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万荣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由于万荣县干旱少雨,导致小麦生产经济效益差,造成粮农投资减少,管理粗放,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等,导致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进一步实施,万荣县小麦生产将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实施轮作倒茬,减少化肥、农药投资,迈进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1 小麦生产现状
  1.1 小麦种植现状
  1.1.1 种植模式单一。不论水地、旱地、薄地、厚地多采用一年两茬和一年一茬制。连年种植小麦玉米,数10年未进行轮作倒茬,属中高产低效区。由于粮补的促动,旱地每年复播面积达50%以上。坡地采用小麦绿豆一年两作,直接影响着小麦的高产稳产,黄土高坡和沿山丘陵旱坡地采用小麦一年一作,属于低产区。
  1.1.2 施肥品种单一。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化肥大多为复合肥,大多数粮农播种前不按测土结果科学施肥,盲目选择高N或无K复合肥或多为1:1:1的复合肥造成丰雨年份不高产,缺雨年份就减产的现象。
  1.1.3 耕作措施单一。一年一茬制麦田,小麦收获后深翻,播种前旋耕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均不采用耙耱保墒,忘记了“立秋不帶耙,误了来年夏”的道理和“张口喝尽天上水,封口保住地里墒”的农谚。
  1.2 生产现状
  1.2.1 田间管理粗放。麦收后机械旋耕播种,复播玉米或绿豆收获后不进行灭茬,旋耕播种小麦,整地质量差,麦田翘虚,出苗差,特别是旱地出现死苗死蘖现象。另外,小麦生产中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增多,为害加重。
  1.2.2 品种追求高产。旱地不论平原、坡地、厚地还是薄地,均选择高产品种,品种冬性降低,虽然冬季气温变暖而尚可越冬,但由于春寒偏强,近年来常遭受晚霜冻害,严重的颗粒无收。
  1.2.3 物资投入减少。主要是肥料投资减少,由于小麦经济效益差,造成投资减少,每年亩施肥均采用亩施半袋复合肥,有机肥使用量减少或不施,导致小麦产量低而不稳。
  1.2.4 秸秆还田面积增加。但随着机械化的发展,秸秆还田面积增加,小麦田还田率达100%,复播绿豆90%均还田,玉米还田率达50~70%,有利的提高了麦田的有机质含量。
  2 存在问题
  2.1 冬前茎少。由于土壤干旱,旱地小麦不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造成水分和养分不足,导致麦苗生长迟缓,分蘖少,造成冬前总茎数少。
  2.2 次生根少。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40~50%时,小麦幼苗生长受阻,次生根数减少。
  2.3 亩穗数少。干旱越重,土壤肥力越不能发挥,分蘖就越少,亩穗数明显减少。
  2.4 穗粒数少。春季时常干旱,加之肥力不足,导致小穗小花大量退化,造成穗小粒少。
  2.5 千粒重低。中后期常因干旱、高温、干热风使根系叶片早衰,提前成熟,缩短灌浆期,降低千粒重。
  3 采取措施
  一是提高单产。通过改善设施建设,运用节水农业,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使小麦生产由中低产区上升到中高产区。
  二是提高经济效益。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改变种植模式,秸秆粉碎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降低投资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是提高小麦品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深翻纳墒,耙耱保墒,喷灌补墒,充分利用天然降雨,综合防治病虫在保障小麦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
  4 小麦生产发展趋势
  4.1 小麦的种植模式出现新的趋势
  随着全县水利设施的发展,水地面积扩大,另外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劳动力欠缺劳务工资的逐年增加,利于机械化操作,投工少的基础作物小麦面积不断增加,如药材乡村突出一村一品的基础上推广小麦~玉米~药材~芝麻三年四作的种植新格局,在稳定粮食面积提高了单位产量,增加了粮食总产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缓解了劳动力紧缺;利用少部分土地实行小麦~玉米一年两茬或麦菜轮作或间套模式,实行小麦~绿豆~大葱两年三茬或麦间套种栽培模式,饱浇水地实行小麦~玉米~大蒜等种植模式,新发展扩浇水地,另外大面积呈现地膜覆盖、节水喷灌模式,实行小麦~绿豆一年两收,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从而达到提高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
  4.2 小麦田间管理呈现创新的格局
  一是改深翻为深松,由于连年旋耕土壤活土层,均由原来的30㎝~40㎝,稳定在目前的20㎝左右,直接影响着小麦高产、稳产,通过隔年深松,既不打乱犁底层,又改善了土壤结构,为小麦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土壤耕作层达到30cm以上;二是改喷水为喷灌,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深松蓄墒、纳墒和精耕耙耱保墒的同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改三喷为肥水一体化喷灌,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证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养分的需求;三是改盲目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既节约了能源,又为小麦生长补充了养分。四是改高茬还田为灭茬还田,高茬还田秸秆外露不利于充分腐熟,粉碎还田收获后的秸秆用粉碎机粉碎后覆盖地面,再施耕还田与土壤充分均匀混合,有利于秸秆的腐烂;五是改精量播种为半精量播种,提高单株成穗率,适当增加播量,以优良的单株获得较高的产量;六是改防治病虫为预防病虫。播种前实施“三剂拌种”,即预防病虫,又可提高出苗率,达到一播全苗。以播前“三剂拌种”为主的病虫综合防治面积达小麦种植面积的90%以上。
  4.3 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呈现高新的趋势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中低产田改造、高产稳产创建、节水农业、无公害生产等高新技术的实施,万荣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可由目前的150~200㎏飞跃上300㎏以上的台阶,可见万荣县小麦增产潜力很大,将各类型农业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后,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小麦亩产达300㎏的发展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是必定实现的。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三代核电厂的附属辅助厂房非放射性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与功能,总结了该系统的常规和应急响应的运行方式,以及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是一个涉及大量行为主体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社会经济系统。基于自组织演化理论,研究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自组织演化的基本原理,指出合作竞争是区域科技
燃气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民众生活质量,其不仅使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也让人民生活更加便捷。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管理燃气管道设施,市民的生命将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在室外的
各省相似的区域创新体系忽视了本土特色,需要围绕本地科技需求突破传统范式。竞争优势的获得可以选择突破性创新模式,包括以价值创新为基石的超越战略模式和以区域特色为基础
在联盟内部技术转换过程中,交易费用存在着信任度的增强性、支付手段的多样性、技术信息的相对显形性和技术定价的间接性等特点。必须通过建立联盟技术中介服务和联盟技术利益
铸造镁合金,在熔化、浇注及冷却规程中,镁合金容易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甚至燃烧。文章阐述镁合金防燃技术的研究与实际应用,为镁合金防燃起到指导作用。
自2014年规划起,联通本地传输网已明确"本地传输基础架构"发展目标,联通本地传输网资源掌握和盘活、建设投资有效性管控等,将以基础架构分层分区为目标和主线,分层次、分区域逐
近年来,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高等级公路的交通量大、车辆轴载重、车辆行驶速度高,对路基路面的强度及其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现状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常做为附属工程
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探讨了旋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进行了水泥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成桩后通过钻芯抗压和载荷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旋喷桩
通过在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平遥东站咽喉区DK379+475~DK379+650段高填方路堤应用中桩板结构+CFG桩加固地基,减少沉降,依据处理结果,提出此种加固措施在高速铁路高填方路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