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作品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ki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杨东,男,1984年生,四川仁寿人。西南交通大学美术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修专业方向为中国画。
其他文献
刘兆英,男,1955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名城联谊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开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入选全国第三、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荣获全国首届峨眉书法大赛书法金奖、全国首届牡丹杯大赛银奖、河南省第二届龙门杯金奖,河南隶书年,篆书年金奖。作品曾参加首届中日自咏诗书法展,中韩书法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艺术大成,河南省书法家人名辞典,开封市艺术家人名辞典。 
期刊
李鸿印(1935-),北京东晓市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本科为书籍美术专业,毕业后考取本院研究生,专门研究漆画并留校任教。期间李鸿印到福建福州学习漆艺技法,回校后建立了漆画专业。直至文革时期,遭到打压,遂离校于家中埋头创作漆画至今。李鸿印是中国现代漆画较早的一批实践者,他的漆画绘画性极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当我们欣赏李鸿印的漆画时会发现,他绘画的题材
期刊
柳方金,字:力文。笔名屹然,号清泉轩主。1955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文化部文化中心特聘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水墨机构副主席、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清华美院吕云所山水画工作室助教、北京南海画院画家、北京台湖国画院画家、中国美协创作中心山水画工作室画家。现居北京。  作品《藏乡风情》获全国第七届工笔展银奖;《碧水微歌下远峰》获“壶口杯”中国画名
期刊
摘要:宣纸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的必要载体,对中国画的表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探寻其中,宣纸之所以能够体现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便是因其当中所具有的纸张特性。文人墨客们利用这些特性,将构思与布局呈现于宣纸之上,使得画作产生多样的变化,形成一系列画面生动、别有情趣的中国画。  关键词:宣纸;表现力;影响  一、引言  如今,传统宣纸的种类繁多,其特色又各自不同。以成品宣纸为例,按其生产原料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分绵
期刊
摘 要:在东方与西方、继承与拓展等诸多纷争与矛盾中,吴冠中熟谙西方绘画精神,又深会中国绘画的意境,他从实践到理论探索了中西绘画融合的问题,成功地创造了中国当代油画的民族形式,探索了绘画民族化、现代化的真谛。吴冠中无论从创作实践还是从理论研究都具有被纳入世界艺术史范畴内研究的可能。吴冠中是我们敬仰的艺术大师,是我们民族的傲骨和脊梁,他以一生的探索和实践,以先行者的姿态,给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座
期刊
摘 要:中国山水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一环,其详尽地诠释了中国画所特有的透视方法并从绘画实践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由中西方绘画透视特点的不同为起点,延伸至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三远”透视,简要介绍其不同理解角度及后人对其的拓展与延伸。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透视;三远法;意境  在中国画的发展长河中产生了诸多与西方绘画不同的绘画特点,其中透视方法的不同是诸多差异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之一。中国传统绘
期刊
摘 要:姚兆明教授是“溥派”艺术的传承与继承者,现从她开始入室“溥派”说起,说明她的一生的是传奇的。其人其画都与“溥派”如出一辙,很好的说明“溥派”对她的影响之深。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未变卖一幅画的精神可嘉。为保护其师的绘画作品被杀害,说明她个性是顽强的。  关键词:姚兆明;溥心畬;溥派  [基金项目:本文系姚兆明基金艺术研究基金课题,项目编号:2015YZM05]  一、 姚兆明的生平——入
期刊
摘要:在对艺术产生作用力的诸多因素中,以科学为切入点,从这一视角研究在艺术创作中科学所扮演的角色。为方便研究,将语境定位在西方艺术这一范畴,通过罗列从原始时代到20世纪美术史发展中与科学因素相交的史实,来例证这一论题来说明艺术与科学只是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法解释着世界,旨在展示科学与艺术的殊途同归,呼吁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关键词:艺术;科学;因素;相交  一、山麓的分手  《辞源》对艺
期刊
摘 要: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巴黎画派”无疑是特殊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是第一个不以风格而以地域为名的画派,且立足于两种文化之间,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艺术语言的解读和共性的探讨。以夏加尔﹑莫迪为例纵观该画派,从极富象征意味的符号设置﹑无拘无束的空间构图﹑浓烈主观的色彩运用三方面,对该画派的艺术语言进行解析。  关键词:巴黎画派;夏加尔;莫迪;绘画艺术;形式;语言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有一个从
期刊
摘 要:后现代艺术好似一个独立的个体,突兀地存在于美术历史的长河中。深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对赫斯特艺术作品内在品格进行深入探析,去区分真正代表后现代非绘画艺术作品和被曲解的后现代非绘画艺术作品,从而更客观辩证地去了解、欣赏、研究后现代艺术。  关键词:达米恩·赫斯;死亡;自由  20世纪晚期,“后现代主义”这个前卫的词汇开始流行。绘画迅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涌现出一批以非绘画形式为主的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