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冲击地压软化区能量极值判别准则及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wai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目前巷道冲击地压理论研究对于能量分析的不完善,对冲击地压危险性判别难以定量化的问题,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圆形巷道弹塑性软化力学模型,得到了圆形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围岩软化区能量解析解;提出了巷道冲击地压发生的软化区能量极值判别准则,给出了巷道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软化区能量、临界软化区半径、临界巷道收缩位移及临界巷道收缩率;提出了冲击倾向性能量指数.通过室内相似模拟试验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所得临界巷道收缩率、临界软化区能量的值与理论解析解吻合,变形模量指数变化趋势及巷道破坏情况与理论推导得到的规律一致.结果 表明:巷道冲击地压发生存在临界软化区能量、临界软化区半径、临界巷道收缩位移及临界巷道收缩率;变形模量指数越大,冲击倾向性能量指数越小,临界软化区能量越小,越容易发生冲击地压;通过降低变形模量指数来提高冲击倾向性能量指数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必要前提.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目标跟踪算法在目标形变、遮挡或光照变化等复杂场景下容易丢失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特征的复杂场景动态目标长时间视觉跟踪算法,该算法基于跟踪学习检测(TLD)框架,首先,利用高斯二阶滤波器提取跟踪目标在不同方向的纹理信息,通过纹理信息采用Hessian矩阵计算图像曲面的主曲率,融合主曲率与RGB颜色信息建立目标特征概率直方图模型;然后,使用融合多特征的Mean Shift算法替代TLD框
目前利用微生物矿化技术胶结加固土体多采用注浆的方法,容易出现生成物分布不均匀及注浆口堵塞的问题.本文以海相粉土为处理对象,选用巴氏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尿素和氯化钙作为胶结液,采用将菌液与粉土拌合制样,然后从表面多轮入渗胶结液的方法对试样进行整体加固.为确定试验参数,采用血球计数板法确定出菌液在土中的留存时间,通过测定流出液电导率的变化确定出胶结液处理的间隔时间.选取了不同浓度的胶结液分不同入渗轮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当胶结液浓度不低于0.50 mol/L时,试样整体的水稳定性较好;试样中生成的Ca-CO
为阐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三工河组二段物源与沉积体系特征,综合轻重矿物、锆石U-Pb年龄、测井、岩心、粒度及地震数据等资料,系统研究了三工河组二段物源方向,刻画了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认为三工河组二段沉积主要受南、北双物源控制,且北部物源体系可延伸至SK1-JS1-J5井一带,为湖底扇的形成提供了物源补给.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凹陷东北区域岩屑类型以岩浆岩岩屑为主,与以火山碎屑岩岩屑为主的其他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北部区域重矿物组合中不含石榴石或者含量极低,而在西北区域和南部区域石榴石含量则相对较高;北部区域
为了进一步探究地应力在不同工况下对突出发生的参与控制机理,本文开展了变应力因素下的诱突实验研究,并基于含瓦斯煤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对受载含瓦斯煤体卸压后的应力分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应力状态的分布及演化行为受到瓦斯流场状态、地应力以及卸压情况等因素的共同控制;吸附瓦斯压力与卸压口径的增大都会对突出发生及强度有直接贡献作用;轴向载荷对突出发生及强度的作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煤岩介质赋存条件及卸压情况的控制.卸压充分时,轴向载荷施加及增大能够在卸压面附近正向叠加流场拉应力效果,促进突
以回坡底煤矿为工程背景,分别建立了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扰动阶段和采空区压实稳定阶段的底板力学模型.基于相关力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分别得到了支承压力扰动阶段、底板卸压阶段和采空区压实稳定阶段的底板岩体破坏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扰动阶段,仅在工作面外侧底板岩体发生了破坏;在底板卸压阶段,工作面底板岩体发生了卸荷破坏,破坏形态呈半弧形,最大卸荷破坏深度约26 m,位于工作面底板中部;在采空区压实稳定阶段,残留煤柱下方岩体的主应力差增大,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压剪破坏.由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采场底板岩体的
为实现无煤柱自成巷N00工法采煤与成巷过程中矿压动态实时监测及预警,基于准分布式光纤光栅多源传感系统和云技术,构建了无煤柱自成巷N00工法大数据远程实时多源监测及预警系统.首先通过多源监测系统获得井下围岩-支护系统应力、应变实时监测数据,并利用井下工业环网传输到地面监测预警系统主机;然后建立大数据远程在线实时监测WEB系统,通过云服务器部署,授权用户可随时随地观察采煤与成巷期间支护系统受力变化特征及围岩活动规律.最后该系统在柠条塔矿S1201-Ⅱ工作面进行现场工程应用.结果 表明: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及时
为了优化采煤工作面与天然气井间的避让距离,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与煤炭资源交叉开采区为工程背景,基于概率积分法提出充分采动下覆岩沉降曲线的高斯函数方程,建立采煤工作面与天然气井间协调开采合理避让距离的预测方法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和工程应用等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 表明:开采沉陷作用下天然气井侧向变形曲线与指数函数拟合,地表下沉曲线与高斯函数拟合;采煤工作面与天然气井间避让距离的预测方法,兼顾天然气井和采煤活动安全的前提下,较大缩短采煤工作面避让距离;合理调节缺乏天然气-煤炭共采机制下的协调开采问题,为气煤重
以健康的泌乳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腺上皮细胞(DCMECs)为实验模型,构建DNMT3A过表达载体pcDNA3.1-DNMT3A,用脂质体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DNMT3A的mRNA表达,采用Bovinemilkfat ELISAKIT检测细胞中的乳脂含量,采用BovinelactoseELISAKIT检测细胞中的乳糖含量。结果表明,过表达DNMT3A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成的乳脂和乳糖含量均减少,表明DNA甲基化水平升高能够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糖的合成与
粘湿动力煤深度筛分是选煤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弹性筛面虽然能解决筛分过程堵孔问题,但在料群冲击作用下易损坏.为此,设计了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采用振动测试研究了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运动学特性与空间运动轨迹,通过高速动态测试与筛分试验研究了粘湿料群的运动行为与透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结构.结果 表明: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与底部加强筋之间的碰撞使得筛面加速度和位移最高可达89.57 m/s2和6.17 mm,分别为筛体加速度和位移的3.81倍和2.30倍,料群在筛面上的平均运移速度随筛面的加
With satisfactory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refractories in the MgO-Al2O3 system have become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MgO-Cr2O3 counterpart used as RH snor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