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农村电商创新创业项目下双创型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maju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双创型人才是各高校面临的问题,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融合,创新地将“双创 精准扶贫”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工贸特色的“互联网 ”农村电商创新创业育人模式。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中网购的居民数量越来越多,农村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互联网发展越来越普及,农村居民对网络购物及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需求越来越大,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重大,以“互联网 农村电商”的模式助力精準扶贫的研究也陆续出现。农村电商双创人才供给现状是:目前的农村电商双创型人才主要由高校和社会培养。随着电商的高速发展,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多,人才培养速度,供给数量、质量、实操技能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双创型电商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思考点。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互联网 时代下的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实践育人项目》将创新创业与精准扶贫有机集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工贸特色的“互联网 ”农村电商创新创业项目下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互联网 时代下的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实践育人项目是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帮扶化州市丽岗镇镇安村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发挥“政校行企”资源优势和将精准扶贫与双创育人有机融合的特色创新项目。项目由学校党委、经济贸易学院、扶贫办、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广州市茂名商会、茂名金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丽岗镇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特色扶贫项目,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建设“一中心两超市”,创建“万讯七子”镇安致富中心电商扶贫购物平台,并在镇安村创建电商平台线下致富中心超市和在校内创建大学生创业超市。
   该项目充分发挥了实践育人、人才、技术、文化等优势,借助“万讯七子”电商平台,着重突出 “消费带动扶贫”为理念、“致富中心—致富站”为载体、“农产业上行,工业产品下乡”为行径、线上交易和线下实体店运营相结合,以“互联网 产业基地、品牌产品、脱贫减贫、辐射带动”为主要模式。
  二、项目做法
   项目启动以来,广东工贸经济贸易学院与镇安村委签订实践合作协议,将镇安致富超市挂牌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超市展销活动结合党员志愿服务定期举行,所得利润用于精准扶贫村的建设。超市运营是以电商团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经营,超市的店长、副店长、销售员、采购员等,由学生担任。依托校内创业基地和电商平台,通过创业计划、创业课程、创业大赛,引导和支持学生面向市场创业。
   在经济贸易学院全面推行“教学做创”的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政校行企四方资源,共同研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盘活地方经济的农村电商运营平台。将贫困村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商运营平台的产业化、规范化,及时销往全国各地,实现村民自我生产、自我脱贫,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校“电商 扶贫”育人模式如图1。
  (一)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校政企协同打造农村电商扶贫创业项目
   与茂名万讯农业有限公司、茂名市化州市丽岗镇镇安村(精准扶贫村)探索利用电商平台助力精准扶贫的模式,采用农村提供产品,在电商平台上架销售,团队运营管理平台,通过促销等方式销售,实现销售利润转化为扶贫款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推广,通过实践培养了具有电子商务技能的双创型人才。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创业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创业教育理念
   学校与化州市丽岗镇镇安村深入合作,将公益创业、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嵌入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电商扶贫点店”的经营活动过程嵌入课程教学中,制定课程标准,并以此将工作流程程序化。将理论跟时间结合,在实操中掌握课程知识与电商技能。
  (三)专业创业实践平台——实施“大学生创业孵化训练基地”项目,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由“镇安扶贫基地”“电商体验店”等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孵化训练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真实的校内实践平台,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专业销售管理、推销能力、终端营销等核心职业能力,实现专业技能人才向电子商务双创型技能人才转变。
  (四)二空间“练”——搭建多层次、全方位创业训练平台
   通过组织校内的“工贸·万讯致富超市”和校外“万讯·镇安致富超市”二空间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培植创业种子。通过校内“挑战杯”“攀登计划”等孵化平台,筛选质量高、可发展的项目进入比赛并进行周期孵化,打造可发展、可持续、可创造效益的创业项目。
   构建院级创业比赛平台,提升实践育人质量。通过“互联网 ”“挑战杯”“攀登计划”等大赛,提高师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培育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最终实现以赛促创,培养双创型人才。
  三、实施成效
   互联网 时代下的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实践育人项目以“一中心二超市三基地”为载体,实现线上线下的实体实践教学平台化运作。通过项目化运作实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程教学模式内涵创新,同时,根据项目性质采用专业课程学分互换形式,让参与项目的学生减少理论课上课时间,用实践学时进行替换。该举措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快速提升,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了学生岗位群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专业群共培育了50个创业团队,300余名学生参与“互联网 精准扶贫”创业项目。本成果依托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在全省范围得到广泛认同和肯定,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到学校考察交流。
   近3年,电商专业群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6%以上,专业对口率均在90%以上,起薪点超过4500元,企业满意度达到95%以上,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目前,学生在“万讯七子”商城开网店达200 余家,直接参与人数超1000人,毕业创业意向超过10%。    通过多年实践,获省级精品课程3门,出版教材6本,省厅级教研教改项目12项,省级创新创业类比赛62项,学生获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奖14项等成果,项目成效显著。
   “互联网 精准扶贫”农村电商创业项目荣获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类金奖,2019年8月獲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益组银奖,2019年5月获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并在广东省德育教育成果现场展示。
   项目将人才培养与扶贫助困有机结合,通过提取纯利润的75%直接给到扶贫村的方式,实现了扶贫款的持续转化,至2018年实现了86户255贫困人口预脱贫。
  项目自启动以来,产生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和社会效益。获人民日报、半月谈、新华社、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茂名日报、广东省扶贫信息网、广东省教育厅主页等媒体多次报道,人民日报以“广东茂名依托电商平台升级销售端 产品拓销路 脱贫有通路”、半月谈“茂名扶贫的‘万讯模式’”、茂名广播电视台“‘万讯模式’,让茂名的农产品火起来……”等相继进行了报道。
  四、进一步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本项目提出校企协同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与体系,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一定成绩与经验,所完成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作用,所提出的观点和理念对于教学改革、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师资培养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对于带动其他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也有着现实意义和指导性。目前,在广东同类院校的经贸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小奇,吴浩,章少重,邱秀芳.基于“教学练创”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49-50.
  [2]焦梦芹.基于政府视角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商论,2019(12):248-250.
  [3]孙红梅,李芳.创新“四螺旋”河北省农村电商双创人才供给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134-135.
  [4]尤索菲.论地方本科院校助力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J].莆田学院学报,2019,26(03):85-89.
  [5]俞小敏.农村电商精准扶贫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思路[J].山西农经,2020(01):141 143.
  [6]李丽华.“互联网 ”农村电商模式下双创型人才对农村特色产品推广的实践研究[J].职业,2018(31):56-57.
  [课题项目: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协同育人中心”(编号GDGM2018-ZDA-04,负责人:吴浩);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创新创业导师团队项目(编号:2018,负责人:吴浩);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对学生就业选择和创业影响的研究——以“互联网 ”农村电商创业项目为例 ”(编号:2020,负责人:陶智祥)。]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其他文献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皮肤也是人与人相见时给人的第一印象。通过化石记录以及人类遗传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做出比较精确的估计,大约在150万年前,人类失去了皮毛,进化出了裸露在外的皮肤。皮肤细胞色素生成功能也从那时开启——在我们身体失去皮毛后,皮肤里的保护性黑色素成为了天然的防晒霜。  早期生活在赤道附近的非洲人类祖先进化出的黑色皮肤可以使其免受强烈光照带来的伤害。太阳给人类带来光和热,确实很伟大
不久前,科学家在泰国河流中捕捞到一条体重估计在250~450千克的巨型黄貂鱼。随后,渔夫和科学家宣布已将这条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淡水鱼放归河流。这条黄貂鱼体宽2米,体长2.1米,其尾巴已经不见。如果尾巴还在的话,这条鱼的体长就将达到4.5~5米。黄貂鱼曾一度被过度捕捞,但上述发现暗示这种巨型淡水鱼的实际现存数量可能比估计的要多。迄今已发现差不多200种鳐鱼,淡水巨型黄貂鱼是其中最大的一种。在东南亚
当塞德娜被发现时,它的非凡轨道让天文学家对它的起源提出了多种疑问。它的远日点很远——接近75天文单位,现有的所有理论都不能对此作出解释。例如,它距离太阳系行星如此遥远,因而不会受海王星引力影响。天文学家猜想,塞德娜可能是受到一颗经过的恒星的影响,也可能是从另一个行星系统被捕获到太阳系中的,还可能是被一颗海外行星拖曳到目前位置的。要想搞清塞德娜的轨道为何如此特异,最明显的办法就是在类似区域找到一系列
泰国某部落里的孩子可以在海浪下清晰视物,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海潮上涨时,这些部落孩子就开始在水里游泳,但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是,他们在水里的时间要比在水面上的时间更长,而且他们在水下就像小海豚一样,是大睁着眼睛的。居住在安达曼海群岛深处、泰国西海岸的这个小部落里住着的摩肯人被称为“海上游牧民”,孩子们擅长于长时间在海里潜水,因为他们可以在水下清晰视物。  1999年
一、对接产业、集群专业,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加强实训室和专业教室的改造与建设,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保证。为此,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条件建设,给学生创造一个与职业现场接近的、浓厚的技能操作氛围,让学生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积极主动训练,增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和深度,促进学生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能顶岗
7月18日下午,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赛区正式开赛,开幕式在湛江市奥体中心举行,以高职组智能财税赛场为主会场,另外两个赛项为线上直播分会场,来自全国80多家职业院校的255名学生同台竞技。此次赛事由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等部门主办,共设置高职组智能财税、中职组通信与信息控制系统集成和电气安装与维修三个赛项,是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2项赛事的收官之作。  在开幕式上,教育部职
“1930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田野里到处都是仓鼠,几乎垂手可获。它们在苜蓿地和小麦田里肆意啃食,将这些地方啃得光秃秃的一片。在1970年土地合并前,阿尔萨斯(今下莱茵省、上莱茵省,位于法国东北部)有仓鼠、野兔和山鹑,有果园和葡萄园……不幸的是,现在它们全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漫无边际的玉米地。我最后一次见到野生仓鼠是在2000年。当时我的狗前去打扰它,这小家伙勇敢地守着它的领土叫个不停。
蚕和蜘蛛都是动物界非常优秀的“纺织能手”,它们吐的丝的优良性能令我们人类称奇。科学家致力于研发“人造蚕丝”、“人造蛛丝”,以满足我们除衣着服饰以外的更多方面的需求。  动物界中有很多天生的“纺织能手”,它们吐出长丝,或为自己搭建房屋,或布下罗网捕获猎物。而对于人类来说,这些天然的动物纤维则可为人类所用。人类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探索蚕吐丝的秘密,并利用蚕丝制作衣物。而在今天,人类更是创造性地将蚕丝
2008年7月,北大山鹰社组织了一次暑假登山活动,目标是新疆海拔7028米的考斯库拉克峰,组织者想以此向北大山鹰社建社20周年大庆献礼。本文作者作为2007~2008年北大山鹰社社长、2008年考斯库拉克峰登山队队长,组织并参加了这次攀登之旅。  考斯库拉克峰,  海拔7028米,属于中国昆仑山脉西侧的慕士塔格山,位于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交界线上。考斯库拉克峰雄伟壮丽,北面是刀切
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瑟尔对于自我这一概念的多层面的描述,给机器人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模仿目标。  生态自我:  有着自己的观点;能从外部区分出自己;有着对自己身体掌控权的感受  人际自我:  自我识别(照镜子的时候);把他人看作同类;对他人能够移情  时间上的延伸自我:  对于自己的过去与未来都有意识  观念自我:  知道自己是谁;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着自己的目标、动机以及价值观  个人自我:  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