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身是导致“隐性逃课”的又一主因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隐性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和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教育体制都难辞其咎。但是,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惟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方能从根上消除“隐性逃课”。
  关键词: 大学生 隐性逃课 内因
  
  伴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都有机会步入大学的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但大学却并不像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不少学生在感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的同时,彷徨和困惑也接踵而至。此时,“隐性逃课”便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大学生“隐性逃课”比“显性逃课”更加普遍,又因不易于被发现和引起重视,很多大学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学生“隐性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和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隐性逃课”的消极影响
  所谓“隐性逃课”是针对“显性逃课”提出的。“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去教室上课,但“形在而神不在”,就是上课而不认真听课,只顾学其他一些课程或做其他跟讲课内容无关的事情。
  隐性逃课范围之广泛、程度之严重、影响之明显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网上有一教师的笑话:“如果后面说话的同学能像中间看小说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前面睡觉的同学就不会受到影响了。”表面上坐满学生的教室,却有那么多的学生根本不是在听课。“隐性逃课”制造了课堂上的假繁荣,极大地影响了学风和校风。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出以下消极影响:一是对教师的不尊重。我们都知道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学生消极听课,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情绪;二是浪费资源。“隐性逃课”是看不见的知识流失,无论对大学生个人或家庭,还是对国家,其都是一种“资源浪费”;三是放任学生。因为“隐性逃课”不易被发觉,或被默许,所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综合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四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人才质量缩水。学校向社会输送的只能是有文凭的“假”大学生,而不是有良好知识底蕴和综合能力且有诚信的高级人才。
  总之,放任大学生隐性逃课,很可能导致大学教学秩序紊乱,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质量,违背了高校教育的初衷。如果学校不引起重视继及采取相应措施,就可能会丧失高等教育的意义。
  二、学生自身导致隐性逃课泛滥的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隐性逃课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管理、教师教学现状,甚至整个教育体制自身都存在问题。但是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自身导致隐性逃课泛滥的原因如下。
  (一)学习环境的改变,失去了方向和目标。
  经历了黑色高考的七月(六月),学生思想骤然放松了。再加上高校扩招,虽然越来越多的学子们有机会步入大学校园,实现青春梦想,但是大学并非像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继而他们变得彷徨和迷茫,很容易导致他们在课堂上隐性逃课,而一旦他们意识到浪费了时间而又深深内疚,形成恶性循环。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上严重浮躁,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和认识能力的相对不足;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却缺乏自制能力,带着功利主义思想对待课堂,缺乏长远的学习目标,或是存在眼高手低、盲目自大、依赖性强等浮躁心理。其主要表现为盲目性、急功近利、见异思迁、不求甚解。
  (三)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学生看来,他们苦读十二载,踏入向往的大学校园,从此再也没有人像高中老师那样时刻督促自己的学习,也意识不到自己肩负的社会历史责任。升入大学后压力消除,又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他们就开始自由放任。那些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同学开始松懈,在平时的学习中放低了要求,认为“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再加上网络游戏等的诱惑,有的人在夜里上网,白天在课堂上睡觉,有的人沉醉于小说,上课时间都在着迷地阅读。
  (四)考研考证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考研考证的盲目性既是学生方面的原因又是由社会造成的。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就业需要,学生积极准备考研,或准备四六级考试,GRE,公务员考试等,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文凭 证书”取代了单纯高学历,学生为了找好工作,忙于各种证书的考试准备。因此,学生教研考证等盲目的学习行为是导致大学生产隐性逃课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提高大学生素质,从根本上消除“隐性逃课”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针对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从教育学生开始。
  (一)是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正确处理好专业课与其他业余学习的关系。
  专业思想的稳定与否对于一个学生的大学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新生踏进校园后,学校就应有计划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加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才能引发和挖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专业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另外,还要帮助学生处理好专业课的学习与考研等各种资格考试的关系。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增强大学生学习的动力。
  有些大学生过于浮躁、太重视眼前而忽视长远需要,带着功利思想对待课堂。固然大学生的急功近利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但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避免急功近利思想,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高考后,上大学的目标实现了,然而还需确立新的目标。当前的就业形势还很严峻,真才实学才能让自己有恃无恐。
  (三)帮助大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过程不能忽视。独立思考要建立在聆听他人的思想基础上。大多数老师都有很深厚的专业根底,即使讲课缺乏艺术,学会聆听也能发现问题。学生要学生批判吸收,才能超越老师。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学生应该珍惜时光,扎实打下基本功,重视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专业课是必备的,其他课程也起重要作用。
  (四)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学习目标不明、缺乏应有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众心理严重是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心理因素。因此,从根本上克服隐性逃课现象,关键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远大理想的修建期,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习惯、信仰、信念、态度、羞耻心、舆论等都要发挥作用,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学校要在更广、更深的范围中进行调控,防止和减少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这能从源头上打消学生逃课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3).
  [2]乔颖等.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4).
  [3]程芳玲,杨百勤.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4,(04).
  [4]邱燕.大学生逃课的自我归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5]马其平.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成因及其解决对策研究.淮南教育信息网,2007.
  [6]严敏.从控制论角度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
  [7]张建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5).
  [8]吴淑娟.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动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9]倪建均.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透视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10]为什么逃课?http://junfang666.blogcn.com/diary,2691700.shtml.
其他文献
一、法制型财政与法治型财政辨析法制型财政与法治型财政主要有四个区别点。一是法制型财政主要指静态的财政运行规则及其体系,而法治型财政所讲的法除静态的财政法律、法规及
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有关土壤—作物生态系统中镉的含量、形态、分布及其对生物危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职高专教育重视度和关注度不断提高。市场对高级技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每年大量毕业的高职高专生却无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中
自中央2003年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以来已有七年,但绩效评价在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初始状态。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突破财政绩效评价这一瓶颈;而各项改革的
一、日本啤酒公司停用转基因配料日本主要啤酒公司计划从今年2月起改用非转基因玉米来生产啤酒。日本政府规定,从2001年4月起转基因食品需要加以标明。札幔啤酒公司从2月1日
吴质(178-230)字季重,济阴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曹魏大臣。本文就所能发现的材料及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将其主要事迹作一年谱简编。
期刊
1 病历简介例1:患儿,男,3岁。因腹痛,腹泻半天,诊断:细菌性痢疾入院。治疗3天患儿上述症状无好转,于第四天上午腹痛加剧,体温升高。查体:T39.4℃。腹平坦,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满腹肌紧张,压
期刊
弗雷格的<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可谓现代逻辑的开山之作.然而这本书很难理解.本文旨在揭示弗雷格构造人工语言的思路,并把他的符号系统与现在流
桐城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区,岗地区,冲积平原区三大类型;山区土壤组合;单元区平均面积953.57亩,分割度以较复杂为多,土壤各级分类数25,对比系数3.22,突变单元土区界线占90.3%,单元土区邻位数2.1;岗地区土壤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