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弗兰茨·卡夫卡一样孤独”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派的鼻祖,他的作品体现出极强的孤独意识。孤独可以说是卡夫卡的精神内核,渗透在其所创作的作品中。卡夫卡作品中的孤独意识体现出一种本能的、绝望的、发自于情感最深处的孤独。
  关键词:弗兰茨·卡夫卡 孤独 绝望 超越
  弗兰茨·卡夫卡这位以保险公司职员职业身份生活了终身的人,却因为他的小说《城堡》《变形记》等,被后人以一位作家的身份刻入记忆并载入史册。卡夫卡被西方众多的文学流派“认祖”或“攀亲”,这在文学史上可以说是一个“神话”。尤奈斯库曾说过:“我在戏剧中写的就是小说中写过的东西。……过去那些戏剧家从未对我产生过影响。我受的是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马尔克斯十七岁那年读到《变形记》时惊叹道:“原来能这样写呀,要是能这样写,我倒也有兴趣了。”然而,在后世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并没有使当时的卡夫卡获得一个“作家”的美誉。
  卡夫卡的整体生存状况,使卡夫卡的生活处在多层的文化断裂之中,处于文化断层中的卡夫卡情感无处归依,孤独便如影随形。龚特尔·安德尔在评论卡夫卡时说:“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教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从卡夫卡自身来看,这种文化断层导致了其作品中体现着无处不在的孤独意识。
  一 本能的孤独
  孤独意识是卡夫卡最主要的精神特征,可以说是伴随了卡夫卡一生的情感体验。在与卡夫卡的一次谈话中,雅努什问:“你如此孤独?”卡夫卡点头默认了,随后说:“我——就像弗兰茨·卡夫卡一样孤独。”卡夫卡不止一次表述过自己对于孤独的追求,在他三十三岁时给菲利斯的信里写道:“青年时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很多,但那与其说是自得其乐,不如说是迫不得已。但现在我快步奔向孤独,犹如江河奔流入海。”晚年,在给勃罗德的信中又写道;“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的唯一目的,是对我的巨大诱惑。”
  孤独意识是卡夫卡几乎所有创作的出发点。《城堡》中的K为了能够得到在村子住下的合理地位,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最终也没能进入城堡,身份无法得到认同,最终还是孤身一人的异乡人。《变形记》中的格力高尔毫无征兆地变成了甲虫,一下子与外界断绝了关系,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体味孤独。饥饿艺术家独自一人挑战着生命的极限,小动物成天在地洞里惶惶惑惑……当卡夫卡的乡村医生看见了小男孩身上的伤口时,卡夫卡是用“美丽”这个词来形容这个伤口的。相信“美丽”是卡夫卡选择来形容那基本上跟随了他一生让他又爱又恨的孤独的最合适的词汇。
  卡夫卡对于孤独的不断诉说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传统有关。基督教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好让世人专心地爱神、爱上帝。西方文学传统中,有无数文学作品,书写主人公与家族、爱人之间的疏离,却相信“神”在世间的代表神父或者牧师。耶稣说;“你们不要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儿子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儿媳与婆婆生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分散了人们对耶稣基督的爱,因此,西方的宗教教义强调的是人与人的疏离。西方文人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也不难理解了。这与中国传统文学中自我意识与家族、集体、社会、国家紧密相连完全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自我意识使中国的作家很难生发出同西方作家同样的强烈的孤独体验。
  二 绝望的孤独
  卡夫卡的孤独意识中饱含着悲观与绝望,卡夫卡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悲剧性的喜剧演员,卡夫卡无法像其他人一样,融入这个世界,在他眼里,家庭、爱情、社会都是很陌生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他而言只能造成伤害,这些想法在他的日记和作品中都有涉及。
  卡夫卡出生于1883年,正处于世纪末的变革期,当时他所生活的奥匈帝国处在教权的专制统治之下。政治上统治阶级采取高度集权的统治,而民众中自由、民主意识已经深入民心,民众只能在想要自由而不得的社会环境中痛苦挣扎。敏感如卡夫卡更是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如此的生活环境更加重了他的孤独意识。
  受歧视的犹太人出身,使卡夫卡有一种永世的漂泊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机械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绝又加重了他的幻灭、孤独和寂寞;家中父亲专制粗暴,造成了卡夫卡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卡夫卡的父亲是同化过程中第一批比较成功的犹太商人,从白手起家到积累出一定的财富,生活的磨难使其性格粗暴、专制和野蛮。他也把这种个性带到了家庭生活中。卡夫卡在《致父亲》中,描绘了父亲的可怕,他总是对卡夫卡“大声嚷嚷”,“百般责骂、诽谤、凌辱”,卡夫卡对父亲的粗暴,总是充满了“羞怯”、“畏惧”、“不安”、“恐惧”、“自卑”的情绪。卡夫卡在父亲眼里是个缺少男子汉应有的强壮的失败者。另一方面,对普通人来说正常不过的社会生活,也让卡夫卡有种无法融入其中的违和感。卡夫卡认为社会和学校的作用不过是压抑他的个性,使他最终变得和别人一摸一样。他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给他的心理留下了永远都无法愈合的伤痕。克劳斯·瓦根巴赫虽然考察出他与八个女性有过暧昧关系,但是婚姻与创作的矛盾,使他最终没能迈进婚姻的殿堂。生活、职业和文学的爱好,使卡夫卡的一生都处于撕裂和孤独的困境中。
  所有这一切造就了卡夫卡绝望的人生观、世界观,他曾伤感地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迷误”,“我们误入其中”,“我们摧毁不了这个世界”,“目标确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与巴尔扎克写在手杖上的“我粉碎了一切障碍”截然相反,卡夫卡悲观地说“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在卡夫卡看来,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可救药的,人置身其中,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都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这也是西方许多知识分子生发出强烈的孤独感、宿命感的根源。卡夫卡认为连阿喀琉斯那样的英雄都难逃西绪弗斯那种不断的反抗也终究徒劳的命运,何况普通的芸芸众生。悲观意识伴随了卡夫卡短暂的一生。他笔下的那些在孤独中挣扎的人物总是笼罩在浓重的绝望感中并最后独自走向死亡。   例如,《变形记》中的格力高尔,变成甲虫以后虽然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家人与家人交流。然而,他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并且外貌也变得丑陋不堪,经常吓到自己的妈妈和妹妹。他每次尝试与家人交流的努力都无法达成,他想要听听家里人说话,可是只要他弄出一点儿声响家里人便停止说话;他听见妹妹的琴声情不自禁地从屋子里爬出来想要看看妹妹却吓走了房客,这最终激怒了他的父亲。格力高尔出于爱着家人想与家人交流的愿望才从自己的房间爬出来,一次次地尝试着与家人沟通,然而一次一次的努力,却不断地加深格里高尔与家人之间的误解,这一切努力最终成为徒劳,家人还是认为他是一个累赘,并最终抛弃了他。格力高尔只能在孤独中绝望地死去。《城堡》中,K为了一张能够在村子里住下的许可证,必须要进入对他来说永远也无法进入的城堡,他为此做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他冒充土地丈量员;勾引城堡当局负责人克拉姆的情人弗里达;让通讯员巴纳巴斯捎话给克拉姆,要求会见克拉姆,然而根本就没有克拉姆这个人……小说最后,K与城堡的一切联系都断绝了,K为了进入城堡所做的努力全都成为了徒劳。《饥饿艺术家》中,把饥饿表演作为终身理想的饥饿艺术家,他渴望别人能够了解、认同他的饥饿表演,一次次地延长饥饿表演的时间,一次次地挑战作为人的生理极限。但是,儿童和妇女害怕他;看守怀疑他偷偷吃东西;人们一开始还对他有点儿出于“猎奇”的兴趣,后来竟对关在他前边的野兽的血盆大口更加地着迷了,甚至没有人愿意多看他一眼。最后,饥饿艺术家在最长的一次饥饿表演中孤独地死去,人们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到底饿了多长时间。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虽然主人公也在反抗和斗争,但是这些斗争却好像西绪弗斯的反抗,明知道推石上山是徒劳,还是要不断地推下去,并逐渐在反抗中意识到自己的无力,最终只能放弃反抗,无声无息地离开这个世界。
  三 随情而动的孤独
  卡夫卡进行创作主要是为了工作之余寄托感情和排遣忧郁的手段,他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这从他的遗嘱中嘱咐他的朋友把他的所有手稿烧掉,便可以看出。卡夫卡的作品更多是一种类似日记式的,要达到自我情感宣泄目的。因此,他的作品完全由情而发,随心而动,直接与人的灵魂交流对话,表现的大多是处于世纪之交的现代人的孤独生存困境。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意识,甚至没有提及时代背景的语句,他将他的主人公封锁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 一间屋子,一只笼子,一个街角……。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时间只是单纯的分分秒秒,既不代表历史的轨迹,也不预见未来走向。他的作品从来不涉及宏大的社会背景及场面,可以说是以一种反社会常态的视角,将自己所思所感呈现在他的作品中,平平淡淡中见孤独。《变形记》虽然讲了一个了不得的故事,推销员格力高尔竟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但是作者的讲述依然平平淡淡,仿佛这并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没有记者的报道也没有学者对此的高度关注,格力高尔只是成天待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无奈地体味着孤独。《饥饿艺术家》中对饥饿艺术家进行表演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也没有说明,只是说“那是另一个时代。当时,饥饿艺术风靡全城”,“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饥饿表演的兴趣大为淡薄了。”卡夫卡对饥饿艺术家表演的场地也没有进行详尽的介绍,只是放某个城市的笼子。对饥饿艺术家的悲惨遭遇卡夫卡也讲述得平平淡淡,仿佛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他既不探究悲剧的原因也不寻找解决的途径,只是将自己的心声通过小说娓娓道来派遣自己的孤独情绪。
  孤独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类不得不说的一种情感体验。卡夫卡不仅洞察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更对这种孤独意识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卡夫卡这种对于孤独的书写,也影响了中国80年代登上文坛的一批新时代的作家。这使中国新时期作家终于为在刚刚到来的社会变革中体验到的抑郁、陌生、无法交流又无处诉说的情感体验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定义——孤独。中国新时期作家在对卡夫卡的孤独意识的继承和发扬上,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孤独意识的书写添加了一笔亮色。卡夫卡对于孤独的书写,使我们可以抱有这样的期待:它是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启示录,不仅可以给处于物质压迫中的人们以警示,更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指引与一种超越孤独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奥地利]卡夫卡:《城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2] 叶廷芳选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3] 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版。
  [4] 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5] [捷]古斯塔夫·雅努什卡:《卡夫卡对我说》,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 [英]龚特尔·安德尔:《卡夫卡:20世纪清醒的醉者》,《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
  [7] [德]弗·扎东斯基,洪天富译:《卡夫卡和现代主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毕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所主办,花城杂志社、作家杂志社、诗歌月刊杂志社、读诗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的“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1日至24日在云南腾冲举行。沈奇、张曙光、耿占春、李亚伟、雷平阳、潘洗尘、默默、张柠、敬文东、张桃洲、李笠、树才、黄梵、夏可君、余旸、王晓渔、颜炼军、张光昕、李海英、一行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共五十
期刊
摘要 武侠小说似乎就是二元对立的世界:正与邪,正义与非正义,二者泾渭分明。但在《笑傲江湖》里,作家给我们传达出的是另外一种信号,“正未必正、邪未必邪”,正邪之分不在于外相,而在于事实,道德优越感是皮相,淡泊之心才能触摸正义的本质。  关键词:正义与非正义 正邪之分 淡泊之心与道德优越感  一  王朔曾批金庸:“……最不能忍受的是给他们的暴行戴上大帽子……扯淡就是扯淡,非要扯出个大原则,最恶心。”暂
期刊
摘要 澳大利亚小说《荆棘鸟》着重刻画了一位牧师和一位普通女子之间跨越宗教伦理束缚的爱情悲剧,反映出男女主人公在对上帝的爱和世俗欢愉之间艰难选择的心理成长过程。本文将采取解构主义的视角对小说加以解读,从而揭示小说中神性之爱与世俗之爱对立的主题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解构。  关键词:解构 神性之爱 世俗之爱 二元对立  《荆棘鸟》是女作家科林·麦卡洛的代表作品,小说自1977年问世以后,迅速成为风靡全球
期刊
摘要 爱情是人类历史上永恒不变的话题,是人类文学创作中经久不衰的题材。许多赫赫有名的文学家都把自己对爱情的独特看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出了许许多多关于爱情的佳作。欧·亨利的《爱的奉献》、《麦琪的礼物》便是这样的两篇作品。本文通过对这两篇作品中人物心理和故事情节的层层剖析,逐渐探寻和了解欧·亨利独特的爱情观。  关键词:欧·亨利 《爱的奉献》 《麦琪的礼物》 爱情观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
期刊
摘要 《蝇王》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它是一部寓言小说,以探索人性恶为主题。戈尔丁运用象征主义艺术表现手法,将人物、情节和主题巧妙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人类在不受文明约束时邪恶的内心世界。在世界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面临着更大考验的今天,重温《蝇王》所揭示的主题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寓言 人性恶 象征手法 战争 《蝇王》  《蝇王》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
期刊
摘要 劳伦斯以其独到、敏锐的目光,发现工业革命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的严重问题,且于文学作品内进行了大量的揭露与批判。劳伦斯除了在小说中揭露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摧毁的同时,还寄托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在劳伦斯看来,人类需与自然和谐共处方能获得发展活力。论文以“生态批评”理论视角对劳伦斯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并以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三部小说为例
期刊
摘要 英国作家路易斯·卡罗尔写于19世纪的著名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是新颖且高于时代特色的作品,其中对主人公爱丽丝的描写颠覆了传统的维多利亚时期成年女性和女孩的形象。正是爱丽丝身份的多重性才使作品拥有适合不同阅读人群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爱丽丝 女人 女孩  一 爱丽丝的新女性形象  路易斯·卡罗尔笔下带有无理性和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就像
期刊
现代化的道路给人们带来了便捷而又多彩的生活,与此同时,在这个日趋复杂的大环境中,青年人的成长也经历了更多的“烦恼”,而从精神文化层面上来说,人的真正成长也只有经历过烦恼才能使人走向成熟,它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教育小说中的成长  成长可以跨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个体成长中的内外因素是个体经验的扩展,是一个充满着困惑和痛苦的过程,其历经的阶段和不可逃脱的烦恼体验,构成了生命本体的
期刊
摘要 成长是人类发展和文学创作的永恒话题。自英国文学史肇始以来,成长主题贯穿其发展的始终。本文将结合理论与案例,采用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方法,梳理当代英国有影响的成长小说作家及其作品,探讨他们笔下英国青少年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以及建构自我、确立自我身份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英国 成长小说 作家  一 引言  英国是一个具有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国家。17世纪至19世纪,笛福、菲尔丁、狄更斯等作家纷纷把
期刊
摘要 《恋母记》是谷崎润一郎在“恋母”的情感驱使下的产物,是他在母亲去世后,出于对母亲的思念以及遭遇创作“瓶颈期”,对一种新的创作体裁的尝试而创作的。而意象分析可从更微观的层面了解《恋母记》的内涵和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 《恋母记》 梦 母亲  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创作主题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女性崇拜,一个是恋母情结。《恋母记》被视为谷崎表现浓郁“恋母情结”的开篇习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