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驶向希望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成都一位急救医生因在救护车内充当病人的“人肉支架”,获得不少赞誉。
  新闻照片中,肖医生半蹲着,双手用力抓着急救床和座椅以保持平衡,呼吸不畅的病人趴在他身上——这个姿势从救护地点到医院保持了整整20分钟。
  救护车这个盛满了希望、失望、冲突、焦虑等情绪的空间,在城市里日夜穿梭,却很少被镜头关注。荧幕上呈现的救护车空间,往往片面而重复:镇定的医生、奄奄一息的病人、刺耳的鸣笛声,还有摇着大夫胳膊乞求的家属。
  真正的救护车是这样吗?
  最近播出的一部纪录片《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难得地将镜头对准了救护车里的人们。


  對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乘坐救护车的次数寥寥可数,这个空间于我们而言是无比陌生的。但这段几十分钟的车程又实在需要每一个人去了解,因为它是如此沉重,几乎等同于生命的分量。

资源滥用


  在这部纪录片之前,国内还没有出现过比较专业的有关救护车的影视作品。
  院前急救,是指病人在发病现场接受的紧急抢救,而救护车就是院前急救的主要载体。“就是要在任何环境里、任何条件下,遇见任何病人,都迅速反应、积极救治。”片中的一位医师说。
  但有时候专业负责的精神也会遇到一些钻空子的人。
  在某些长期患病或者图方便的病人及家属看来,救护车简直是招之即来的网约车。睡觉扭到脖子、小型擦伤、发烧等非紧急病症,明明有能力自行前往医院,却把救护车当作高级出租车,甚至指定要开到某一家医院,只因为“全家习惯了在那里看病”。还有人甚至把紧急小组当作临时护工,每周替他们完成送老人去医院的任务。
  这些滥用医疗资源的行为,不但违背了救护车救治紧急病患的初衷,而且影响了急救中心的正常运转。但是救护车上的工作人员既没有拒绝的权利,更没有行政管理权、执法权。
  资源的紧缺加上被救护一方的漠视甚至戏弄,导致每天有很多救护车做着无用功、走着冤枉路。那些从街头飞驰而过的救护车中,有许多注定只会驶向一个没有意义的目的地,而真正的重病患者,还在艰难地喘息着苦等,这是多么大的悲哀。

日常紧缺和日常无力


  对急救人员来说,像肖医生那样充当“人肉支架”的行为,已经算不上新闻了。
  被紧张的病人吐得满身秽物,把神志不清的病人从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抬出来,为病人做心肺复苏做到从手套中倒出汗水,这些都是急救人员的日常状态。
  一线急救员压力大、责任重,每天12小时轮班不间断出车是家常便饭。为别人的健康日夜奔波,他们却连正常的三餐都无法保证,常常只能在出车间隙到便利店买份盒饭匆忙应付。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使大部分人患上了胃病、颈椎病等慢性疾病。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急救资源的短缺。
  上海是全国急救车配备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平均每4万人配备一辆急救车。上海120中心每年出车76.3万次,共救治68.9万人次。其压力依旧如此之大,国内其他城市的情况可想而知。
  同时,高强度的劳动并没有给急救人员带来高回报。即便手握多张专业证书,二、三线城市的急救员月薪也不过四五千元。高考时护理专业几乎是医学类专业中分数最低的。相比之下,在欧美国家,护理是大学的重要专业,入学标准高、资格考试通过率低,相应护士的薪酬也很可观。
  目前,英美等国的院前急救主要由专门的急症医疗技术员负责,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将病人迅速转移,灵活度和效率更高。国内的院前急救则由医生带队,如此一来又加剧了院内人员紧缺的状况。
  另外,我国各地医疗警报系统层次复杂,缺乏统一调度。某些外包的救护车和医院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也常常见诸报道。
  原本应当为生命而疾驶的救护车,面前却障碍重重,它的行程自然也不会通畅。

电视剧和现实不一样


  在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影视作品中的医院形象是怎样的?
  窗明几净,走廊空旷,医生们偶尔做几台紧张的手术,日常时间的一大半都用来谈恋爱和钩心斗角。
  那我们平日所见的医院又是怎样的呢?
  人、人、人、人……越是水平高的医院,人越多。每个楼层、每个科室都站满病人、家属和医生,嘈杂声日夜不休地充斥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和国外相比,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剧,之前的几部所谓医疗剧,不过是披着医疗外套的情感故事。不成熟的医疗影视剧背后,是全社会医疗意识的不成熟。
  比如在公众急救教育方面,国内做得最好的城市是深圳,有1%的人口学习过院外急救课程。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30%,澳大利亚则达到50%。公众急救意识的缺失可能导致救护的错误甚至失败,有时也会导致医患双方的对立。
  急救仅仅是一场治疗长跑的开始,一部纪录片所能展现的,也只是急救工作的一个侧面。要帮救护车理顺从家庭到医院的道路,需要传播理念,需要增加资源投入,需要整个链条上所有主体的参与。
  幸运的是,全民急救的意识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上海、成都等城市现已逐渐建立起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网络。这就意味着接受过急救培训的非医务人员可以合法使用该仪器,在“黄金4分钟”内抢救心脏停搏的病人。
  作为普通人,除了在观念上做个理解和尊重医务人员的旁观者,能在行动上成为参与者无疑更有意义。
  救护车是一辆从绝望驶向希望的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它更快抵达。
  (三 垣摘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其他文献
柏拉图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对什么惊疑?相对地说,惊奇面对宇宙,由惊奇而求认知,追问世界是什么;疑惑面对人生,由疑惑而求觉悟,追问生命有何意义。  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敬畏的兩样东西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无非是做两件事:一是思考头上的星空、世界的本相,二是思考心中的道德律、做人的道理。  (张建中摘自《滨海时报》2018年1月29日)
期刊
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1959年秋,我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我出生的时候,当地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几乎没有受到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生活就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产就是春种秋收、男耕女织。在我年幼的时候,我穿的衣服和鞋都是母亲手工纺线、手工织布、手工缝制完成的。  纺织业是人类最早的工业。手摇纺车在汉代就被普遍使用,母亲使用的纺车看上去与汉代画像石
期刊
时间默默不语,但我曾与你倾诉,  时间只洞悉了我们需要偿付的代价,  如果我能告诉你,我一定会让你知道。  如果伶人登场我们就要悲哭,  如果樂手演奏我们就变得结巴,  时间默默不语,但我曾与你倾诉。  尽管,命运从未被道明,  因为,我对你的爱远非言语能表白,  如果我能告诉你,我一定会让你知道。  起风了,风一定来自何处,  叶落了,一定有它的苦衷,  时间默默不语,但我曾与你倾诉。  也许玫
期刊
一个爱吹牛的猎人,刚巧丢失了一只名贵的狗,他怀疑是獅子把狗吃了。他看到一个牧人,就问他:“你能否告诉我,那只偷吃我的狗的狮子住在哪儿?我非要出了这口恶气不可!”  牧人回答:“它就在这座山的附近,我每个月都要缴上一只绵羊作献礼,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在田野中穿行,而且还能得到安宁和休息。”  正当他们俩说着话的时候,狮子从洞穴里出来了。它轻松地抖着鬃毛一溜小跑过来。爱吹牛的猎人见状撒腿便
期刊
18世纪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在流放英国期间开始学习英语。当他發现plague(瘟疫)只有一个音节,而ague(疟疾)居然有两个后,很不高兴。他说,应该将这种不合理的语言分成两半,一半交给“瘟疫”,另一半交给“疟疾”。  伏尔泰的愤怒,是初学外语者常有的反应。语言,天生是不讲理的东西,学者必须低首下心、唯命是从、昼思夜梦,才能小有所成。有人笑称,学习外语之道,始于寒暄而终于吵架。也就是说,如果你能用外
期刊
1880年8月,创刊4年的中国近代最早的科学杂志《格致汇编》第7卷上,刊登了一篇题为《考证律吕说》的文章。文章不长,研究的也是非常冷门的中国古代律学。然而正是这样一篇看似不起眼的论文,在近代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代表了一个半世纪前中国人学习先进科技所达到的高峰。  中国古代一向采用弦音和管音相合的方式确定音律,“以弦定律,以管定音”。然而,现代物理学实验表明,弦振动和管振动的方式不同,弦律和
期刊
1937年夏,程开甲同时报考了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与浙江大学物理系,并被两校同时录取。浙大的录取通知书上写着“公费生”3个字,这让程开甲惊喜异常。  在浙大的4年,对程开甲影响最大的是束星北和王淦昌两位教授。  束星北教授和学生一见面,就以其幽默的讲课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学物理的要诀是:懂得道理,弄清原理。为了让学生们记住这一要诀,他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太阳吸引月亮的力比地球吸引月亮的力要
期刊
爸爸去看孩子的演出,结果发现孩子演的是块一动不动的石头。  爸爸非常恼火,认为孩子不争气。  等孩子下台后,爸爸生气地问他:“为什么要演块石头?”  孩子眨眨眼睛說:“我演的不是石头,是孙悟空啊。”  (潘光贤摘自《辽沈晚报》2018年1月17日)
期刊
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一套关于战争的正统理论。日本和西方战争传统的差异全部体现在他们如何看待生命和使命上。  日本为其战争合理性辩护的前提和美国截然相反,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也与美国人不同。美国把战争归因于轴心国的侵略性——日本、意大利和德国以一系列罪恶的侵略行径打破了国际和平。但日本人对战争的起因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只要国家拥有绝对的主权,世界就会动乱不断。因而日本需要通过战争来建立一个等级体
期刊
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都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  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轿子在家门口停下来,他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讲故事给我们听。  一讲起打仗的故事,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哥哥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