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温暖线索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老弄堂里,大多的墙头或门上,几乎无一例外都挂有一只小小的牛奶箱。就是这只小小的牛奶箱,若是时光倒退三十年,它钉在那墙头上,却无法让人视而不见。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处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时期,余生虽晚,没赶上“上山下乡”的热潮,但条件艰苦、物资贫乏的那一段困顿期还是未能幸免。印象中那时的邻居,可没有几家是包月喝牛奶的,门上有资格挂牛奶箱的屈指可数。所以,门上的牛奶箱在我幼时的眼里,几乎就是“贵族”的标签,谁敢小觑?而大多数的寻常人家,最多也就是钉个信箱而已了。
  对于牛奶“贵族”,由于差距较远,我还不怎么羡慕。而我当时最羡慕的倒是一位小学同学,尽管他家的经济状况很一般,根本不可能挂个牛奶箱天天享受一瓶,然而他却比别人更有机会去亲近牛奶,因为——他的妈妈就是一位送奶工!每天清晨,天还未亮透,他的妈妈就会推着装满牛奶瓶的小车,“当啷、当啷”地串家走户,往那钉有牛奶箱的人家,取走空瓶,放进当日的新鲜奶。据我的同桌说,这位同学因妈妈的工作缘故,时常也能吃到多余的或是隔天的牛奶。不管其真实性如何,就这样的消息已让我们大大艳羡了。所以,虽然同学的妈妈不认识我,但我却一直记得她,而且印象特深,以致于几十年之后我的脑海仍可清晰浮现出他们母子俩的当年模样。他的妈妈个子不高但肤色很白,且白里透红很健康的样子,而那位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但脸蛋个子却都长得挺不错的,当时不懂事,讥之为“聪明面孔笨肚肠”的一类。由于和这位同学从来没有亲近过,所以关系很一般,关于他的底细也就不甚了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一直都认为他妈妈的肤色以及他的大个子的因素,都是因为能经常喝到牛奶之故——不管是多余的还是隔天的。现想来如果确系家族遗传,我倒是冤枉了人家。
  小时候虽然不能经常喝到牛奶,但偶尔的享受还是有。也许正是因为偶尔,比较难得,所以印象也特别美好,特别深刻。那时装牛奶的都是广口瓶,造型很敦厚,上面的牛皮纸沿着瓶口用细细的蜡线箍紧,在活结处点以松香封口,启封时将线头轻轻一拉即可。这方法非常的古老但十分管用,古代文书的传递就用此法,称为“封泥”,如果文书重要怕人私拆的话,再于“封泥”上盖一印戳,一旦开启则无法复原了。
  牛奶的封口方式竟也沿用秦汉时期就有的“封泥”术,可见人们对它是多么的郑重。许多那时代的过来人,在回忆起喝牛奶的幸福时光,都要提起那白色的纸盖揭开后,背面所结下的一层厚厚的奶油,然后描述自己是如何如何之喜欢,舔起来是如何如何之幸福,我想,大概所有四十岁以上的喝奶者都会有此经历,这个细节几乎成了那一代人喝牛奶的经典动作!
  不过除了这个细节外,那时的牛奶还留给我深深印象的就是它的“光明”标记——用现在的话说又叫“LOGO”。记得好像是一把小小的火炬,印在封瓶口的那张牛皮纸正中,小火炬的四周还有表示发光的一根根线条。但在我的记忆中,我总是把它当作是一盏灯,一盏温暖我心中的明灯。因为当我也能像“贵族”一样天天喝一瓶牛奶时,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了,而那时我正忙于紧张的高考,母亲看我每天熬夜读书,怜子心切,只得从牙缝中省出几个钱来,还四处托人才帮我办了张订奶卡。清早上学前,每当我拆牛皮纸封盖瞥见那正中的火炬灯时,就会感受到母爱在我心中化成的一股暖流……所以,那一盏灯给了我非常美好的印象,就连揭盖喝奶时也是小心翼翼,生怕漏掉一丝美好的享受。但联想到今天,女儿每天上幼儿园和晚上临睡前,太太也会逼着她喝掉一杯牛奶,可看着女儿那痛苦的神情,以及偶然听说可减半或豁免喝奶的兴奋劲,真是“夏虫不可语冰”,我不知对她该如何说才好。
  记得很早时读到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图中有二三人围坐一张小桌子在喝酒聊天,那幅漫画题了一行宋人的诗句:“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给我印象很深。当时我看那幅漫画的小桌上有一盏油灯就和牛奶纸上的灯火很相像,都给人有一种融融的暖意。因为昏黄的灯光虽不是很强,却更能体现出它的温暖,而太强了则反而容易把你灼伤。
  也许,这就是我们能对牛奶有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之故,而这份感觉女儿那一代恐怕不可能再有了。
其他文献
北京是我出公差经常要去的城市,以前一夜火车过去,现在常常是飞机早去晚回像坐城际快车。每次只要一进北京城,马上感觉到北京的霸气迎面而来:城市霸占着巨大的土地资源,北京人对外来人也俨然一副颐指气使的霸气。结果自己也总是诚惶诚恐,仿佛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北京现在也有不少高档的商业楼,但都四四方方像火柴盒般造型,而且所有商店基本上临街的一面没有什么橱窗展示,也是一派“爱来就来、不买拉倒”的霸气,绝对不像
期刊
演出:    “辞旧迎新”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展示演出  2007年1月1—2日 13:30   天蟾逸夫舞台   票价:220、150、100、60、30元      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2007新年音乐会  2007年1月1—4日 19:30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方音乐厅   票价:680、500、400、300、200、100元      瑞士洛桑交响乐团2007新年音乐会 
期刊
虽然在采访前我们就已经了解到,这位新上任的荷兰驻上海总领事先生是一位“中国通”。不过,当看到他接过我们名片后的反应,还是令我们吃了一惊,他可以很清楚地读出我们名片上的中文名字。      会说中国话,或者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人已经不算希奇了,但真的能读会写的毕竟还是少见。再接过总领事递来的名片,上面居然是一个非常中国的名字——汪一力(Eric Verwaal)。    荷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期刊
陆在易的住所在一条幽静的路上,一片高大树木的阴蔽下,一幢红色的老式公房。敲门而进,一抬头便是堆积着的书籍。进入书房,只见一音响,一钢琴,一电脑,一书桌,各霸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间三把椅子“三足鼎立”,是陆在易特地为这次采访准备的。家虽大,但陆在易的活动空间基本锁定在书房这10来个平方米内,前期因添置音响设备而“改头换面”一番,不料因事务繁忙,成了“半成品”。然而,在我们看来,这里的凌乱和局促无一不
期刊
2007年春天。世界地球日。来自英美德日韩印等20多个国家的百余个家庭齐聚上海动物园绿意盎然的大草坪。主办方长宁区科委、上海动物园、虹桥国际学校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国际民族村,国际村展示了各国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经验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呼吁人们携手共护地球家园。各国儿童在此流连玩耍,突破了肤色、语言和文化的藩篱。对他们来说,这是课堂之外的一堂生动的环保课,也是开阔眼界,放飞
期刊
心灵的旅行  胡凌虹    快速地穿梭于拥挤的街道,奔波于忙忙碌碌的工作,疲惫的上班族期待着长假的来临,然一到假日,各景点拥挤的人群让旅行变得烦人而扫兴。西藏,拉萨,欧洲……梦想周游世界,但费用昂贵,旅行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抱怨、苦闷,不如静下心来看看《在自己房间里旅行》,这本书对旅行的形式进行了重新定义,激发人对呆板的生活进行反观与思考。  《在自己房间里旅行》的作者是法国的萨米耶·德梅斯特,小
期刊
  
期刊
2007年4月23日晚,第1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上,一片喜庆的场面,来自全国各地的27名演员获得包括提名奖在内的各项白玉兰戏剧奖。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被授予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晚会上他激情澎湃地朗诵了一首《满江红》,台上声情并茂,台下掌声雷动。与此同时,共有13名演员分获白玉兰主角和配角奖,其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郝平和辽宁人艺的张大静分列主角奖和配角奖榜首。今年
期刊
难忘月饼屑    这些年,每年过中秋,家中的月饼像被人冷落的怨妇丢在一旁,无人答理。尽管月饼的价格不菲,但吃到嘴里总觉得大同小异。说到吃月饼,30多年前的吃过的月饼屑倒是让我终身难忘的。  那年,我在一家食品店当会计。我们商店也经销月饼,月饼分广式、苏式、潮式等品种,广式最有销路,而营业员最喜欢卖苏式,原因就在于苏式月饼有一层屑,食品钳几个来回一折腾,苏式月饼已经瘦身不少,“卖相”自然也难看多了。
期刊
相忘于江湖  何菲    身处这座城市,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这些细节:上海马路上行驶的轿车或公务车,银色和黑色占据主要部分。  上海男人喜欢用冷金属质感的ZIPPO打火机。冷艳卓绝的大卫杜夫的“冷水”进入中国香水市场时,首先征服的是上海熟女。  上海的冬天异常湿冷。上海公司的前台也总是冷冰冰。夜晚上海,城市透亮工程中写字楼的灯光是冷色的。清一色上海人聚集的PARTY或夜宴,气氛总是慢热或是不热。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