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多么地喜欢银行,原因多了去了,咱一条一条以理服人——
首先,银行的工作人员是最可信最平心静气的,他们每天数着成千上万的钞票,刷刷刷,刷刷刷,一厚叠加上一厚叠,甚至一捆又一捆。极少听说他们数着数着数到自己口袋里去了。
要是换了我,我能保证我不动心吗?我会琢磨,人家的钱为什么如此之多?一存就是50万100万。我每个月拿到的工资,为什么三下五除二就数完了?为什么那么不耐数。要是我突然面对那么多金钱,能不……
第二个理由,银行是个招财进宝、汇金集银的地方,聚宝盆是也。可是,银行特谦虚,特低调,它们不叫自己“金行”,而叫“银”行,甘愿位居第二,好似玉麒麟卢俊义做别人的副手。金银铜铁锡,银在金后,金在前头(不过金也是冲头)。
那些卖金银首饰的小店家,哪家不叫自己金楼、金店、金铺,甚至叫金品总汇?其实,它们只是卖一些零零碎碎的金项链、金戒指、小元宝、金脚链……它们的财产比起银行来,实在只有一只角。
中国的哪家银行不拥有几百几千几万个亿?有家银行的地库里还悄悄存放着大块大块的金砖,堆得就像要砌墙似的。富不富?牛不牛?可它们从来不拿出来花枝招展,甚至连顾客想看一眼都免了,就这么一年到头黑咕隆咚地堆着。
第三个理由,世界上有三种建筑绝对是最漂亮最豪华的,任何建筑都不能和它们媲美:一个是总统府,一个是庙宇(教堂),还有一个便是银行。它们分别代表权力、信仰和金钱。有了这三样东西,或者有了这三样东西中的任何一样,那就了不得。
银行大楼如此漂亮,由不得人们不去爱屋及乌,或者说爱“乌”及“屋”。
至于银行盖大楼的钱是哪里来的,你知我知,咱心照不宣。
第四个喜欢银行的理由是我把钱放在银行里,它们不但不要我付保管费,还要倒过来给我利息。如果我把钱借给朋友,我好意思问他们要利息吗?他们会给我利息吗?如果我把钱放在家里,钱,会生钱吗?
这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地方,您把钱交给它,到时候它再加点儿钱还给您,并且绝不拖延一天,绝不少加一块钱。
比尔斯先生是个英国人,他老是喜欢逗人玩儿,他说:“银行是一种盈利机构,它使用你的钱还要叫你付小费。” 我觉得开这种玩笑是很过分的。央行规定,定存一年利息是3.3。如果买理财产品,可能就是5.3。100000元存一年,到时候拿105300元,这多出来的钱可是真家伙。您瞧银行多辛苦,它还为百姓理财。
第五个理由: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地方,您去柜台取钱也好,您去换零钱也好,您去兑换外币也好,它不会夹一张假钞票给您。柜员们个个和蔼可亲,他们笑眯眯地说:请您点一下。
老百姓一个月就挣那么几千块钱,倘若拿到一张100元面值的不能派用场的假钞,相当懊丧,很可能占到他们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很可能某一天从早干到晚,挥汗如雨,但是白挥了。
那么银行的柜员有没有不和蔼可亲的时候?也有。当一位翻砂工人不知从哪里得到一张假钞去存银行。这时候柜员们立刻凶巴巴起来:这张是假钞哪!什么?还给你?交给你再看一看?不行,我们银行没收了!我们要把它剪掉!喂喂,这张假钞从哪儿来的?你说说清楚,我们要调查一下!
听上去这张假钞是这个翻砂工翻造出来的。其实,他要是有能力造假钞,何必在工厂里天天蹲上8个小时?
第六个理由,银行有地下保险库,那库绝对酷!库房的大门据说有28吨重,反正推是推不动的,固若金汤,大象屁股。东西放在那里,金银珠宝,字画名表……即使100年以后还是租户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宝贝放在亲朋好友家里100年,到时候那宝贝儿还是您的吗?不要说100年,就是现在花巨资买下房子,住上70年,有关部门也得赶人哪。
我在一家银行的地下保险库租了一个小抽屉。我的朋友老田说:租什么保险库啊,自己买一个保险箱往家里一放不就得了?
我回答:如果贼进了我家来个连锅端怎么办?他扛回家再好好捉摸我的密码呢?
老田说:你没看见前几天有个报道,说某市发大水了,把什么都淹了,当然也把地下保险库灌满了。水灾过后,银行立刻抽干了保险库的水。一个租户打开自己的保险箱一看:完啦!一幅张大千,一幅徐冠中,淹得像烂咸菜一样。他立刻找银行说理去。
银行赔不赔呢,老田?我急着问。
银行说:我们有没有打开你的保险箱吧?没有。有没有动过你的东西吧?没有。很好,这就证明我们的保管是负责任的。
那个租户怒气冲天:要是保险库着火了,最后我们打开保险箱一看,是一堆纸灰,那也证明你们“是负责任的”?
第七点理由,每当我有了一些节余,我便会去银行。
大凡喜欢到银行遛弯儿的人,证明他有多余的钱,不是吃光用光的“月光族”……不对不对,这话我说错了,重新说:现在好多到银行去的人,正是什么钱都没有的那一族。他们要买房、买车、开公司,要问银行贷款。这时候,銀行的柜员就不像接受存款那样利索,三下五除二就叫你走人。他们有些个吞吞吐吐:你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吗?你的工资标准是多少?你有没有房子可以抵押?你有没有担保人?你离退休还有多少年……
吞吞吐吐归吞吞吐吐,您千万不要因此而产生误会,认为银行喜欢我这样略有节余的人,不喜欢那种在银行里贷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人。不不!对于后一种人,它们喜欢着呢!
为什么?这是商业秘密。
我坚信大家伙儿也跟我一样喜欢银行。大家不喜欢的话,银行怎么会越开越多(人们不喜欢的酱油店现在几乎绝迹)?工农中建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之外,还有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深圳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哪个省没有银行?要不然邮局和信用社为什么也开展像银行那样的业务?要不然许多大老板为何急着向国家申请开一家私人银行?银行威信高嘛。开一家老鸭粉丝店,味道是鲜美的,但是不受尊重嘛。
首先,银行的工作人员是最可信最平心静气的,他们每天数着成千上万的钞票,刷刷刷,刷刷刷,一厚叠加上一厚叠,甚至一捆又一捆。极少听说他们数着数着数到自己口袋里去了。
要是换了我,我能保证我不动心吗?我会琢磨,人家的钱为什么如此之多?一存就是50万100万。我每个月拿到的工资,为什么三下五除二就数完了?为什么那么不耐数。要是我突然面对那么多金钱,能不……
第二个理由,银行是个招财进宝、汇金集银的地方,聚宝盆是也。可是,银行特谦虚,特低调,它们不叫自己“金行”,而叫“银”行,甘愿位居第二,好似玉麒麟卢俊义做别人的副手。金银铜铁锡,银在金后,金在前头(不过金也是冲头)。
那些卖金银首饰的小店家,哪家不叫自己金楼、金店、金铺,甚至叫金品总汇?其实,它们只是卖一些零零碎碎的金项链、金戒指、小元宝、金脚链……它们的财产比起银行来,实在只有一只角。
中国的哪家银行不拥有几百几千几万个亿?有家银行的地库里还悄悄存放着大块大块的金砖,堆得就像要砌墙似的。富不富?牛不牛?可它们从来不拿出来花枝招展,甚至连顾客想看一眼都免了,就这么一年到头黑咕隆咚地堆着。
第三个理由,世界上有三种建筑绝对是最漂亮最豪华的,任何建筑都不能和它们媲美:一个是总统府,一个是庙宇(教堂),还有一个便是银行。它们分别代表权力、信仰和金钱。有了这三样东西,或者有了这三样东西中的任何一样,那就了不得。
银行大楼如此漂亮,由不得人们不去爱屋及乌,或者说爱“乌”及“屋”。
至于银行盖大楼的钱是哪里来的,你知我知,咱心照不宣。
第四个喜欢银行的理由是我把钱放在银行里,它们不但不要我付保管费,还要倒过来给我利息。如果我把钱借给朋友,我好意思问他们要利息吗?他们会给我利息吗?如果我把钱放在家里,钱,会生钱吗?
这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地方,您把钱交给它,到时候它再加点儿钱还给您,并且绝不拖延一天,绝不少加一块钱。
比尔斯先生是个英国人,他老是喜欢逗人玩儿,他说:“银行是一种盈利机构,它使用你的钱还要叫你付小费。” 我觉得开这种玩笑是很过分的。央行规定,定存一年利息是3.3。如果买理财产品,可能就是5.3。100000元存一年,到时候拿105300元,这多出来的钱可是真家伙。您瞧银行多辛苦,它还为百姓理财。
第五个理由: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地方,您去柜台取钱也好,您去换零钱也好,您去兑换外币也好,它不会夹一张假钞票给您。柜员们个个和蔼可亲,他们笑眯眯地说:请您点一下。
老百姓一个月就挣那么几千块钱,倘若拿到一张100元面值的不能派用场的假钞,相当懊丧,很可能占到他们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很可能某一天从早干到晚,挥汗如雨,但是白挥了。
那么银行的柜员有没有不和蔼可亲的时候?也有。当一位翻砂工人不知从哪里得到一张假钞去存银行。这时候柜员们立刻凶巴巴起来:这张是假钞哪!什么?还给你?交给你再看一看?不行,我们银行没收了!我们要把它剪掉!喂喂,这张假钞从哪儿来的?你说说清楚,我们要调查一下!
听上去这张假钞是这个翻砂工翻造出来的。其实,他要是有能力造假钞,何必在工厂里天天蹲上8个小时?
第六个理由,银行有地下保险库,那库绝对酷!库房的大门据说有28吨重,反正推是推不动的,固若金汤,大象屁股。东西放在那里,金银珠宝,字画名表……即使100年以后还是租户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宝贝放在亲朋好友家里100年,到时候那宝贝儿还是您的吗?不要说100年,就是现在花巨资买下房子,住上70年,有关部门也得赶人哪。
我在一家银行的地下保险库租了一个小抽屉。我的朋友老田说:租什么保险库啊,自己买一个保险箱往家里一放不就得了?
我回答:如果贼进了我家来个连锅端怎么办?他扛回家再好好捉摸我的密码呢?
老田说:你没看见前几天有个报道,说某市发大水了,把什么都淹了,当然也把地下保险库灌满了。水灾过后,银行立刻抽干了保险库的水。一个租户打开自己的保险箱一看:完啦!一幅张大千,一幅徐冠中,淹得像烂咸菜一样。他立刻找银行说理去。
银行赔不赔呢,老田?我急着问。
银行说:我们有没有打开你的保险箱吧?没有。有没有动过你的东西吧?没有。很好,这就证明我们的保管是负责任的。
那个租户怒气冲天:要是保险库着火了,最后我们打开保险箱一看,是一堆纸灰,那也证明你们“是负责任的”?
第七点理由,每当我有了一些节余,我便会去银行。
大凡喜欢到银行遛弯儿的人,证明他有多余的钱,不是吃光用光的“月光族”……不对不对,这话我说错了,重新说:现在好多到银行去的人,正是什么钱都没有的那一族。他们要买房、买车、开公司,要问银行贷款。这时候,銀行的柜员就不像接受存款那样利索,三下五除二就叫你走人。他们有些个吞吞吐吐:你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吗?你的工资标准是多少?你有没有房子可以抵押?你有没有担保人?你离退休还有多少年……
吞吞吐吐归吞吞吐吐,您千万不要因此而产生误会,认为银行喜欢我这样略有节余的人,不喜欢那种在银行里贷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人。不不!对于后一种人,它们喜欢着呢!
为什么?这是商业秘密。
我坚信大家伙儿也跟我一样喜欢银行。大家不喜欢的话,银行怎么会越开越多(人们不喜欢的酱油店现在几乎绝迹)?工农中建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之外,还有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深圳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哪个省没有银行?要不然邮局和信用社为什么也开展像银行那样的业务?要不然许多大老板为何急着向国家申请开一家私人银行?银行威信高嘛。开一家老鸭粉丝店,味道是鲜美的,但是不受尊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