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牙周致病菌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关系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Sym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牙周致病菌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评价57例服用环孢素的肾移植患者的牙龈增生(gingival overgrowth,GO)指数,将GO指数为1、2、3的患者列为牙龈增生组(A组,28例),将GO指数为0的患者列为牙龈未增生组(B组,29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斑内的牙龈卟啉单孢菌(Porphyromonas gingivdis,Pg)、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和福赛氏类杆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进行定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中细菌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细菌数量和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g、Td和Tf的检出率在A组分别为96%、82%和89%,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69%、55%和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出Pg、Td和Tf的概率在A组(79%)明显高于B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Td、Tf和Pi的细菌数量随着牙龈增生指数的升高而增加,Aa的细菌数量未发现与牙龈增生相关的变化.结论 Pg、Td和Tf可能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百草枯(PQ)染毒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影响,探讨PQ中毒致肺纤维化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RC-5细胞,用终浓度0、12.5、25.0、50.0、100.0、200.0、400.0 μmol/L PQ处理细胞24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用终浓度为0、25.0、50.0、100.0
文章先简单分析了云计算技术,随后介绍了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的有效应用,包括可取回性证明算法、MC-R的应用策略、数据备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Papillon-Lefèvre syndrome,PLS)于1924年由Papillon和Lefèvre首先报道,是一种以严重牙周组织破坏及掌跖、膝盖、肘部等部位皮肤过度角化为特征的疾病,常导致患者在青春期前失牙.本病临床上较罕见,患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至四.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进行阐述。
期刊
数据库设计在整个系统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系统应用的根基,是系统设计的起点,它是衡量一个系统是否设计实用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本科教学评估和指标管理系统的
为开展雷达操作训练,本文采用了.NET三层架构和SQL Server技术,以平台+构件的形式,设计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雷达操作模拟训练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逼真的雷达装备操作环境,实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观察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和钙磷-壳聚糖涂层(electrodeposited calcium phosphate-chitosan coating,ECPC)的体外降解情况.方法 用电化学方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钙磷涂层和
上颌骨解剖结构特殊,缺损后修复难度大,现将运用多方向联合牵张成骨术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3岁.因左上颌骨成釉细胞纤维瘤手术切除后,左上颌骨缺如(图1).于缺损腔外侧颧骨上制备长约15 mm骨移动盘并固定自制内置弧形骨牵张器[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