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向U型箍控制复材加固混凝土梁板端破坏的试验研究

来源 :工业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外贴或者表层嵌贴于钢筋混凝土梁受拉部位提升其抗弯承载能力,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加固的主流技术之一.复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通常破坏于中部剥离或者混凝土保护层剥离,破坏发生时加固复材的最大应变通常仅为20%~40%的极限抗拉应变,导致复材抗拉强度高的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合理的锚固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或延缓剥离破坏,从而很好地提升加固效率和复材利用率.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形式的锚固措施,其效果、耐久性能、施工复杂程度存在差异,为此,提出采用斜向复材U型箍,控制或延缓板端剥离破坏(也称为混凝土保护层破坏).通过4根足尺寸的复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四点受弯试验,验证端部斜向复材U型箍对复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保护层剥离破坏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配置端部斜向U型箍能够对外贴和表层嵌贴复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延性分别提升62.03%和117.85%,61.08%和155.44%.
其他文献
建立了水平可动边界下张紧悬索参数振动模型,基于哈密顿变分准则推导了该模型下拉索的偏微分振动方程,根据边界约束条件、模态叠加法以及Galerkin法将该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通过摄动法分析了悬索的共振模式,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了不同共振模式下悬索的位移响应,并评估了不同共振模式下水平激励的频率对张紧悬索位移响应的影响,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分析表明:1:1:1:1共振模式下x轴方向的位移仅为1:1:2:1共振模式下的31.25%,1:1:1:1共振模式下z轴方向的位移仅为1:1:2:1共
海洋环境对用于钢结构的防腐涂料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钢与涂料之间的附着力,是涂料发挥防腐作用的基础.以环氧树脂为基料,通过18个试件研究鳞片种类、鳞片含量、鳞片目数、固化剂种类及固化剂比例5个变量对涂料附着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玄武岩鳞片含量为20%,目数为400目,固化剂为聚酰胺,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比例2:1时,玄武岩鳞片涂料的附着力达到最大.
提出一种外包陶粒混凝土T形钢柱.以保温隔热、抗渗性良好的钢筋陶粒混凝土作为包裹材料,采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高1.72 m的T形柱在轴向压力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包裹层箍筋端部是否与型钢腹板焊接连接对柱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陶粒混凝土在极限荷载后才发生明显开裂和脱落,混凝土包裹层和型钢黏结效果较好;混凝土包裹层使型钢柱强度充分利用,型钢可达到屈服强度;混凝土的包裹对型钢产生有效约束,破坏前型钢未发生明显局部和整体失稳,提高了试件延性和承载力.箍筋端部与型钢腹板焊接与否,对试件承载力影响不大
《巴黎协定》后,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依然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低碳发展的潜力巨大,需求迫切.目前,国内外既有的低碳空间规划研究主要关注城镇区域,因此开展县域尺度的碳平衡计量分析,对于促进国家低碳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经济发达地区的桓台县域为研究对象,在融合多个数据来源的基础上,构建碳平衡分区方法,核算了2016年桓台县的能源消耗排放量、家庭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量和碳汇总量.结论表明:1)桓台县域2016年碳排放总量为515.90万t,碳排放空间格局呈现出以
针对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过快、施工性能差等问题,利用偏高岭土和空心玻璃微珠对其进行改性试验,研究偏高岭土和空心玻璃微珠对磷酸镁水泥强度、凝结时间及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镁和磷酸二氢钾质量比在1~1.5时,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凝结时间逐步延长,强度有下降趋势,偏高岭土最佳掺量比为0.5~0.8;随着空心玻璃微珠掺量的增加,凝结时间有延长趋势,流动性显著提高,强度略有下降,最佳掺量为8%~12%.最终制备的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可控、强度可靠,且表观密度较低,满足加固材料要求.
在系统理论视域下,过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业平衡“盈利”与“目标”的重要手段.施工方开展过程项目管理,一方面是为自身利益服务,一方面则是保障“安全、成本、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匡仲发主编的《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全程运作管理》从施工方角度展开探索,系统阐明过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内容、途径等,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价值.
期刊
居住建筑是人们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类型,其产生的能耗对环境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发展的分析,总结影响居住碳排放的指标要素.根据小城镇建筑风貌指标要素内容,对建筑低碳指标要素进行筛选,构建风貌引导的居住建筑低碳化要素体系.最后以长兴县为例,对长兴县城镇居住建筑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分析长兴县居住建筑不同要素下的风貌指标与碳排放之间关系,提出浙江省长兴县城镇居住建筑风貌低碳化改造策略.
对考虑楼板效应的盖板加强型延性节点钢框架(CPF)和普通节点钢框架(NSF)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有限元三维分析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罕遇地震和超大震作用下节点区的震损、沿不同路径的应变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精度壳单元并通过耦合楼板与钢梁上翼缘结点的平动和转动自由度来考虑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楼盖作用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节点区的震损现象和等效应变发展规律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PF钢框架能有效地降低梁端应力水平,并把梁端塑性铰外移至远离梁端焊缝部位,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梁铰破坏
针对黄土地区因湿陷而产生的桩侧负摩阻力问题,设计了油毡包裹和套钢管隔离两种主动减小桩侧负摩阻力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室内模型验证试验,对比分析基桩在土体浸水前及土体浸水条件下的荷载传递规律及侧摩阻力发挥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浸水条件下,采用套管桩可有效隔离湿陷引起的桩侧负摩阻力;裹油毡形式桩可一定程度降低基桩负摩阻力.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起来,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建筑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发挥出协同管理方式的价值作用.协同管理又被称作为协同作业,其实质是指通过局部力量展开优化整合分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安排和建筑项目.现代建筑企业必须树立起先进的建筑管理工作理念,通过强化内部协同管理,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黄家骏编著的一书《建筑工程概论》融入了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