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护理进展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新生儿疼痛引起新生儿科临床医生护士的广泛关注.侵入性护理操作是患病新生儿经常、反复经历的疼痛刺激,对新生儿科造成一系列近期及远期不良影响,如生理反应、激素和代谢水平变化、食欲减退、痛觉改变、认知行为改变等.该文综述了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护理进展:药物干预(阿片类、非类固醇类镇痛药、局部麻醉)、环境和行为干预(包括体位、抚触诱导、音乐疗法、非营养性吸吮、口服糖水、母乳喂养),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新生儿科医护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防治新生儿疼痛的意义,尽量减少操作性疼痛对新生儿的近期及远期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白细胞介素-23(IL-23)是2000年发现的细胞因子,目前已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而与多种疾病相关.IL-23能够促进自身免疫反应,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多种肿瘤中,具有抗肿瘤及抗肿瘤转移作用;具有抗多种病毒、细菌及寄生虫感染的作用.因此对IL-23的深入研究,必将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巨大甲状腺肿多由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引起,少数也可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引起.近年来,巨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临床上仍可见到.甲状腺肿可使颈部大血管、气管受压移位及变窄,故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和并发症较多.文中着重从术前检查、麻醉的选择、切口及引流的选择、手术方式、纤支镜在气管移位的应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处理、避免喉返和喉上神经损伤八个方面,对国内外近几年手术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
目的 探讨肺癌、食管癌术后胸腔淋巴漏的预防措施与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同期546例手术患者中发生淋巴漏的26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26例中1例开胸行胸导管缝扎术,20例胸管引流后好转拔管,3例拔管后穿刺抽取包裹性积液,2例经胸管注入生物蛋白胶,2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肺癌、食管癌手术中采取合理的措施可以降低淋巴漏的发生率,对于一些小的淋巴漏,多可以保守治愈。
目的 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及其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的BPH患者,行自由尿流率检查、压力-流率测定和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PV)、移行带体积(TZV),并计算移行带指数(TZI).结果 共有62例BPH患者符合入选标准.PV、TZV和TZI与Shfer梗阻级别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7、0.315和0.200,P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