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 中国的“共享价值”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讲任何意识形态,也不要强调什么儒家,而要讲共享价值。中国的“共享价值”就是人本主义
  
  
  中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人物周刊:您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中国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
  郑永年:我说中国还不是现代民族国家,是说中国还没有整合起来,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态应是这样,首先基本的公民权人人享有,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农民工。第二,基本的整合一定要有。光靠一个强制性的政策那是不行的。
  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不同,传统国家“统而不制”,就像梁启超所说,中国人传统上只有皇帝意识,而没有国家意识。现代国家要把自己的人都管起来。所以,现代国家需要两方面,一方面是任何公民都必须享受基本公民权,不管其宗教、民族等等的背景如何,另一方面是所有人要有国家意识。
  人物周刊: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形象最重要的部分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和号召力,中国现在有它的核心价值观吗?
  郑永年:目前还没有形成这样一整套核心价值,主要是因为没有提炼出来。
  人物周刊:根据历史和现实设计,中国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郑永年:多讲共享价值。“共享”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非常重要。中国的“共享价值”就是人本主義,这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人本主义是中国各民族唯一能够共享的。即使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归根到底还是人本。
  人物周刊:现在政府所倡导的“和谐”,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吗?
  郑永年:“和谐”只是一种追求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还是需要人本。和谐不是一个价值观,和谐是个结果。人本主义的政策可以最终达到和谐。
  人物周刊:仅仅“人本主义”就够了吗?
  郑永年: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人,是人本身的价值。虽然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对人的理解有不同,但互相尊重,尊重彼此的文化、宗教、信仰,应该成为共识。
  人物周刊:现在说到中国向世界传输“核心价值观”,这个话题目前还有些奢侈。
  郑永年:还没有成功怎么传输?即使成功了也不能去推行,不能走美国的道路。自由和民主是美国的核心价值,但美国到处去推行民主和自由,都是失败的,例如到阿富汗、到伊拉克去建立民主。当自己的价值观要强加给别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人物周刊:那对塔利班时期的阿富汗、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这种独裁政权,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施加影响比较好呢?
  郑永年:像萨达姆这样的独裁政权,它们有它们的发展逻辑,它们是按照它们自己的文化逻辑在前进。一定要把自己的制度强加给别人是不好的。就像中国不愿意西方把价值观强加到自己头上一样。美国现在妖魔化这些国家,用美国的标准判断伊拉克的事物,大家都能感觉到这是不行的。
  例如萨达姆,他是他所在的文化的产物,如果他不行了,他的文化会把他赶下台,这是一样的。他们的人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斗争。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可以做的,是通过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互相影响。如果是搞“颜色革命”,那就没道理了,效果也非常差。
  人物周刊:“西方国家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您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郑永年:西方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是有中国的问题,西方也有西方的问题。中国应该做的,就是尽量提供让西方人理解的信息。就像一个人,不能老是说,你不理解我。不理解我,为什么不想做更多的事情让别人理解呢?信息越公开,人家就越能理解你。
  人物周刊:这是不是说明有些政府部门还不够自信呢?
  郑永年:的确不够自信。西方人如果批评一下中国,中国一定要回应。有些事情为什么不能笑一下就算了呢?没有必要事无巨细都斤斤计较。
  
  实现领导潜能要看领导机制的建设
  
  人物周刊:那目前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到底应该怎么定位呢?
  郑永年:中国有关方面对自己在国际社会的定位并不很清楚。但从客观的情况看,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会面临的情况是:具有国际责任,但没有国际领导权。
  人物周刊:“国际责任”具体是指什么?
  郑永年:例如为联合国提供维和力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服务等等,还有很多其他的国际服务。
  人物周刊:您认为中国要当世界的领导者,还需要哪些素质?
  郑永年:主要是领导能力和领导机制。随着内部的发展,中国逐渐地拥有了领导潜能,但如何实现领导潜能就要看领导机制的建设。你有出海的潜能,但只有当你造出了大船之后,你才能实现你的出海能力。
  人物周刊:东亚国家和欧盟一样,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却为什么无法像欧盟那样建立起一个一体化的紧密关系,却矛盾丛生?
  郑永年:世界上现在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北美模式。这是一种等级模式。一个国家最大,周围的国家依附于它;二是西欧模式,比较平等,主要是英法德那些大国;东亚模式是第三种模式,东亚经济整合的程度并不比欧洲少,不比北美少,只是政治整合困难一点。政治要不要整合,也是可以再讨论的。不是说一定要同欧洲比较,欧洲政治的整合也比较困难。不说东亚,就是中国,省与省之间的整合都很差劲,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地方政府的竞争所驱动的。
  
  如何学习新加坡
  
  人物周刊:您倡导中国学习新加坡,可是新加坡是个小国家,中国是个大国。
  鄭永年:世界上管理不好的大部分都是小国家。小国家不好管理,只要犯一两个大错误,国家就没有了。大国家承受问题的能力比小国家强。所谓的失败国家都是小国家,例如洪都拉斯。学,不是描红、不是复制,是要学精神。
  人物周刊:那中国应该具体学习新加坡什么呢?
  郑永年:中国官员谈学习新加坡,我总觉得他们对新加坡的理解还是局限于一些具体的经验方面,例如“公积金制度”、“住房制度”、“工业园区”、“淡马锡”、“金融监控制度”等等。很少有人谈论新加坡的政治制度。中国高层一些领导对新加坡感兴趣的实际上是政治方面的经验,这可能是谈论政治问题比较敏感的缘故吧。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所涉及到的很多方面的新加坡经验是新加坡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不理解新加坡的政治制度,就很难理解这些具体的制度是如何而来的。
  人们一般把新加坡称为权威主义体系,这点与中国很相似,权力很集中。任何现代国家的权力都是集中的。权力集中本身是中性的,就是说权力集中并不是一个价值判断,并不能衡量一个政治制度的好坏。人们一般说,权力集中就要腐败,但这并没有发生在新加坡。很少有现存社会科学理论能够解释新加坡现象,一方面是权力集中,另一方面是权力的清廉。再者,在新加坡,权力集中也意味着能把政策、计划推行下去。就是说,在新加坡,权力是集中的,但掌权者并没有浪费任何权力,权力是用来做事情的,就是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转型。
  在这些方面,新加坡有三点经验值得中国参考:政党怎么组织权力?怎么维持权力?怎么有效地使用权力?
  人物周刊:在一党独大的情况下,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如何保证领导者是忠于人民和国家利益的?
  郑永年:人民行动党培养党的干部的方式与中共很不一样。中国共产党的精英,是从党内体系培养的。在很多时候,由于制度不完善,精英培养制度演化成实际上的精英淘汰制度。有思想才干的,反可能会被淘汰掉。因为主要从内部培养党的人才,基本上都是那些官僚型官员。官僚化严重也使得其培养的官员变成官僚,而非政治人物。同时,也是因为官僚化,政党对社会的开放性就不足。
  新加坡就不是这样,尽管它是一党独大,但政治体系是向社会开放的。其政治精英,很多是社会为执政党培养的,或者说,很多政治领袖都是非执政党自身培养的,而是从社会吸收进执政党的。在上世纪70年代,人民行动党吸收了后来成为总理的吴作栋和副总理的陈庆炎。在80年代和90年代,又吸收了现在的总理李显龙和副总理黄根成等精英人才。这些领袖人物在成为执政党领导人之前,都是社会各方面的精英人才。他们在哪个领域成功了,执政党才邀请他们入党,为国民服务。所以,在新加坡很少有“党龄”一说。这就解决了很多政党党内论资排辈的问题。政党的本质就是要吸收社会的精英,但在一些政党成为组织之后,往往会演变成为既得利益集团。新加坡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方法就是维持政党的开放性,向社会开放。
  
  (感谢何雪峰、陈美媛对本文的支持)
其他文献
鲁迅时代探讨女性解放,话题是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面对如火如荼的反金融抗议浪潮,套用一句话,占领华尔街之后怎么办?  占领华尔街运动旷日持久,四处蔓延,华尔街上的金融家成为部分民众泄愤的对象。贪婪的金融肥猫,成为失业率上升、经济疲软的罪魁。  抗议者占领了华尔街之后怎么办?无非是走了一批旧肥猫,再来一批新肥猫。  华尔街肥猫如此之多,华尔街某些金融手段凸显人性丑恶,并非因为华尔街有藏污纳垢的特殊磁场
一般人看来,在央视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作为曾经的央视主持人,她说,“我知道那个优势,我只是特别想自己做一件事”    3月下旬北京的一个周日,风依然肆虐。  作为优米网创始人、原央视制片人王利芬的生活紧锣密鼓:早上8点起床,随后去跑步;9点,到达大望路SOHOD座21层,开始看报纸,写晚上主持的文案,在微博上和网友互动。下午2点,她已经接待完3拨记者,2点半,化妆师来了,晚上6点她要出现在三里屯SO
晒香菇  永平寺里,一位八十多岁、驼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道元禅师看到后,忍不住说:“长老,您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个人为您代劳!”  老禅师毫不犹豫地说:“别人并不是我!”  道元:“话是不错,可是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  老禅师:“大太阳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雨天再来吗?”  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指导万方,可是遇到这位老禅
纽约是一座丑陋的城市,一座肮脏的城市。气候令人厌恶,政治像是糊弄孩子,交通几近疯狂,竞争更是你死我活、残酷无情。但有一件关于它的好事——一旦你住进了纽约,一旦它成了你的家,那么所有的地方都会显得不够理想。  ——约翰斯塔贝克    美国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说过:“无论在影响、地位还是追求方面,纽约本质上是全国性的。没有人会认为这地方属于某一个特别的州,它属于整个美国。”两百年后,这段话依然正确。
最新揭秘的档案显示,在苏联行将崩溃之时,陷入绝望中的戈尔巴乔夫,曾奋力挽救手中的权力,曾一再乞求德国给予经济援助,以拯救国家    20年前的8月19日,苏共强硬派发动反对戈尔巴乔夫的军事政变。之后不久,苏联轰然倒下。  自此之后,戈尔巴乔夫被相当一部分人认定坐视苏联崩溃,是搞垮了苏联的“元凶”。  最近,德国《明镜》周刊记者克里斯汀尼夫寻获到之前不为人所知的文件。这份最新揭秘的档案显示,在苏联行
Broad大街是敞篷巴士环游牛津市的起点。从市中心往Broad大街看过去,街道由宽变窄,古典式的圆顶、哥特式的尖顶、北欧童话中的三角形屋顶的建筑依次排列过去。  大街南侧的Blackwell艺术书店门口挂着奥黛丽赫本的海报。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他们从未挂过玛丽莲梦露。Blackwell是世界第二大书店。  往前走上十几米,就是牛津大学颁发学位的礼堂——谢尔登尼安剧院。这是建筑师列恩设计的第一个作品
这篇“日记”讲述一名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的仕途十年,内中有大量行贿、受贿、玩弄女性情节。从内容和体例来看,这是一篇可以和年初广西烟草局长韩峰媲美的“日记”  很难明了,是否从网名“某_书_记”开始,李明(化名)就已经想好自己微博“日记”的主人公。  10月27日,李明在天涯社区注册了“某_书_记”的ID账号。11月12日下午,他才开始密集发微博,以精悍短小的“日记”形式,讲述一名政法委书记兼公安
前一晚草草算计了一下,早上会有五十多人来吃饺子,所以老妈打算4点钟起床。来帮忙的两个大妈住在了我家,头一天装喜饼,第二天包饺子。  婚礼当天,12斤肉馅提前绞好,放在冰箱里保着鲜。叮咚的声音让我难以入睡,尽管化妆师告诉我要睡好——6点钟去化妆就可以了。  化妆回来轮番和娘家的亲戚合影。老妈喂我吃饺子——韭菜馅真不是个好主意,总往牙齿上沾。来吃饺子的亲戚们并没有白来,围在楼门口甚为壮观。指望邻居则远
村庄是一个国家的细胞,任何政策、宏观调控,如果细胞能感受得到,那力度就是大的    陕西按地理环境天然被分为3大块,秦岭以南为陕南,渭河平原称为关中,陕北为黄土高坡。我家就在八百里平原的秦川的关中,八百里秦川被称为“米粮川”。“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就是人们以往惬意生活的生动写照。  如今,“满足”、“惬意”,对咸阳市礼泉县南坊镇中峰村四组的300多户村民来说,俨然已是上个世纪的名词了
是否确定拿胡锡进先生与《环球时报》的话题作封面报道,一度让我们十分纠结。   必须承认,同样作为新闻纸,本刊与《环球时报》在新闻理念以及操作方式上均有着相当差异。作为一份号称“单期销量过百万”的报纸,《环球时报》在中国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是一个客观事实,其所宣示的立场、对公众的影响均不容忽视。对一切客观存在,只要其构成了相当影响,理所当然地可以列入新闻选题,无论你对这种现象持何种看法。  今天的《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