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冕弃学放牛说起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冕是我国汉代著名诗人、画家,他出身农家,少时家境贫寒,为生活所困,被迫弃学放牛。他白天利用放牛时间自学绘画,晚上则在寺院的长明灯下刻苦读书,终于成为能诗、善画的一代名儒。他著有《竹斋集》和《墨梅圖题诗》等代表作。
  据史书记载,王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溪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可以说,在王冕的教育问题上,他的父亲和母亲采取的是两种骤然不同的方式。父亲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方式,是棍棒政策,根本没有顾及王冕的年少和天性,结果只能是“已而复如初”。而王冕的母亲则大为不同,对于犯错的王冕,她秉持的是一种宽容对待的态度,能够“听其所为”,引导王冕发奋读书。我想,王冕之所以没有经过师承(据《儒林外史》所说),而能够“学遂为通儒”,是与其母亲的教诲分不开的。
  联系我们现在的学生教育,对于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从教者往往也会像王冕的父亲一样,怒其不争地对他们加以指责,虽然极少采取体罚手段,但偶尔也会通过言语的批评甚至讽刺挖苦等冷暴力方式,根本不顾及他们的个人感受和认同,只是在以一个成人的标准在要求他们,也不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想问题,不会去深入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我觉得,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他们尚在心智发育的不成熟和发展阶段,犯错误是正常和难以避免的,不犯错误才属不正常,你别指望他们会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去思考和对待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正像小孩子不理解在看电视中的动画片时,他们时而乐的“哈哈”大笑,时而会一脸严肃,满心紧张和惊愕,而这时候自己的爸爸却躺在沙发上“呼呼”地睡着了,他们不能理解。所以,正像陶行知所说:不拜儿童做先生,就做不好先生。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孩子,要明白我们的首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能把我们成人的想法武断地强加给他们,要以孩子的方式去对待和反馈他们的需求,要有包容和欣赏,不要扼杀了他们的天性。我们要给予孩子们在自己的过错中去历练和成长的机会,不经历风雨有怎能见彩虹?
  同时,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承认他们的个别差异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记得在以前的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少年王冕》的课文,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王冕的母亲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的慌,不如帮人家去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请大家注意,在这里,王冕答应娘自己要去放牛摆明的理由有四:一是在学堂里“闷得慌”;二是读书不如去放牛快乐;三是放牛能够有些经济效益;四是放牛不会耽搁自己的学习。从这四点来分析,王冕的弃学放牛可谓有理、有据、有利(不是“有力”)、有节。无论如何,王冕从此不在学校里去“读死书”和“死读书”了,他走向了社会这个大课堂,走向了大自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穷山村度过,但也正是这种朴实的生活和清幽的山水,孕育了他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性格,赋予他的诗画创作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成就了他不凡的一生,使他青史留名。
  从王冕弃学放牛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也应该学到点什么呢?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多去关注孩子们的个人兴趣需要,并去积极引导和发展这种需要呢?我们是不是能更深入理解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这一理念呢?
  今天是3月5日学雷锋日,细雨蒙蒙的。我想,我们的心中都没有神,我们也不要去参与造神,如果非要有的话,我说:我们的神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也不要想把别人从神坛上拉下来,那样太不厚道——我们只在自己的教坛上做好我们自己就好!
  最后借用王冕母亲送他去放牛的时候说的一句话结束本文: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别让为娘牵挂。
其他文献
优生是人人可见、人人喜爱的风景,而所谓的差生可能是深埋在不毛之地的金矿,一名优秀老师的职责就是不仅要精心呵护风景,更要当好善于发现、开采金矿的矿工。”这是压在我办公桌玻璃板下的一句话,我坚信我会履行这种理念,因材施教。而现在我忽地发现,我只是把它当了口号。  放假了,孩子们个个像出笼的鸟飞奔出校园,手捧奖状,试图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我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孩子的幸福,送走班中
期刊
二十一世紀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有人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是科技大战,经济大战,要想取得这次大战的胜利,我们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二十一世纪将是先进思维的世纪,谁拥有先进思想,谁就拥有高素质,高科技,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一、教学设计思路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与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本节课采用引导----实验、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常见金属在空气中与氧气的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反应的剧烈程度,用小刀切苹果的现象,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水溶液的反应等),去觀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寻找规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教师
期刊
当感性认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理性认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要遵守这样的认知规律,由方法的积累到思想的飞跃,而不能违背科学的认知规律。   一、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还相对贫乏,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于训练和提高。因此必须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逐步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和渗透的程度,举一
期刊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离不开教师对教学法的研究。教师应该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并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展多媒体实时交互教学和网络远程学习;设计以研究学习为主体的研究性课题。在教学中要使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比较法、比喻法、演示与实践等教学法,尤其是运用它们的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处理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
期刊
摘要:这篇论文通过对目前学校小学生习作中所遇到的困惑的调查与分析,探究其应对的方法与途径。论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现象入手,深入本质,并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寻求教育模式,并上升为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困惑应对策略       关于作文教学的方法与目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自
期刊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時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
期刊
摘 要数学解题是要经常反思的,本文阐述了解题后反思的好处,举出了学生在解题中的一些欠反思的例子,給出了学生反思的四个基本方法.  关键词正确 解题 反思
期刊
【摘要】这是一次作文教学的尝试。所谓“跟踪”,即突破学生写作——教师评点的简单反馈教学模式,而把单次的反馈无限延伸,以学生的问题作为下一次作文教学的内容。所谓“下水”,即老师和学生写同题作文或共同修改,以身示范来激励学生的写作活动。通过“跟踪”和“下水”,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由学生学的结果直接决定老师教的内容,由老师教的内容也成为学生学的一部分,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关键词】跟踪
期刊
常有学生感叹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表现出对数学的情感很淡薄。这除了教材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的教师把数学教得太玄,联系生活实际少。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学生缺乏亲身的体验,因而引发不了对数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们有必要让他们直接参与一些数学的实践活动,发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数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在中学教学内容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