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叨叨”的三把火

来源 :派出所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226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叨叨”姓吴,名振虎,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公安局宗别立派出所的教导员。1995年从部队转业后,老吴就成了一名警察,这一干就是22年,12年派出所民警、3年监管民警、7年督察民警。头一次“当官”,老吴就回到了自己的从警起点——派出所。
  “吴叨叨”称呼的来历,老民警们说是因为他当派出所民警时,总爱和群众“拉家常”,许多老百姓的“闲事”他都要管一管,许多棘手的问题在他那儿迎刃而解,老百姓对他的“昵称”。新民警们则说是因为他督察民警当得时间太长,这也“督”、那也“察”,警风警纪中把大家“督察了个遍”,民警们对他的“畏称”。老吴说“昵称”也好,“畏称”也罢,自己都挺喜欢的,也符合他“三警之家”“军人之家”“蒙汉之家”的老传统。原来,老吴的父亲是1946年入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老吴的岳父是个1970年从部队转业到公安有着36年警龄的老民警,老吴的妻子是位蒙古族警花,和他一样从警22年了。他说他家风里就有着爱“叨叨”的种子。
  新官上任三把火,“吴叨叨”也不例外。第一把火“从头开始”,老吴把自己本来就不长的头发来了个“大革命”,干脆剪成小平头,这也是宗别立派出所民警的一张特色身份名片,这里喝的水要到5公里外用两个白色的大水笼子拉来,民警们常常是两周回一趟家,忙起来一个月回不了一趟,理发、洗澡、洗衣服都要回家时“打包”办理,“剪成小平头省事”成为民警们的共识。第二把火“从脚开始”。宗别立镇地处矿区,民警们最常见、最怕出的警情就是调解纠纷。老吴因警营内外“婆婆嘴”而得名的“叨叨”功夫大显身手,一天最多调解5起纠纷。最远的46公里外的星光队一起群众纠纷他早晨8点多出发第二天凌晨3点多才回来。最多、最远、最长“三个纪录”和“调解满意率100%”,让他成为战友们心中的“NO.1”。第三把火“从心开始”。派出所地处矿区,自然环境比较艰苦,15个民警、辅警的家都在近百公里外的巴彦浩特镇,一年365天,回家的日子不到50天。爱“叨叨”的老吴从改善民警的“口”入手,“开垦菜园子让大家四季吃上绿色无公害蔬菜”,“每天每个民警都能吃上一个富有营养的和自己劳动息息相关的草原溜达鸡鸡蛋”……2017年年底,民警自己動手搭建的两个蔬菜温棚,2018年就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吴叨叨”的三把火烧暖了民警们的心,也照亮了百姓的心。派出所的民警们不约而同打心底的开始叫他“吴教导”……
其他文献
派出所接到110报警,称夫妻打架:妻子刚生完小孩,身体虚弱,让正在玩电脑的老公照看孩子。  丈夫问:“为什么让我看?”  妻子答:“你离的近。”丈夫不予理睬,两人遂发生争吵。  民警到达現场调解,丈夫拿出一根皮尺,跟民警说,您帮我们量量我们两个谁离孩子近……
期刊
一位老大爷报警说,他头天晚上买了两个肉火烧放在窗户外面被人掉包成两个烧饼了……很气愤,很懊恼,希望民警能够解决。  民警了解了情况后(保持微笑)对他说,火烧换成烧饼也行呀。至少沒被拿走,只是掉包嘛……  不想老大爷很气愤地对民警说,那肯定不行,火烧里有肉,烧饼里没有,这不是亏大发了……  后来,民警默默地给老大爷买了两个肉火烧,这才平复了老大爷的心情……  好吧,能用“肉火烧”解决的事,警察蜀黍表
期刊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近期遇到这样一个案件:张某欠李某1000元,以种种理由不还,李某便撬门进入张某家中拿走1000元。张某以3500元的价格购得一辆电动车,李某提出借用。一天晚上八时许,张某将车开到李某家楼下,锁好车后,把车钥匙交给李某。为报复李某上次撬门拿钱,当晚12时左右,张某又到李某家楼下用备用钥匙将车开走。次日李某告诉张某车已经丢失,并赔偿张某3500元,张某当场收下。后来李某发现张
期刊
“大伟,快!有人开煤气自杀!”派出所走廊里,就听到勇哥在急吼。这是我和勇哥值班时接到的第五个警情。  勇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红旗河沟派出所“勇龙”组组长张龙勇。他将自己研究生时期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嫁接”到了值班组的管理上,半年不到,就让这个战绩常常断后的值班组成了“领头羊”。  “规范出警,带齐装备。”我已经记不清这是勇哥第几百次提醒了。  “我们去建新北路50号”,车上,张龙勇开始根据警情
期刊
何为楷模?为人表率者,皆可称之为“楷模”。  各行各业,正是由于楷模的能量聚散和积极作为,事业才得以良性发展,工作才得以高效推动。公安队伍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基石,楷模效应尤为明显。  河南省临颍县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陈晓磐,2005年来到皇帝庙乡大袁村驻村,成了一名最普通的基层民警。当时大袁村的200名孩子中三分之二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让陈晓磐寝食不安。2008年年底,陈晓磐联合辖区五
期刊
110接待室来了一个人,说要找“电线哥”。新来的辅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电线哥?刚要问,接待室里已然走出一位民警,但见他体壮健硕,浓眉大眼,两脚踏在地板上“咚咚”震响,有如电影里的金刚发出的脚步声。  很快,此民警把来人领到办案区去了。新来的辅警还愣在那儿,嘴里嘀嘀咕咕地说:“还真有姓电名线哥的民警呢!”边上的人不由得笑出了声,对他说:“愣小子,你真以为有姓电的?有取名叫线哥的?”“那为什么那个人
期刊
“‘有危难找民警’这句话太管用了!关键时刻,人民警察比120还快!”谷女士兴奋地和爱人念叨着,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那是夏日的一个傍晚,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六里桥派出所民警李友和、王云山结束巡逻回所吃饭。当他们盛好饭菜正准备吃时,突然,门口跑进来一名惊慌失措的年轻女子,手中抱着个孩子,焦急地说道:“警察同志,快救救我的儿子!孩子高烧不退,惊厥抽搐了,求求你们了。”听闻此话,两位民警立即放下碗筷,
期刊
在瑶溪派出所,同事们都喜欢称张维芳为“芳哥”,不仅因为他为人热情人缘好,更是因为他坚守岗位的执着——在这个岗位上,十四年来,张维芳不知迎来送走多少同事,以至自己成为坚守在瑶溪派出所的“六朝元老”。2017年度,在龙湾分局两次民主评议中,所领导和同事均对张维芳打出了100的满分,系全局唯一。  件件小事暖人心  2018年2月26日下午,正在值班的张维芳接到警情,辖区内有一老人在家中上吊自杀。人命关
期刊
2017年11月21日11时40分,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城关派出所接到报警,报警人戴某称在新沂市人民醫院南门附近被人打了。城关派出所值班民警接警后迅速出警到达现场,发现是两个卖气球的妇女在争执。  经了解,二人因卖气球发生口角。民警看到两个人只是争吵,双方身上都没有伤,想现场调解。但报警人戴某称其被对方打了,气球也被拍炸了两个。当时二人情绪比较激动,一时无法处理好,民警只好将她们带到派出所。因气球找不
期刊
5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召开全市“双提升”暨“民调评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对2017年度民调评警工作进行了表彰。共青城市茶山派出所社区民警梅林被评为“群众最满意社区民警”,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8年前,梅林从江西警察学院毕业,来到共青城市担任一名社区民警。当时梅林的想法很简单:不就是各家各户走一走,看一看,认识认识人嘛!容易!他一头扎进社区,和社区干部一起,帮着处理鸡毛蒜皮似的邻里纠纷,偶尔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