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神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神李海英最擅画鸟,但他画鸟的作品却极少流传下来。
  李海英年轻时,周游全国,遍访名师,决心以画救国,很快成为一代名家。这时期,李海英画的多是花草,色彩鲜明,十分灿烂。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后,李海英明显颓废了,闭门不出,很少作画,偶有所作,全是画鸟,色彩沉重,且一律不画眼睛,让人说不出的压抑。人问何故,他说,世界乱,鸟不忍看。
  但李海英的名声却更大了,找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托关系找熟人,李海英不画;有人出重金购买,李海英也不为所动。驻防某地的一国民党团长很喜欢李海英的画,曾经把李海英抓去关了三天,软硬兼施,也只得到一幅没有画眼睛的鸟。要让李海英给画带眼睛的鸟,几乎没人再敢奢望。
  但在传说中李海英却有两次画鸟画过眼睛。
  第一次是为了救人。
  F城地下党的一名交通员,按照组织安排要撤到后方,同时送去一份重要情报。但这时候他却突然被特务抓了。说起来纯属巧合。那天,一个特务被暗杀了,暗杀的地点就在那交通员门口。当然不是他杀的。但他依然被作为嫌疑人之一抓了起来。
  若是平时,我地下党组织也不会太着急,过上一段时间,查清人不是那交通员杀的,自然会放了他。但这时候不急不行,他身上的情报必须尽快送走。为了营救这名交通员,地下党派人找到李海英,请他出面帮忙。负责此事的特务头目借机敲诈,非要让李海英给他画一幅画不可,而且点名要画带眼睛的鸟,否则决不放人。李海英无奈,只好画了一幅。画面是一枝残枝,上面立着一只鸟。因是侧面,只能看到鸟的一只眼睛。那眼睛黑亮亮地泛着光。特务头目看后大喜,立即放了人。不久,那特务头目的上峰过生日,他就拿出那画去送礼。打开画后才发现,鸟的黑眼睛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灰色斑点。
  特务头目十分愤怒,发誓要找李海英算账。害得李海英只好远赴他乡,几年后才重返F城。
  很多人都说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几十年后F城另一位著名画家萧梅石却坚信这是真的。他说,让画中鸟的眼睛消失并非不可能,画鸟眼时用一种特殊的易挥发的颜料就行。
  第二次却是杀人。
  那是日本兵进入F城之后的事。领兵的土井雄二十分喜爱中国字画,对李海英的画更是垂涎已久,一进入F城,他就派人把李海英抓了去,叫李海英给他画鸟。李海英直直地盯着土井雄二,许久,说:“拿笔来。”土井雄二立即叫人拿来纸笔。李海英斜了土井雄二一眼,说:“给我研墨。”土井雄二气得大叫了一声,随即拔出了军刀。李海英又斜了土井雄二一眼,说:“给我研墨。”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辩驳的威严。土井雄二气哼哼地把军刀插入刀鞘,向旁边的日本兵使了个眼色,那日本兵立即上前准备研墨。李海英瞪了土井雄二一眼,说:“你自己来。”土井雄二大骂了一句,然后无可奈何地研墨。
  墨研好了,李海英拿起笔,一挥而就,画了一只威风凛凛的雄鹰。弯曲的鹰喙如一把钢刀,锋利而坚硬。只是仍没画眼睛。
  土井雄二一见,大声说道:“眼睛,给我画眼睛!”
  李海英扫了土井雄二一眼,说道:“你还要眼睛?”
  “当然要!”土井雄二说。
  李海英环视了一下四周,随即把目光久久地停留在窗外。許久之后,他再次拿起笔,给那只鹰画上了眼睛,两只怒目圆睁的眼睛。
  土井雄二连说:“好,好。”
  但就在这时,就见那鹰的眼睛眨了两下,突然从画中飞出,直扑向土井雄二。土井雄二愣愣地尚未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只眼睛已被那鹰啄瞎。
  李海英随即被土井雄二杀害。
  在F城,这个传说无人不知。但萧梅石却不相信李海英真的给土井雄二画过鹰。萧梅石说,他曾在一个资料上看过,李海英的棺材中有一支画笔,笔上沾满鲜血。萧梅石相信,那一定是土井雄二的血,李海英就是用那支笔刺瞎了土井雄二的眼睛。
  但F城的人们口口相传的却依然是那个传说。
  选自《亳州文艺》
其他文献
一  刘三基是清秀县知县,虽然才二十刚出头,但聪明机敏,睿智过人,上任后破获了许多疑难大案,在百姓中赢得了好口碑,都称他是“刘神仙”。  且说这天深夜,牛尾巴村出了一起命案,一个叫牛富贵的富家之子被人杀害,凶犯逃离,一百两白银也不见了。  刘知县带着衙役们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见被害人躺在血泊之中,身上有数处刀伤,呈现出两头深中间浅的伤痕。  案发当晚,牛富贵是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看见凶手,门窗完好无损
期刊
哈立德、塔立格、姆士拉和法蒂娅,他们四个是好朋友,家住埃及亚历山大港。这年暑假,他们打算结伴去珊瑚岛旅游。珊瑚岛上有座古堡,过去曾是个监狱,它就像一个恐怖的童话,深深地吸引着好奇的孩子们。  这一天,他们驾着一条小船出发了。天气真好!海水如镜子一样,把孩子们的身影映照得清清楚楚。“瞧!在我们底下有一艘沉船!”哈立德发现新大陆似的叫起来,“法蒂娅,你看到了没有?”  “不准叫我法蒂娅!再叫我法蒂娅,
期刊
元和十二年,唐军在主将李愬指挥下,直捣淮西重镇蔡州。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李愬一举擒获吴元济,平定淮西之亂。当时,蔡州城中还有投降的叛军数万人,李愬亲自率领他们在营外列阵,等待裴度检阅。  第二天,裴度进入营地时,看到李愬早已披挂着全副盔甲在路边拜见。裴度和李愬是至交好友,彼此的官职又相差无几,当他看到李愬用如此大礼来迎接自己时,心中非常诧异,便立即把李愬叫到一边询问原因。  李愬笑着说:“我不是故
期刊
朱元璋称帝之后,要封官行赏。对于那些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封赏比较容易,而对自己的亲戚朋友,朱元璋却发愁了。因为这部分人沾亲带故,人数众多,如果都封个一官半职,岂不成了见者有份,无功受禄;如果有所得罪,势必背后受到指责,落个六亲不认的骂名。  为此,朱元璋进退维谷,拿不定主意。这时军师刘伯温体察到了他的矛盾心理,欲直言进谏,又恐惹怒了朱元璋,左思右想,便画了一幅画进献给朱元璋。
期刊
艺人青河  王青河是凤凰集上最有名的耍猴人,他耍猴与普通的耍猴人不同。  猴子这畜生虽然聪明,但终究是野性难驯,所以普通的耍猴人多数一手牵链子,一手拿皮鞭,表演时总会时不时地给它们两下,用以规整教训。这些人真正当得起一个“耍”字,因为在他们的眼中,猴子不过是他们赚钱的工具罢了。可是王青河却对他的猴子爱护有加,这么多年来连链子都不曾套过,更别说打骂之类的了。  王青河饲养了一只小猴子,起名叫三儿。三
期刊
孙记毒案  月泉街发生命案,孙记茶庄的二公子孙天明被发现死在茶庄里,孙天明死状惨不忍睹,呕吐物沾满了全身,两眼突出,脸色红潮中挂紫。博山县捕头铁奎在现场转了转,并未发现有实质性线索,看来只能从尸检上做些文章,铁奎吼了声:“快点去人把老杜叫来。”  杜花豹是做了二十二年的老仵作,论待在县衙的年头,连老捕头铁奎都自愧不如。杜花豹带着徒弟毛头来了现场,先把无关人员赶到一边,杜花豹和毛头用带来的银针、镊子
期刊
康熙年间,羽山镇有个叫卢文起的大户,平日除了做生意,还爱好收藏,家里有个闲趣阁,专门布置四处搜集的古玩字画,闲时呼朋唤友,把酒吟赏。  一次,有同道对卢文起耳语:“阁中藏品,量虽多而质不佳,更缺少镇阁之宝,遗憾啊!”卢文起心里不高兴,嘴上却道:“我有宝物,只是不能给你看。”他暗自咬牙,怎能如此丢失颜面?  时隔不久,卢文起再邀群朋,一览其新近收藏的“镇阁之宝”。众人抬眼望去,不由眼前一亮——一只造
期刊
北宋仁宗年间,宋辽两国互争疆土,交兵不断,民不聊生。上自文武官员,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怨声载道,但又无可奈何。这年,边关告急,辽军再次来犯。多年征战,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文武大臣欲谏仁宗休战议和,但又深知仁宗争强好胜的秉性,故欲言又止。  仁宗召栋梁之臣包拯后花园议事。仁宗曰:“辽军犯境,包卿家有何退敌良策?”  包拯跪地曰:“请陛下恕罪,老臣尚无退敌之法。”  仁宗怒而曰:“大胆!你等大臣在朝为官
期刊
自流井因有能自动喷出盐水的井而得名,也因盛产井盐而富甲一方。  民国三十年间,四川各地许多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贫苦百姓,纷纷涌入“富庶甲于蜀中”的自流井来讨生活。这些人中有本钱的做点小买卖,更多的只能到盐场做工,靠下苦力来养活一家老小。  其中有个叫张大富的青年,母亲早亡,跟着父亲张德逃难到此,暂时在一间破庙里栖身。父子二人一个病体缠身,一个身形瘦弱,到盐场找活,老板嫌弃不要,想做生意又没有钱,眼看
期刊
郑成功在镇江一战大败清军,江南大震,南京城内的守军兵力薄弱,士气低落,周边各府县投靠郑成功的络绎不绝。消息传到北京后,顺治帝一度惊慌失措打算避避风头,遭到母亲一顿大骂,顺治帝一气之下拔剑将自己的御座砍成几块,誓要将郑成功斩落马下。冷静下来后,顺治帝命令安南将军达素、固山额真索洪等人率领一万多八旗兵从北京南下支援,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南京的守军还得靠自己。  对郑军而言形势是一片大好,郑成功手下的得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