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日本船舶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来源 :中国船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 年, 全球航运市场大幅上涨, 激发了船东新船订造需求,在此背景下,日本新船成交量大涨.但日本造船业整体竞争力与中韩相比仍存在差距,为提升造船业竞争力,日本加快推进行业整合重组,对船厂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推进业务向新能源转型,同时,政府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希望推动行业尽快复苏.
其他文献
新加坡, 天生与众不同.就是这样一个国土面积仅有724.4km2,人口仅有570 万的小国家却蕴藏着巨大能量.新加坡以严格而闻名世界,那些层出不穷的法律与规定将新加坡变成了人们印象中法律最严的国度;新加坡以包容而闻名世界,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人才与资源,大家相容并进,共同发展;新加坡以灵活机动而闻名世界,它会根据市场变化因势而谋,且果断付诸行动……
期刊
与新加坡城、釜山、伦敦和上海一样,奥斯陆被认为是海事领域新技术创新和研究的顶级中心.游在奥斯陆,城市格局虽然也因新建筑的诞生随之变化,但城市内涵还是持续至今,一条可见的线索无非是变迁初于传统而示人于创新.奥斯陆这座城市给予大众的印象就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两者合二为一,风格才会拓展为发展,呈现为一种形象,让我们发现、思考.
期刊
虽然英国早已不是那个建造了世界80%船舶和拥有全球一半船队“摆渡世界”的“海上霸主”,尽管伦敦在海事技术城市榜单中没有名列榜首,甚至在全球海事领先城市其他四项指标中两项屈居亚军两项无缘前五,但她依然拥有傲视群雄的底气.在她面前,所有的“后浪”“新贵”都表现出心悦诚服的崇仰.
期刊
相较于新加坡的孵化能力、奥斯陆的技术创新能力、釜山的造船产业集聚能力、伦敦的海事服务能力,上海或许不那么个性鲜明,但她拥有上述城市的所有优势,或者说,她集所有海事城市的特质于一身.
期刊
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并对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交通运输业,如何高质高效且成本可控地达到或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是摆在全体交通人面前的一项政治任务.
期刊
2021 年12 月27 日,由中国船级社(CCS)负责检验的珠江内河商品汽车滚装船“穗港汽车01”号在南沙船舶建造基地交船下水.据悉,该船是珠江内河建成的第一艘汽车滚装船,标志着珠三角开启内河汽车滚装运输新格局.
期刊
2021年初以来, 集装箱船和散货船市场持续火热,这对船队资产总值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船舶估值平台VesselsValue 发布的最新“全球十大船东国家和地区船舶总资产排行”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这种变化.
期刊
在“双碳”目标的强力推动下,能源结构转型风生水起,这种趋势又促进了海上风电项目的规模增长.规模化开发资源自然少不了产业链协同发展.在这种逻辑之下,海上风电相关船舶市场需求或将爆发.
期刊
2021 年, 得益于全球造船市场的火爆行情,韩国新船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64.4%,达到2014 年以来最高水平.但由于前两年接单不足、钢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叠加,三大船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并出现大幅亏损.为提升长远竞争力,韩国政府发布《韩国造船再腾飞战略》,明确提出到2030 年将韩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强国,并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韩国船企继续加强科技研发,在智能船舶、绿色船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加快布局海上风电,目标到2030年跻身全球海上风电五大强国.
期刊
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迅速恢复快速增长,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实现了大幅提升,全年集装箱海运贸易量达到2.07 亿TEU,年度增速增至6.5%,成为近十年来增速最高的年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