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1例报道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_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胼胝体变性(primary callosum degeneration, MBD)是慢性酒精中毒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改变是胼胝体脱髓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1 患者周某,男性,40岁,工人,主因“四肢抖动3天,意识不清1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当时无明显意识障碍。1天前出现意识不清,言语含糊,不能行走,躁动,遂至我院就诊。既往嗜酒史20余年,每日约500ml白酒,有时以酒代饭。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BP150/95mmHg,心率110次/分,消瘦,心肺腹查体大致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嗜睡,问话偶可回答,言语含糊,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光反应(+),眼动、伸舌、示齿不合作,鼻唇沟对称。四肢肌张力偏高,肌力查体不合作,肌力约Ⅳ-Ⅴ级,上肢活动时可见震颤,双侧病理征(-)。感觉及共济运动查体不合作。颈无抵抗,脑膜刺激征(-)。入院后查血常规WBC4.7*109/L,HGB133g/L,ALT79U/L,AST147U/L。腹部超声示肝弥漫性改变。脑电图示轻度异常。头颅MRI示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见多发斑片状稍长T2异常信号,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脑裂增宽。入院后患者病情仍在进展,次日意识障碍加重,言语不能。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保肝、大剂量B族维生素静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10余天后神志清楚,仍痴呆状,问话可以“啊,嗯”作答,可以执行简单指令。
  2 讨论:原发性胼胝体变性又称Marchiafava-Bignam病,是一种胼胝体脱髓鞘疾病,临床上较为罕见。原因不明,多认为与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有关1。首先,长期嗜酒可导致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失调,引起蛋白质、硫胺素、叶酸和烟酸等营养物质缺乏,进而脑内磷脂代谢障碍,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而胼胝体是是半球内部最大的联合纤维束,髓磷脂含量较高,易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其次,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也可以与脑内卵磷脂结合形成沉积物,对神经组织有毒性作用。胼胝体受损部位决定了症状的不同,前部受损可出现运动性失语和面肌舌肌失用,中部受损可出现半身失用,后部受损可出现下肢失用及偏盲。胼胝体变性临床起病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主要表现为癫痫、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可导致死亡;亚急性表现为严重持续性痴呆;慢性表现为分离综合征和渐进性痴呆,以及锥体外系症状。目前CT和MRI有助于诊断,相比之下,MRI可以更加精确的显示病灶程度和范围。MRI表现为胼胝体部分或全体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改变,邻近脑池可见增大。关于本病治疗,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及早静脉应用大量维生素B1,同时可予加强营养、激素等治疗。本病预后与起病类型和病变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关,急性和亚急性起病、累及范围广的患者预后较差。
  本例患者为亚急性起病,急性进展,表现为嗜睡及进展持续性痴呆,有长期嗜酒史,辅助检查可见酒精性肝损害及胼胝体广泛T2高信号,维生素B1治疗后意识状态好转,但仍有痴呆,符合胼胝体变性的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1]Kawarabuki K, Sakakibara T, Hirai M, et al .Machifava Bignami diseas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in corpus callosum and subcortical white matter [J] .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03, 48(2):175-177
  
  作者簡介:
  王海燕(1980-),女,汉族,山东人,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
其他文献
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维护我国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但是,作为一部全新的对整个食品安全领域进
用"与时俱进"四个字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同用"实事求是"四个字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一样,十分准确精当、精妙绝伦,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卓
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经济还原论解释妨碍着人们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解,而这种解释又根源于人们从理论哲学立场对于马克思哲学的解释。但笔者以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对于近代主体性哲
哮喘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小儿哮喘发病的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不足,若外感风寒,饮食不当等,均可以导致发病。导致小儿哮喘的因素主要就是分为内因,外因和环境因素
充分认识老年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处理上既要考虑肠梗阻本身还需顾及患者全身情况及并存疾
摘要:调查108例存活麻风生活现状。院内7例、院外101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90岁,平均64岁;有劳动能力者64人,有固定收入者8人,从事农副业40人,外出务工14人;家庭年人均收入,2600元以A221人,2600元以下87人,住房条件不同程度改善38人,笔者认为麻风病人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优于从前,尤为精神面貌,没有歧视,多数人与正常人同样参与社会活动与人交往,子女读书,就业无影响,但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