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淡是一种比激烈更为接近本质的情绪。唯有最真挚的眼睛最洁净的思维最理性的观察,才能做出热情的作品。这个世界发生着什么、有什么在喧嚣,需要设计师去感受,去倾听,去沉淀,最终回归到繁杂滤尽的纯粹。
第49届国际小姐世界大会总决赛现场,当66位各国佳丽身穿“太阳神鸟青花旗袍”接受加冕时,一直坐在台下的时昱徐缓地舒了一口气,性子素来平和淡定的她仅仅是为这一场华丽的美色盛宴的结束做一点表达。她不会想到,就在同步直播的比赛胜景传遍世界的刹那,她所创造的中国之美正在被全球所注目惊叹。时昱,就是那些美到极致的旗袍的创造者。
青花瓷:中国蓝云舒云卷
青花瓷,白地青花,流畅沉着的纹饰在青白色瓷器上舒展开来,如同一阙声色淡雅的古词,韵律悠长流连,在晨光里被诗人吟唱;如同一幅层次分明晕染得当的水墨,在最得意处留白,在最高明处淡墨;如同体态婀娜的少女静默含羞伫立,那一身月白色的袍子衬着雪白一抹颈子,是来自古中国的美。
时昱体悟这样的美,她也仿似从古中国的仕女画里走出的人物,说话慢声细语,举止温柔娴静。这样安静祥和的女人却要在一个月内为这场国际盛事操刀66套礼服。怎样的设计,既能让华服里融进中华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又能在国际舞台上挥洒自如?青铜文化、三国史记、剪纸民俗,各种围绕“传统”的构思在时昱的设计小组里交流,方案被不断成立又推翻。这是创意加工的脑力工厂,也是一场看似无休无止的战斗。时昱在唇枪舌战中安静下来,定神静思:中国红早已在国际舞台不断演绎,有没有一种色彩,能代表中国却又不落俗套?牡丹凤凰飞龙热闹却又繁复,怎样的花纹才能凸显清丽?这样的思路开始主导这个庞大的团队,时昱以及所有参与其中的设计师如同站立在中华文化的巨大洪流的中心,只为采撷一缕灵感的精魂。创想的齿轮转动,答案似乎已经浮现。
一款款白底蓝花的旗袍就这样从一个女人的神思里成为真实,那蓝分明是纯净明媚的中国蓝,那花样分明是古蜀国金沙文化的标志太阳神鸟,从领口到下摆,时昱都细细琢磨,做了大胆的修改,让中国式旗袍更为大气,更适合舞台。
然而当它们第一次穿在各国佳丽身上时,时昱却傻了眼。因为时间仓促,背景资料欠缺,这些旗袍都是在没有佳丽们详细身体数据的情况下完成的。许多国外佳丽根本不符合旗袍版型,这样子实在无法上台,而此时离比赛开始只剩短短几天时间。
“改!加快改!”时昱和她的团队不眠不休,开始了大规模的修改工作。直到加冕礼的前一刻,时昱心里仍旧没有底,佳丽们时间安排太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试穿礼服。
直到那些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上的那刻,时昱才终于定下了心:66件款式不同的“太阳神鸟青花旗袍”是如此服帖合身,让每一位姑娘都淡雅成一幅画,却又舒展成一阙词,细细看去,美人依旧,神韵叠加。这才是被世界注目的中国设计,这才是东方情调的完美演绎。
穆桂英:川剧腔里有戏魂
当时昱第一眼看到中国小姐王芊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构想,这么纯净漂亮的女孩要穿怎样的服装才能更突显她的美,让她在舞台上绽放呢。毫无疑问,比赛的第一环节“国服展示”尤为重要。那是一场比赛的开端,也是各国佳丽展示本国文化的侧重环节,更是评委最为关注的一环。气场是撑起舞台的最佳方式,洪都拉斯小姐披上5米宽的孔雀翎毛装束,加拿大小姐一身硬朗军装。中国小姐穿什么?
时昱开始到不同艺术门类里吸取养分,寻找元素。话剧、舞蹈、音乐、戏剧,她开始频频出入各大演出场地,也开始遍访艺术名家。在一位川剧大师的指引下,时昱流连忘返于川剧的一出折子戏《穆桂英挂帅》,那穆桂英一举手一投足英气逼人,“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何等苍劲有力的人物,站定在舞台上,眼风凌厉,姿态坚定。观众们大叫一声:“好!”,时昱也暗暗叫好,她已开始在心里解构这件穆桂英戏装。去粗取精、填充创意,一向是时昱在艺术借鉴领域所长。
于是,选美舞台上的穆桂英诞生了:大气中国蓝做底,下摆有金色镶边的裁剪布带摇曳生姿,身后是飒爽玫红的披肩,顶上一对翎子。时昱对戏服做了减法,又为西方的立体剪裁手法和中国色彩做了加法。身着礼服的王芊,霸气里蕴着婉约,纤细骨架也仿佛伸展开来。一出场,便艳压群芳,得了个满堂彩。
中国小姐穿什么?在这个题目上,时昱给出了有力而响亮的回答。
背后:从工作室到品牌
“年轻的时候,做一件衣服,总嫌材料太少,嫌款式简单,嫌不够潮流,于是拼命堆砌上去。但这样的勇敢并没有什么不对,设计师就要多尝试,多经历,才能找到该走的路。”这是时昱对在北京服装学院学习时的状态自述。“当你只是单纯地完成设计,那种感觉很简单很快乐,我记得这快乐并想要一直存有它。”
“后来你发现理想可以是纯粹的东西,服装设计却不是一个人的事。”在去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前,时昱就已经有了创办工作室的经验,再次回归,想法更为成熟,她一边在大学里教书一边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和唐”。她渐渐发现原来自己还存在许多空白领域,还要学习,比如原创设计的销售渠道。以前读书的时候,做出的作品是用来品鉴、分析、展出;而当下,作品要能成为商品。一旦市场的概念开始袭击艺术家的领域,无异于一场灾难,但同时也是一次战斗。时昱抱着一切归零的态度重新出发去学习。
“尽管‘和唐’听起来比较东方味,但我要的不是一个纯中式的品牌。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是潜伏在服装深处的,不是一颗盘扣、一个立领那样简单的表达。服装外表可以完全西式,或者是概念化的风格。但当人们拿起这件衣服的时候,他能够觉察出它骨子里是属于东方、属于中国的。这才是我想要表达的”。
服装设计师看来是一种有光环的职业,但美丽事物背后的付出往往非常巨大。如果你记得《天桥骄子》里那些巨大设计工作室里满布的工具和机械,那不过是设计师现实生活中最真实而普通的场景。从设计到市场,是一条漫长艰辛的路。然而时昱创立品牌的理想一直没有改变。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来讲,理想就是她的全部。
淡然:更深层的回溯
眼前的时昱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廓形清晰的大地色系长马甲,浑然一体的花式剪裁,配搭色彩柔和的披肩,既有着潮流前沿的敏锐细节又回归了自然的穿衣理念。这样的穿着更接近她目前的状态,“我更愿意自己在一种简单的生活里,只关注设计本身的问题。”和煦的阳光缓缓自窗外批洒进来,照亮她光洁的面庞。
第49届国际小姐世界大会总决赛现场,当66位各国佳丽身穿“太阳神鸟青花旗袍”接受加冕时,一直坐在台下的时昱徐缓地舒了一口气,性子素来平和淡定的她仅仅是为这一场华丽的美色盛宴的结束做一点表达。她不会想到,就在同步直播的比赛胜景传遍世界的刹那,她所创造的中国之美正在被全球所注目惊叹。时昱,就是那些美到极致的旗袍的创造者。
青花瓷:中国蓝云舒云卷
青花瓷,白地青花,流畅沉着的纹饰在青白色瓷器上舒展开来,如同一阙声色淡雅的古词,韵律悠长流连,在晨光里被诗人吟唱;如同一幅层次分明晕染得当的水墨,在最得意处留白,在最高明处淡墨;如同体态婀娜的少女静默含羞伫立,那一身月白色的袍子衬着雪白一抹颈子,是来自古中国的美。
时昱体悟这样的美,她也仿似从古中国的仕女画里走出的人物,说话慢声细语,举止温柔娴静。这样安静祥和的女人却要在一个月内为这场国际盛事操刀66套礼服。怎样的设计,既能让华服里融进中华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又能在国际舞台上挥洒自如?青铜文化、三国史记、剪纸民俗,各种围绕“传统”的构思在时昱的设计小组里交流,方案被不断成立又推翻。这是创意加工的脑力工厂,也是一场看似无休无止的战斗。时昱在唇枪舌战中安静下来,定神静思:中国红早已在国际舞台不断演绎,有没有一种色彩,能代表中国却又不落俗套?牡丹凤凰飞龙热闹却又繁复,怎样的花纹才能凸显清丽?这样的思路开始主导这个庞大的团队,时昱以及所有参与其中的设计师如同站立在中华文化的巨大洪流的中心,只为采撷一缕灵感的精魂。创想的齿轮转动,答案似乎已经浮现。
一款款白底蓝花的旗袍就这样从一个女人的神思里成为真实,那蓝分明是纯净明媚的中国蓝,那花样分明是古蜀国金沙文化的标志太阳神鸟,从领口到下摆,时昱都细细琢磨,做了大胆的修改,让中国式旗袍更为大气,更适合舞台。
然而当它们第一次穿在各国佳丽身上时,时昱却傻了眼。因为时间仓促,背景资料欠缺,这些旗袍都是在没有佳丽们详细身体数据的情况下完成的。许多国外佳丽根本不符合旗袍版型,这样子实在无法上台,而此时离比赛开始只剩短短几天时间。
“改!加快改!”时昱和她的团队不眠不休,开始了大规模的修改工作。直到加冕礼的前一刻,时昱心里仍旧没有底,佳丽们时间安排太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试穿礼服。
直到那些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上的那刻,时昱才终于定下了心:66件款式不同的“太阳神鸟青花旗袍”是如此服帖合身,让每一位姑娘都淡雅成一幅画,却又舒展成一阙词,细细看去,美人依旧,神韵叠加。这才是被世界注目的中国设计,这才是东方情调的完美演绎。
穆桂英:川剧腔里有戏魂
当时昱第一眼看到中国小姐王芊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构想,这么纯净漂亮的女孩要穿怎样的服装才能更突显她的美,让她在舞台上绽放呢。毫无疑问,比赛的第一环节“国服展示”尤为重要。那是一场比赛的开端,也是各国佳丽展示本国文化的侧重环节,更是评委最为关注的一环。气场是撑起舞台的最佳方式,洪都拉斯小姐披上5米宽的孔雀翎毛装束,加拿大小姐一身硬朗军装。中国小姐穿什么?
时昱开始到不同艺术门类里吸取养分,寻找元素。话剧、舞蹈、音乐、戏剧,她开始频频出入各大演出场地,也开始遍访艺术名家。在一位川剧大师的指引下,时昱流连忘返于川剧的一出折子戏《穆桂英挂帅》,那穆桂英一举手一投足英气逼人,“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何等苍劲有力的人物,站定在舞台上,眼风凌厉,姿态坚定。观众们大叫一声:“好!”,时昱也暗暗叫好,她已开始在心里解构这件穆桂英戏装。去粗取精、填充创意,一向是时昱在艺术借鉴领域所长。
于是,选美舞台上的穆桂英诞生了:大气中国蓝做底,下摆有金色镶边的裁剪布带摇曳生姿,身后是飒爽玫红的披肩,顶上一对翎子。时昱对戏服做了减法,又为西方的立体剪裁手法和中国色彩做了加法。身着礼服的王芊,霸气里蕴着婉约,纤细骨架也仿佛伸展开来。一出场,便艳压群芳,得了个满堂彩。
中国小姐穿什么?在这个题目上,时昱给出了有力而响亮的回答。
背后:从工作室到品牌
“年轻的时候,做一件衣服,总嫌材料太少,嫌款式简单,嫌不够潮流,于是拼命堆砌上去。但这样的勇敢并没有什么不对,设计师就要多尝试,多经历,才能找到该走的路。”这是时昱对在北京服装学院学习时的状态自述。“当你只是单纯地完成设计,那种感觉很简单很快乐,我记得这快乐并想要一直存有它。”
“后来你发现理想可以是纯粹的东西,服装设计却不是一个人的事。”在去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前,时昱就已经有了创办工作室的经验,再次回归,想法更为成熟,她一边在大学里教书一边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和唐”。她渐渐发现原来自己还存在许多空白领域,还要学习,比如原创设计的销售渠道。以前读书的时候,做出的作品是用来品鉴、分析、展出;而当下,作品要能成为商品。一旦市场的概念开始袭击艺术家的领域,无异于一场灾难,但同时也是一次战斗。时昱抱着一切归零的态度重新出发去学习。
“尽管‘和唐’听起来比较东方味,但我要的不是一个纯中式的品牌。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是潜伏在服装深处的,不是一颗盘扣、一个立领那样简单的表达。服装外表可以完全西式,或者是概念化的风格。但当人们拿起这件衣服的时候,他能够觉察出它骨子里是属于东方、属于中国的。这才是我想要表达的”。
服装设计师看来是一种有光环的职业,但美丽事物背后的付出往往非常巨大。如果你记得《天桥骄子》里那些巨大设计工作室里满布的工具和机械,那不过是设计师现实生活中最真实而普通的场景。从设计到市场,是一条漫长艰辛的路。然而时昱创立品牌的理想一直没有改变。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来讲,理想就是她的全部。
淡然:更深层的回溯
眼前的时昱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廓形清晰的大地色系长马甲,浑然一体的花式剪裁,配搭色彩柔和的披肩,既有着潮流前沿的敏锐细节又回归了自然的穿衣理念。这样的穿着更接近她目前的状态,“我更愿意自己在一种简单的生活里,只关注设计本身的问题。”和煦的阳光缓缓自窗外批洒进来,照亮她光洁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