不能为其所局限。对于西方文化中传统作曲技术理论不适合具体作品表现的原则需要扬弃,放弃其中不合理的成份,发扬其优势的一面。在结合实际创作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对传统四大件理论进行适当的变通,做到为我所用、有所创造。打破了传统作曲技术的教条意识,打破束缚创造性的思维。这些也需要教师对自身所表演或创作的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对教师本身音乐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音乐教师在重视技术学习与实践训练中,应该针对不同风格样式的音乐作品和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技法特点的音乐作品做作曲技术之外的要素分析,作曲技术只是理解音乐的一种手段,教师需要在不断培养学生音乐作品分析与解读能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创作能力。在加强教学内容和增加授课内容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与作品创作实践。因而,就作曲本身或作品本身而言,传统和声、复调、曲式、配器这四门课的知识是需要被有选择的应用的,与音乐素材一样,是一种不可缺的“材料”、音乐作品的组成“构件”。在解读与诠释音乐作品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对作曲课中的具体技法特点进行联系,将多种要素进行有机揉合。从而使得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素也更重综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特点。在这一基础上逐渐转变教学的思想观念。这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提升自身音乐素质的一个有效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杜洁欣,李莉.作曲理论课程教学与高师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
  [2]田刚.《艺术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师课程改革设想音教专业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五合一架构 [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01).
  [3]叶松荣,邱桂香.“分析为主,写作为辅”——关于高师理论作曲课程定位的探索[J].人民音乐,2004,(12).
其他文献
空灵既指意象的一种特征,又指艺象的一种风格,更体现了主体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中国古代意象中的空灵思想,受到了道家和佛教的影响,尤其体现在艺象之中。空灵是意象的基本特征
在解决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问题中,对多台水轮发电机组的主要部件进行了模态分析。本文在激振方法、响应测量、测点布置、信号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对大型部件进行模态
针对口腔外科中的敲锤术的应用技巧展开论述。
介绍雷电对石油(煤)化工企业仪表系统的危害。分析陕西省榆林市石油(煤)化企业仪表系统的防雷安全检测(查)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湿邪为中医病因学说六淫之一,分为外湿和内湿.湿邪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证型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肠道湿热证、寒湿困脾证等.湿邪所致病症多缠绵难愈,对人们的
在钢琴演奏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如何进行乐理或是视唱方面的教学,最终还是会落到演奏这个环节。 而演奏的环节必定会涉及到手上各个关节及肌肉的联动配合要求。 本文针对
运用缩宫逐瘀汤治疗崩漏、赤白带下、月经过多,上环后出血等妇科病证,证实其方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增强宫缩、改善贫腔血液循环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渐渐提高,使得文化艺术市场更加宽广,这在为音乐艺术人创造机遇的同时对人们的要求也逐渐变高。面对新的挑战,对音乐专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底板焊接及变形控制是保证油罐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焊接变形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防变形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从而
摘要:歌唱艺术是一种音乐和语言相互结合的艺术性表达方式,能够给人一种充分的美的享受,而声乐作品则是通过歌唱活动来体现艺术美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可以将歌唱表演的全部过程定位为歌唱艺术家们对于声乐作品进行再次创造的过程。歌唱艺术家通过其对声乐作品的充分理解,再结合自身的歌唱功底,直接将声乐作品当中的艺术内涵以及相应的美感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本文主要针对声乐美学在歌唱艺术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