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分析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电力信息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电力业务的多向发展,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但是网络固有的不安全性和开放性也导致企业的电力信息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该文通过分析电力信息系统的主要威胁因素,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信息 安全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133-0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电力企业实现了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管理,电力信息网络为企业的电网调度与运营管理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电力的安全生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信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 电力信息安全的现状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网络系统,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不仅关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国的电力部门也对电力信息安全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将其纳入到国家信息安全示范工程体系中。
  在电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以及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下,我国的电网信息管理与电力整体规划设计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部分电力企业仍然停留在“重硬轻软”的层面上,只重视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却忽略软件系统的升级维护[1]。信息网络是电力企业的无形资产,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就我国目前阶段的形势来看,对电力信息系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技术将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
  2 电力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
  电力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电力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存储和交换。根据电力信息系统领域的不同,可以将电力信息的安全隐患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电力企业内部的日常事务管理由行政管理系统进行,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系统通常包括财务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行政管理系统不直接管理日常的生产经营,但是生产过程中的许多专用数据则需要从该系统中获取,由于行政管理系统比较开放,不需要密钥就可以轻松登陆,导致系统信息容易泄漏,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也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甚至运行瘫痪,所以行政管理系统成为最容易出现程序漏洞以及网络安全威胁的信息管理系统[2]。
  (2)生产系统由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和安全自动装置组成,主要负责日常的电力生产和运行。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集中控制逐渐取代传统的现地控制,为了确保生产系统的可靠性,电力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来防止电磁干扰等潜在威胁,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数据篡改、身份冒充、信息窃收等网络威胁。在生产系统的调试阶段,调试人员也可以通过电脑进入企业的电力控制系统,借助设置恶意代码等商业竞争手段破坏电力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3)电力企业、用户与电力物资供货商之间是通过市场营销系统联系起来的,该系统需要经常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所以出于信息交换的目的,Internet的接入使市场营销系统更加开放,黑客可以在多个程序层面上对市场营销系统展开攻击。因此市场营销系统的工作性质也导致该系统成为黑客的重点攻击对象[3]。
  3 电力信息安全技术的改革重点
  3.1 建立分布式监控系统
  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实时数据采集技术的集中式电力监控系统,由于安装简便,成本小,被许多电力企业广泛运用,但是集中式电力监控系统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在远距离监控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这些系统性能上的应用瓶颈使集中式监控系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所淘汰。这也促成了分布式电力系统的产生,要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的每个工程进行故障报警管理就需要对每个下挂设备分别进行信息采集,为了支持远距离协同工作的系统运行,就需要将一个工程分成多个工作组,再根据每个工作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不同的监控。除此之外,分布式监控系统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由于它将监控任务分配到多个计算机终端,即使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也不会对其他的工程造成影响,这也因此提高了分布式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3.2 采用身份认证技术确保电力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安全
  要想将恶意的访问者屏蔽在电力信息系统之外,就需要采用身份认证技术来确保信息访问的安全。身份认证的核心是证明访问者本身,一般由识别和验证两方面组成。身份认证技术需要能够对每个合法注册的用户进行有效识别,当访问者表明自己的身份后,系统还要对它的身份说明进行验证。为了保证身份认证的精确性,需要认证系统能够对身份认证所需要的认证参数进行正确安全的存储,并且在认证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识别率,能够正确的识别合法身份,同时还要将恶意访问者欺骗认证成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4]。
  3.3 确保电力信息系统的信息传输安全
  身份认证技术与访问限制的实现保证了电力信息系统的访问安全,但是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系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恶意攻击[5]。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恶意访问者可能会获得无权得知的信息,或者假冒成合法用户进行操作,恶意插入或修改信息,通过对通讯线路的监听也有可能获取机密数据。为了解决分布式监控系统下电力信息传输过程的种种弊端,就需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信息传输安全保障方案,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将明文通过加密功能转化为密文,或者通过检验数据通信包的完整性而避免数据传送过程中的数据干扰。
  4 结语
  影响电力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各电力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并且积极采取各项保护措施来确保电力信息的安全,制定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电力信息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策略,不断完善电力信息系统,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甜,徐晖,魏理豪,等.电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广东电力,2010(5):38-42.
  [2] 李贵明.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8):241.
  [3] 邹庆,刘毅,王皓然.基于KPI的电力信息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2(11):96-100.
  [4] 张钢.智能电网背景下如何加强电力信息安全的防护[J].通讯世界,2013(17):129-130.
  [5] 张虹.基干层次分析法(AHP)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评价[J].陕西电力,2011(7):76-78.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的工后沉降问题是关系到铁路运营安全稳定及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当前沉降观测被认为是解决勘察设计、施工阶段的不足,确定高铁工后沉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兰新铁路沿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用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一个年轻专业,然而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个专业并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文章从工程管理专
为了防止或控制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文中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在设计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设计方法和在施工中应采取的合理措施,使其防裂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
本文为以Fmoc(Nα-芴甲氧羰基)固相合成法制备的胸腺素α1粗品提出了一条实验室规模的液相色谱法纯化路线,共分两步:第一步采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填料进行离子交换层
湿化法是合成微波介质陶瓷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以及柠檬酸盐法都能制得纯度高、粒径小、均匀度高具有良好微波性能的材料.本文综述了湿化学法
文章主要就监理工程师如何在监理工作中针对建筑裂缝产生的原因加强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裂缝产生的概率。
运用SWOT模型对武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实际情况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定性分析,为寻求制定适合武汉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战略开拓思路。
摘 要:为解决某天线在120℃高温情况下鼓包的问题,对天线外罩的材料、天线外罩的成型工艺、天线灌封的工艺过程逐一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试验、跟踪批量生产过程,找出天线在高温下情况下鼓包现象的原因和内在规律,对天线在高温情况下鼓包问题的解决寻找简便、快捷的途径(提出4种解决方法)。经实际测试和应用,某天线满足使用要求,天线鼓包现象基本消除,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科研和生产实用价值。  关键词:灌封 鼓包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内容繁多,而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师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要想做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