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以进电大为自豪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理家中档案时,一本《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纪念册》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本纪念册是由“中国电大教育编辑部”编写的,扉页刊登了当时中央领导邓小平、李鹏关于广播电视教育的重要指示,纪念册中还刊登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的照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省广播电视大学概况、广播电视大学大事记,以及中央电大83级经济类各专业主讲教师名单、毕业生部分成果等。看到这本毕业纪念册,我的思绪一下回到当年上电大的岁月。
  1978年,我参加普通高考,以5.5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虽然我的年龄已不允许我再参加普通高考,然而大学梦并没有就此在我心中破灭。我一边继续复习,一边等待机会。终于,1983年年初传来了全国电大招收首批经济类学员的消息。我为之欢呼雀跃。因为电大是邓小平提议并经过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一种办学模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流行。它的入学考试虽逊于普通高考,但进校学习的紧张度却远远大于普通高校。当时,电大实行的是“宽进严出”政策,所谓“宽”,就是录取分数可以略低于普通高考;而其“严”,就是在校学习、期中、期末考试决不含糊,甚至比普通高校严。学员学期考试3门不及格退回原单位,两门以下(含两门)不及格如果补考仍不及格或补考累计两门不及格也同样退回原单位。
  当时我们这些普通高校高考超龄的职工,能有考电大的机会,同样很欣慰。于是我和我所在工厂有实力有志愿考电大的工友组成了一个读书小组,准备复习迎考。
  为了能有一个安静的场所复习,我们特意合租了一间城郊民房,每天下班后就赶到这里刻苦攻读。由于这间民房不通电,晚上只好点蜡烛。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大家复习情绪很高,一心希望能考进电大,圆那心仪已久的大学梦。
  在迎考的最后阶段,晚上复习晚了,我们也不回去,就打个地铺眯上一夜,天一亮,又立马复习,然后急急忙忙赶去上班。复习中碰到我们读书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步行10多里去城郊一所中学请教相熟的老师。
  记得当年参加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文科经济类统一招生文化考试是5月份,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地理合为一张试卷),考试难度感到比普通高考稍低一些,但政治科目也比较难,是按要点评分,答得再多不在点子上还是于事无补。尽管我在政治上吃了些亏,数学分数也不及格,但凭借语文和史地的实力,总分仍超过了240分,顺利进入电大企管班(企管班入学分数最初为220分,高出统招线20分)。
  电大在20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个新鲜事物,当时我市的主办单位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盐城分校东台管理站,这就是东台电大(现改为东台开放大学)的前身。就东台而言,1982年刚开始招收中文和电子类考生,1983年则与中央电大同步招收经济类考生。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用在电大更是如此,进了电大门,还得要艰苦学习,一门一门经过严格考试合格才能毕业。鉴于此,学员们学习没有一个不用功的。有些基础稍差的同学更是倍加努力,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年长的同学,记忆力不如年纪轻的,他很担心考试不及格退回去丢脸,天天学习到深夜12点以后,一本《国民经济管理概论》别人只看两遍,他却坚持看6遍,有一点点不懂的问题总要问个明白。《政治经济学》他更是每章每页做笔记,等于是将整本书抄了一遍。寒冬时夜晚脚下放个木桶,里面放一些稻草,学习时双脚放进去御寒。俗话说,勤能补拙,自始至终他没有补过一次考,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居班上前6名。
  那时上电大,除了收看收听统一的电视广播讲座,当地电大老师(主要是党校老师及有关职校老师)隔三差五来做一些辅导外,主要就是靠自学,不懂的问题互相请教,实在弄不懂的就等辅导老师来讲解。那时大家自律精神很强,遇到难题下课了还有不少同学在课堂上切磋,不弄懂了决不罢休。临考前的一个月,很多同学都是在课堂上度过了不眠之夜。辅导老师虽不是专职的,却很敬业,有时晚上见到同学们都来复习,便也主动从家里赶来为大家释疑解惑。学习的课程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难的,特别是《统计学原理》,全班竟有近一半的人补考;而那《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由于要求用经济数学模型表述经济规律,模拟经济变化,更让不少同学愁眉不展。然而由于大家学习都很用功,虽然每学期都有同学补考,但毕业时没有落下一个。
  电大毕业后,大家都回到原来的单位。经过实践锻炼后,大多数都在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这个企管班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在中层以上领导岗位任职,1/4以上的同学担任了企业领导,还有一些人担任了科局级领导。时至今日,一些年龄大的同学退休了,而更多年富力强的同学成为民营企业家或考进机关事业单位任要职。
  电大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毕业后,我调任一家企业担任领导,工作之余,我潜心研究企业管理,至今在省以上经济学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完善企业监督保证体系的法律思考》曾获1996年中国科学院“八五”优秀科技成果奖,继而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高级研究员。业余时间,我还利用电大所学的《写作基础知识》进行文学创作,30多年来在国内数百家主流报刊及港、澳等地知名报刊发表随笔、杂文、散文、小说等500余万字,多次获全国文学征文大奖。
  转眼,电大毕业30多年了,但当年在电大学习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们这些老电大生,也都以当年能进电大而自豪,以顺利毕业而骄傲。因为我们是严格考试入学的,是经过严格淘汰而毕业的,过硬!那时的电大,非常规范,也让人非常信赖,我们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也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成为以后成长发展的促进剂,在我们人生的篇章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其他文献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首要位置。可见,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之大。为了满足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对煤炭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采用最为合理、有效且科学的煤矿
“一带一路”旨在创造经济和商业一体化和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是创造一个利益,命运和责任,相互信任,融合和宽容的政治方面的共同体,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的阶段,20多个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正在建设或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将会在较长的时间里成为中国基础建设投资的重
本文从崭新的角度探讨文化产业发展与科学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将科学管理原理运用于实践之中,并通过实例具体说明了应用方法及实行的可行性,以使我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新规定要求新媒体促进优化投资,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结构上升要素驱动新媒体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摘要:言论自由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其独特的方式在实现民主政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在网络时代高度发展的当代,言论所具备的即时性、互动性、分享性以及碎片化都逐渐放大,所有的这些特点都给当代的言论自由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简要讨论明确言论自由的界限以及保障言论自由。  关键词:言论自由;界限;人权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新时期的师范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师范院校培养出合格教师的关键所在,应当受到重视。作为师德育
紧跟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企业为了自身的存活必须加强企业的竞争资本.处于新的竞争形势的公司可以继续创新,以实现可持续的、更好的发展.营销管理的策略可以有效地影响公司的
现如今,大中型城市普遍人口数量庞大,地面人流量、车流量逐年递增,造成城市地上交通异常拥堵,这是大中型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通病,也使得城市地面道路常年承受着很大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