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说谎的孩子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傍晚,隔壁突然传来康康声嘶力竭的哭声,接着是他爸爸的打骂声。过去一问,原来是康康跟爸妈要了100元钱,撒谎说是学校让交的,结果竟拿去和同学一起吃麦当劳了。
  康康正读小学一年级,学习一般,但能说会道,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的孩子强得多。据他父母讲,康康从四五岁的时候起就时不时地说一些无中生有的事,稍大一点后便不断地撒一些小谎,比如要他到楼下的小卖部去买东西,他不想去,就会撒谎说小卖部关着门呢。但当时也没有太在意。
  出于职业的敏感,我开始留意这孩子的言行,发现康康不断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离奇的消息,什么他爷爷在家里养了500头奶牛啦,他爸爸要当大官啦,他妈妈又给他生了一个小妹妹啦等等。通过观察,我太体上知道康康撒谎的原因了。
  一般来说,孩子说谎有下面几种原因:
  首先,低龄儿童在认知上容易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常会为满足自己幻想中的某种欲望而说谎。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说了假话还浑然不觉,并没有明确的说谎意识。好炫耀的孩子常有此表现。
  其次,低龄儿童非常善于模仿。如果父母或周围的成人在孩子面前出现说谎行为,孩子就有可能如法炮制。
  第三,过分严厉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强大的压力,为逃避惩罚或为取得父母欢心,孩子也容易说谎。一旦说谎成功,达到了某种目的,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而如果说谎失败,遭到不适当的惩罚,孩子便更觉不能讲真话,并且把谎话编织得越来越天衣无缝。
  此外,有些孩子说谎是由于父母的轻易否定造成的。“一次做贼就永远是贼”,孩子偶尔有一次说谎便被贴上爱说谎的标签,即使说了真话也不被相信,这样孩子容易破罐子破摔,形成恶性循环。
  康康的说谎行为,最初可能是想像型或模仿型的说谎,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帮助教育,从而影响了孩子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使其养成了说话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当这种习惯演变成故意说谎后又遭到父亲的严厉惩罚,受罚带来的自卑感以及为了逃避惩罚的心理倾向,就使得康康说谎变本加厉了。
  对于康康这种情况,家长必须在正确认识孩子谎言性质的前提下,以理性的态度采取有效的心理援助。
  其一,要帮助孩子逐渐学会区分现实与想像。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与年龄相关的想像型说谎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说明孩子的头脑中蕴藏着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当然,如果这种谎言对别人造成危害,就~定要向孩子指出,使其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其二,要防微杜渐,及时制止孩子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说谎言。孩子形成说谎的习惯有个过程,往往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的。有时候孩子说了谎,家长明明知道却不去制止,反而觉得有趣,或认为都是小事,这种默许的态度恰恰就强化了孩子以后的说谎行为。像康康为了偷懒不去买东西而撒谎,家长就不该睁只眼闭只眼,而应该直截了当地指出:“这家小卖部并没有关门,就算关了也可以到其他地方去买,小孩子偷懒不对,撒谎就更不对了。”
  其三,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太大的压力,而且采取简单的奖罚方式对待孩子的行为。这种教育方式会在客观上鼓励孩子不惜用一切方法来对付父母。因此,家长必须改变这种方式,对孩子抱以平常心,冷静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千万不能让孩子从谎言中得到任何好处。在实践中,对待善于说谎的孩子,在惩罚其说谎行为的同时,应更多地奖励其诚实行为;当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父母不要先批评他的错误行为,而应着重表扬其勇于认错的做法。
  其四,要与孩子一起分析谎言的危害性,并对孩子说谎进行适度惩罚。当孩子明知故犯说谎时,决不能放纵。但惩罚必须讲求实效,要让孩子清楚被惩罚的原因;惩罚要有力度,使其感到一定的痛苦(可以是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但不能演化为伤害;惩罚的频率也要适当,过于频繁的惩罚很难有好的效果。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互动氛围。父母要做言行一致的表率,绝不能自己说一套做一套而去要求孩子诚实守信。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心理援助下,孩子慢慢就会与说谎告别了。
  
  责任编辑:欣彦
其他文献
孩子的愤怒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情绪,我们不应否认或压制它。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孩子随意地发泄愤怒,以至于培养出一个“暴君”来。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家长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愤怒,并协助孩子用积极的方法引导自己的情绪。    1.了解情况,表示理解    当发现孩子生气的时候,家长首先要问清楚原因。有时孩子表达不清,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不舒服?”或“是不是和小朋友吵架了?”  
期刊
丽丽今年5岁了,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地工作,她自小由外公抚养带大,每天上下园都是外公接送她,跟外公的感情很深。  前不久丽丽的外公去世了,妈妈便辞了工作,专心在家里陪她,并哄她说外公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旅游去了,要过很久才能回来。妈妈以为丽丽很快就会从外公不在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尽管妈妈悉心照顾,每天准时到幼儿园接她,可是丽丽的性格却变得越来越内向,经常焦虑不安,有时为了一点点小事
期刊
给孩子一个色彩斑澜的世界    楼旨君在西安工作,丈夫在北京工作,两人一分居就是11年,照顾、启蒙三个女儿的重担一直由楼旨君独立承担。  生活虽然艰苦,但楼旨君却没放松对孩子的培养,在三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启蒙教育。有一次,楼旨君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长期处于色彩丰富的环境里,脑细胞就活跃,大脑发育得好,也就更聪明。反之,大脑发育就会受到抑制。于是,她马上在屋里拴上两根绳子,上面挂上五颜六
期刊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除了上一期谈到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等外在自我形象之外,另一种内在的自我形象也不容忽视。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是积极或消极,乐观或悲观、内向或外向、热情善良或冷漠自私、平易近人或高高在上、待人诚恳或城府颇深……怎样都好,这些自身的心理取向、交际方式、处世之道和人生态度都会在不经意间展示在孩子眼前。好的那些,会成为一种看不见的教育,短时期内难见效果,但对孩子的教益却深刻而长远。不
期刊
上期谈到对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事实上,在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辅以几个基本的教学环节,使其贯穿幼儿阅读训练的始终,否则,那些方法是很难持续操作下去的。    三、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五个教学环节    1.指字训练  以手指指宇的训练应贯穿阅读的全过程,一直到孩子自然而然地不指字即可阅读为止。在实践中,父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给幼儿选择适合的教材,字体
期刊
怎样改造孩子内向的性格    我女儿3岁半,胆小,不爱动,更不爱说话:问她问题也总是以点头或摇头作答。我该怎样改变孩子内向的性格?  青岛 胡培培    孩子内向表面看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试试以下方法,对你或许有所帮助。  1.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并与幼儿园老师沟通,请老师帮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同伴交往,感受和小朋友在一起的乐趣。  2.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年龄略小点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情感信息”至少有六成是通过非语言信息如手势、表情、语调等来传达的,但遗憾的是,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往往忽视了教孩子理解这些非语言信息。实际上,有相当比例的孩子之所以在集体中不受欢迎或成绩偏低,与不能准确、迅速地理解教师,同伴的非语言信息有关。专家强调,帮助孩子学会较好地理解非语言信息会让他们在人生之途少受挫折。  专家曾对1000多名9-11岁的儿童做非语言信息理解测试,利
期刊
小男孩叫小然,有个时髦的英文名叫Owen,今年10岁,读四年级。  父母送他参加本次培训营的目的十分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痛改“磨蹭”作风。当然,他们并没有要求10天营期内立竿见影,而只是提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让孩子认识到提高效率的必要性,学会些方法。  看来这是对很理智的父母,我心想,他们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问题,而不是“押宝”在某个老师身上,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  个宽松的环境,也有利于我们
期刊
小兔波波带了很多礼物打算去山外探望—个老朋友,谁知刚刚来到半山腰,却发现自己亲手烹制的胡萝卜菠菜沙律竟然忘了带!沙律是一定得回去拿的,可波波又不想拎着一堆礼物来回跑,于是便将礼物藏在半山腰的一棵树下,想等一会再回来取。为了到时能认出这棵树,聪明的波波把树的形状在纸上画了下来。  波波家后面有一条捷径直通山上。可是要走这条路的话,必须经过一个小关隘。这个小关隘是由—位铁面无私的蓝精灵把守的,凡是想通
期刊
我的小孙子元元1岁的时候开始独立行走。从那时起,我就注意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把握一切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    3岁前的孩子处于行为的敏感期,家长要抓住这个重要时机。我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耐心培养元元的生活自理能力。  元元1岁半的时候,对自己吃饭产生了兴趣。这时候,元元手的协调动作还不完善,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