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ShiJia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亿大背景下,使用2000-2015年间达州市农业内部各产业产值与农民纯收入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业、林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林业较强,种植业次之,畜牧业产值增长与农民收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渔业产值增长与农民收入有强负相关关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 影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党对国家“三农”形势的重大判断,蕴含着对“三农”工作方略的重大创新,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乡村发展的新要求,呼应了老百姓搞好农业生产,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期待。
  达州是典型的农业城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但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达州农民还处在贫困状态。当前,达州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2018年省定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摘帽、8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49.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是摆在达州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通过影响农民经营性收入来影响农民的总收入水平,同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也对农民总收入构成影响。随着“一带一路”、成渝经济区和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等全面实施,达州正面临经济加速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背景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对达州抓住机遇实现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达州市农业结构调整概况
  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属“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区,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幅员面积16587.87平方公里,总人口682.8万,其中农业人口达403.73万,占总人口比例的59.13%。2015年,境内实有耕地面积约55.0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56.35万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2.7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55.5万公顷;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豆类、薯类、油菜、花生等。畜牧业以猪、牛、山羊、家禽等为主,渔业以养殖为主。林业方面,林地面积约占辖区面积的46%,森林覆盖率在42%左右,主要以材林、经济林为主。
  2000-2015年达州农业结构调整呈现种植业比重缓慢增长,畜牧业比重缓慢下降,林业、渔业比重与往年持平的特点。种植业产值从58.36亿元增至264.09亿元,累计增加206.03亿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49.82%增至55.20%,增加了5.38个百分点;牧业产值从52.5亿元增至180.52亿元,增长了2.44倍,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44.82%降至37.73%; 2015年林业产值为14.6亿元,是2000年的4.07倍,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06%变为3.05%,略有下降;渔业发展上,产值由2000年的2.69亿元增至2015年的12.0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3.49倍,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3%增至2.52%,略有增长。从产值上看,达州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畜牧业占绝大比重,林业、渔业所占的比重较小;整体上看,16年来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幅度不大。
  达州市农民收入概况
  21世纪以来,达州农民收入快速提升。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988兀,2016年上升到11718元,17年间增长了4.89倍。农民收入的增长在不同阶段的呈现出一定的差别,2000-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较慢,呈现出平缓态势;2007-2016年收入增速有较大幅度提高,除2009年、2016年以外,其它年份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201 1年达到20.93%,2015年为19.48%。从农民收入结构来看,农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组成,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比重较小。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趋势来看,各收入组成的比重在发生变化,工资性收入逐年增多并趋向平稳,经营性收入有所下降,转移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逐步增大,财产性收入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收入主要由农业经营收入组成,工资性收入比重很小,近乎可以忽略。伴随着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农民外出务工潮的出现,工资性收入比重逐步增长。对达州农民人均纯收入问卷的调查显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呈现出7:8:4:1的趋势,经营性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对比农民纯收入与农业产值的运动趋势,两者虽非完全吻合,但有着相似的运动趋势,通对序列相关系数矩阵的相关分析,两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9556,说明达州农民纯收入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达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以达州农民收入水平为因变量,农业产业结构为自变量,建立两者的回归分析模型。达州农民收入水平以历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来代表,以各产业产值来反映农业产业结构。消除数据的变异同时又不改变数据原来的属性,对数据进行了取对数处理。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关系模型如下:
  Lncsri=a1lnny+a21nly+a31nxmy+a41nyy+C
  csri代表達州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nyi、lyi、xmyi、YYi分别代表达州历年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值,C为常数项。数据年限为2000至2015年。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达0.979,方程拟合程度非常好,ai、a3、a4的T检验在5%置信水平上,均拒绝原假设( ai=0,a3=0,a4=0,),a3的t统计量不显著,但模型整体显著。D-W的值为1.47,接近于2,说明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为了确保回归方程的合理性,对模型进行异方差、高阶自相关等检验。
  White检验结果显示,Obs*R-squared=15.018,相应的概率值P=0.3769,大于10%的检验显著性水平,因此承认原假设,即可认为模型估计所得到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异方差。
  继续对回归模型进行自相关检验,从LM 检验结果来看,Obs*R-squared=2.576,相应的概率值P-0.6311,大于10%的检验显著性水平,从而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高阶自相关。
  確定模型如下:
  Incsr=0.5045*lnny+1.1295*lnly+0.2983*lnxmy - 0.8110*lnyy+ 3.8209
  模型结果显示,达州林业、种植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畜牧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渔业的产值增长与农民收入的提升成反比例关系。种植业产值每增长1%,农民纯收入增长0.505%;林业产值每增长1%,农民纯收入增长1.1295%;渔业产值每增长1%,农民纯收入减少0.811%。
  从达州农业各产业实际情况来看,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是农民赖以生活的物质来源,但达州农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达州属于秦巴山区贫困连片区,山地丘陵占70%以上,山区田块零碎不易集中连片不适合现代农机具的运作,靠天吃饭、人畜劳作普遍。同时,高效蔬菜、优质粮油、生态花茶果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培育尚不成规模,种植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畜牧业产值增长与农民收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畜牧业发展情况来看,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较高,但大部分属于“低、小、散”的传统养殖,规模禽畜养殖少,经济附加值高的畜牧副产品少。同时配套龙头企业培育也较少,大规模养殖存在滞销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畜牧业规模养殖的扩大,畜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林业、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很小,但两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林业方面,达州林地面积广阔,山林成为广大农民实现温饱之后,谋求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油橄榄、银杏、竹林等经济林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效益较好,对农民收入起到了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存在林业结构较为单一的缺陷,材木林主要以松、杉、柏、杂木为主,很多低产、低效,缺乏经济效益,林业发展还有继续壮大的空间。渔业方面,达州流经的河流主要有渠江、州河等嘉陵江水系,每年降水量充足,有发展水产养殖的先天条件,但由于相应的基础设施不配套,发生水患可能性较大,有利条件得不到有效发挥,成本产m比小,高投入反而影响了有限资源在其它产业上的应用,水产养殖等渔业生产的效益对农民收入反而起到了较大的负作用。
  [1]贾宪威,高瑞芳.四川农民收入受农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 12).
其他文献
村镇银行的发展,有效填补7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增加7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但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村镇银行流动性趋紧,本文以玉溪辖区X村镇银行为例,分析7村镇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并提出加强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旨在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村镇银行 流动性风险 风险防范  自2008年,玉溪首家村镇银行挂牌成立以来,一直认真贯彻國家金融方针政策,立足县域,服务
期刊
本文主要从分工的视角,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体系,构建了具有内生的交易效率和学习成本的互联网金融的数理模型,并通过超边际分析,与传统金融结构的比较,迂回生产链条增加,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其出现的门槛条件。  互联网金融 新兴古典经济学 超边际分析  在国外,事实上不存在单独的“互联网金融”这一专门概念,西方国家的学者普遍认同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服务于金融行业。因此,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开展文化贸易的重点对象。怎样利用“一带一路”交流发展的契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京津冀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的深入开展?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近几年来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贸易的特点,以及开展贸易的基础,“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京津冀文化贸易的路径和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
期刊
本文借助调研数据结合图表探究农民当前借贷情况,认为当前农村借贷仍然以亲戚朋友之间信用借款为主,借贷一定程度体现农户经济状况,而收入影响着借贷,农户的收入影响中,务农方面以经济作物为主,而务工收入起着重要的维持农户生活的作用。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家庭收入 农村借贷 农民经济生活  引言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三农’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资金借贷在农民经济生活中有很大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
期刊
股票属于风险性资产,其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因此,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需谨慎细微。医药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是培养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本文从行业分析、地域环境分析、公司分析、技术分析等方面全面具体考察了“贵州百灵”这只股票的投资价值。根据综合分析可得,“贵州百灵”这支股票是值得长期投资的。最后为广大股民日后进行股票投资方向及注意事项提出了相关针对性建议。  股票投资 贵州百灵 财务分析 技术
期刊
本文对福利经济学有关思想进行7阐述,以此对社会保险财务制度的公平效率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保证制度可持续的前提下,公平是政府在实施社会保障时的最高理念。  福利经济学 社会保障 公平效率  福利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和庇古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摒弃了传统经济学将社会经济运行规则作为研究对象的做法,而是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上的评价,讨论什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如何评价经济发展
期刊
我国于2812年1月l日起将“有形动产租赁”纳入了“营改增”试点方案,“营改增”究竟对融资租赁企业带来了哪些财务影响,融资租赁企业怎样降低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这次税改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融资租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客观描述企业税收负担变化和总资产收益率的交亿情况,分析“营改增”所造成的影响机理。通过分析“营改增”理论及其我国“营改增”政策,
期刊
常言道:诚信赢天下。企业信用是一令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是企业的成功之基。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信用状况如何越来越受人关注,只有信用良好的企业,才能在今后长久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机会。本文主要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些信用题进行分析,并适当提出相对应的意见建议,为企业信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企业发展 信用建设 措施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信用的建设,企业
期刊
亘古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人才,并将人才视为发展经济的关键,封建时期历代有所成就的帝王均将致治之道,首重人才,對于当下世界经济的发展浪潮更将人才置于发展的首要地位。在世界各行各业中均出现了人才战咯,以争夺或者培养企业的人才尖子。基于愈演愈烈的经济竞争,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出现了一点改革中的不足,特别是入力资源调配方面。受传统人事管理的影响,国企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能及时转变人力管理观念,其人力资源
期刊
当前陶瓷行业正面临诸多不刹因素的制约,如招工难、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阐述了当前陶瓷企业存在的部分z要困境,分析原因并针对性提出7改进措施,相信陶瓷企业只要积极转交,会再一次引领陶瓷行业的大发展。人才紧缺企业品牌生产成本高  招工难 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磁灶镇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西北部的一个镇,面积56平方公里,蕴含着丰富的瓷土资源。以烧制陶瓷而得名,自西晋武帝泰始元年磁灶镇开始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