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涂层毛细管电泳柱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er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合成的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核的聚碳硅烷类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涂敷到毛细管电泳柱的内壁,并用其来分离碱基及其衍生物。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球状立体,能够在毛细管内壁形成一层牢固、具有一定厚度的涂层,该涂层能有效抑制碱性物质的吸附,显著提高分离柱效,柱效达到3.80×10^4 plates/m;树枝状大分子的骨架为硅碳键,性能稳定,耐酸碱,形成涂层牢固,迁移时间重现性能良好。实验进一步讨论了涂敷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涂敷的分离效果最好,分离柱效达到1
其他文献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考察新型喜树碱衍生物(L-P)在不同pH溶液中的结构稳定性,并在接近人体生理条件下(310K,pH7.4)研究由内酯环结构形式向羧酸盐结构形式转化的水解反应的动力学
针对三维人体模型在多媒体工业中高精度的要求,提出了1种通过查找近似模型并结合网格变形算法的三维人体重建方法,采用Kinect深度摄像机扫描人体获得目标模型;在可变模型中查找与扫描模型特征信息相近的模型;并利用可变人体模型的网格变形,重建出三维人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单、易操作,且不需任何人体标定,能够重建出高精度的三维人体模型。
为了保护用户数据的隐私性且有效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本文不基于任何密码学假设,提出了可验证的多项式函数和矩阵多项式的外包计算方案,用户可以准确验证外包计算结果的正
本实验以离子液体N,N-二(2-甲基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PPim][PF6],为模板,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共有多孔结构的纳米TiO2,并研究其对细胞色素C的吸附性能。
用荧光法对光诱导野生型肌红蛋白(Mb)和突变体(D44K)去氧的过程进行对照研究。发现430nm是研究Mb(WT)和Mb(D44K)光照去氧的最佳激发波长。430nm激发时,Mb(D44K)在597.9nm和628.8nm处出
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氨基黑10B/Nafion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6.0)中,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呈现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制备了胆碱(Ch)共价键植的碳纤维电极(Ch/CFE),进而吸附涂敷一薄层Nation膜得到了Nation/Ch/CFE。以循环伏安(CV)法和差分脉冲伏安(DPV)法研究了该电极上多巴胺(DA)的电化学响应。使用DPV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