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痤疮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主要表现为黑、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囊肿等,好发于青春期的面部、背部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治疗方法很多。2010年6月~2010年12月应用红、蓝光交替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6例患者按pillsbury分类,Ⅰ~Ⅲ级入选,入选患者4周内未用任何治疗痤疮的药物,无系统性疾病,妊娠期、怀孕期除外。
治疗方法:治疗前彻底清洁皮肤,患者戴护目镜,躺在床上,红蓝光治疗仪面板置于患者面部上方15cm左右,炎性丘疹、脓胞、囊肿及Ⅱ、Ⅲ级者先照蓝光,炎症后期及Ⅰ级照红光,1周2次,8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拍照,治疗8周后比较。
疗效评定标准:以炎性皮损减少数判定疗效。痊愈:①炎性皮损减少90%;②显效:炎性皮损减少70%~89%;③有效:炎性皮损减少30%~69%;④无效:炎性皮损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
结 果
56例患者痊愈44例(78.57%),显效8例(14.28%),有效4例(7.14%),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2.86%。所有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讨 论
痤疮的主要病因是痤疮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有文献报道蓝光可使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内源性光敏物被激活产生单态氧,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但蓝光的穿透深度较浅,仅能作用于表皮,红光穿透深度较深,可直接作用于皮下组织,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胶原的合成,同时增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所以红蓝光两组联合使用可以在不同深度杀灭细菌,减少痤疮的复发,同时改善了皮肤的质地,减少瘢痕的形成,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6例患者按pillsbury分类,Ⅰ~Ⅲ级入选,入选患者4周内未用任何治疗痤疮的药物,无系统性疾病,妊娠期、怀孕期除外。
治疗方法:治疗前彻底清洁皮肤,患者戴护目镜,躺在床上,红蓝光治疗仪面板置于患者面部上方15cm左右,炎性丘疹、脓胞、囊肿及Ⅱ、Ⅲ级者先照蓝光,炎症后期及Ⅰ级照红光,1周2次,8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拍照,治疗8周后比较。
疗效评定标准:以炎性皮损减少数判定疗效。痊愈:①炎性皮损减少90%;②显效:炎性皮损减少70%~89%;③有效:炎性皮损减少30%~69%;④无效:炎性皮损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
结 果
56例患者痊愈44例(78.57%),显效8例(14.28%),有效4例(7.14%),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2.86%。所有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讨 论
痤疮的主要病因是痤疮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有文献报道蓝光可使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内源性光敏物被激活产生单态氧,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但蓝光的穿透深度较浅,仅能作用于表皮,红光穿透深度较深,可直接作用于皮下组织,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胶原的合成,同时增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所以红蓝光两组联合使用可以在不同深度杀灭细菌,减少痤疮的复发,同时改善了皮肤的质地,减少瘢痕的形成,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