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语境下的音乐作品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myaa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从多维角度加强对音乐的分析,从而导致音乐作品分析不到位,无法有效提升音乐鉴赏水平。为此,在音乐作品分析过程中,要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办法。而在多重语境下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有助于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特别是将音乐作品与特定的语境进行有效的融合,更能有效提升音乐鉴赏分析的整体效果。基于此,文章结合不同的音乐存在形式进行研究讨论,探讨多重语境下如何加强对音乐作品的分析。
  关键词:多重语境;音乐作品;形式
  在近代语言学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研究方式,即语言学形成的语句分析思维模式,后来这种模式被应用到音乐作品赏析当中,成了音乐作品形式分析的重要手段。而在音乐作品赏析和解读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多重语境的应用,综合利用这一研究模式来从多维角度进行音乐鉴赏和分析,从而深入解读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及作品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义,能提高音乐作品分析能力。
  另外,在音乐作品赏析过程中,通过加强多种语境这一方式的应用,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方式,全面加强音乐作品解读,能有效提升音乐作品赏析的整体效果。而且与从作品本身进行曲式分析等传统的音乐作品赏析方式相比,加强多重语境这一方式的应用,更能有效综合音乐的创作背景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提升音乐作品形式分析的整体效果和水平。
  一、多重语境概述
  多重语境指的是在中华文化语境中,探寻适合当代艺术的新的语言形式,并通过深入了解语言形式背后的思路变化,产生深刻的体验。在文学范畴中,多重语境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指的是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环境及文化环境,具有双重内涵,二者相互统一又存在矛盾,存在错位而又和谐[1]。通过加强多重语境的应用,能够有效分析作者思想和技艺的高妙之处,因此在音乐作品分析过程中,可以借助多重语境的多样性,加强音乐作品分析,以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构建相应的价值体系。
  二、音乐的多种存在形式
  音乐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以我国传统音乐和国外古典音乐两种形式来进行讨论。我国传统音乐形式丰富多样,具有非常独特的特色。而在音乐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多重语境理论的应用,综合我国传统音乐的风格,从创作背景和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出发,全面探寻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和意义。在我国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音乐风格和节奏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所以在新的音乐中,既包含中国传统音乐的纯粹风格,同时又蕴含着现代流行、中国风等相关内容,各具特色,各有千秋[2]。但总的来说,我国传统音乐包含着我国传统美学的特征,给聆听者以美好、单纯、柔美的享受。特别是运用多种传统乐器来进行伴奏,有效增强了音乐中的生命气息。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歌词作为音乐的主体,有着多样的音乐旋律,不仅为音乐带来了生命,更丰富了音乐的内容,为音乐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音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艺术形态,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剂,更有着和语言非常相似的功能和作用。在音乐作品分析过程中,不同的音乐旋律会给人不同的精神享受。与中国传统音乐相比,国外古典音乐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特色,让人陶醉沉迷。国外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即便是在没有歌词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灵魂之间的互通。另外,国外古典音乐所呈现的精神和意义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而褪色,反而更加完美和优秀。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大师贝多芬和莫扎特,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在音乐和情感上寻找共鸣,举办了多场交响乐音乐会,例如气势恢宏的进行曲,给人们的不只是场面上的壮观,更多是精神上的洗礼,最终给聆听者以更好的视听体验。
  三、多重语境下加强音乐分析
  (一)传播方式
  人们是通过聆听音乐,获得听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多重语境下的音乐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的就是对音乐传播方式的分析。在近现代语言学发展过程中,多重语境理论研究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应用到音乐传播模式的研究当中。在音乐分析过程中,通过综合音乐的传播方式,联系多重语境,让音乐的传播更加简单化,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促进人们思维发展,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其中包含施拉姆循环模式和德弗勒德的过程模式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播方法[3]。其实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到,在听众接收到音乐传播情感的同时,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出了自我情感。因此,在音乐作品分析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音乐传播的复杂性,加强研究,并且能够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得整个研究活动能够更加简单高效的开展。在音乐作品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音乐作品传播的特殊性,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策略,要考虑到由多角度多方位的传播模式与单方面的传播方式会给人造成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我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欣赏的过程中,单用一个声道来进行播放会产生单调感,而采用多聲道来播放,能有效增强音乐的立体感,使得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使用场合
  音乐的传播方式和音乐播放的场合,都直接影响了音乐的完美展出,同时还会影响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在多重语境下的音乐作品分析过程中,还需要综合音乐使用场合的这一特征,结合不同的曲目来选择合适的场合,从而分析音乐在不同的播放场合中怎样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染力。例如,在我国传统的古典轻音乐中,在不同场合下演奏,都能够深刻展现音乐贴近大自然的美,突出中国古典乐器的完美音色,给人带来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感,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此相比,外国的古典交响乐更加适合在场面壮观的音乐厅中演绎,专业的音乐厅,更能体现出古典音乐独特,气势恢宏的壮阔美。而由日本音乐团体神思者创作的《故宫之神思》,不仅作为NHK电视台纪录片《故宫》配乐,更被广泛地应用到我国历史宣传片当中,在故宫千年文化的熏陶下所创造出的经典乐章,再配上我国古代建筑,有着大气磅礴之感,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三)语境创造
  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每一种音乐都蕴含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而人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跟随着旋律的起伏,能够唤起许多过往记忆,幻想出新的画面,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和思想认识。而在多重语境下的音乐作品分析过程当中,更要注重通过加强对音乐所产生的效果以及音乐自身所能够营造语境的能力的分析,从而深刻体会到音乐的力量。在语言学中会出现相应的语境,同样在音乐中也会出现。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音乐和语言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音乐也可以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距离,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效激发聆听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4]。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音乐家可以借助多样化的音乐,呈现出不同的语境,借助多种多样的音乐语境,加强对聆听者的引导,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加强音乐作品语境的分析,综合音乐作品所创造的语境,加强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的分析,更深刻地体会音乐家在创作时的心情变化,以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总之,音乐蕴含了许多情感,不仅能够给人们以听觉上的享受,更能帶给人们视觉上的体验。而音乐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自身审美和情感来创造出触动人心的音乐,这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多重语境下的音乐作品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分析出音乐所蕴含的情感,能有效拉近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在创作音乐时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基于此,在音乐作品分析过程中,要综合音乐作品的特征,加强多重语境这一指导思想的应用,有效提升音乐作品分析的整体效果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之苹.声乐教学中的音乐作品分析[J].戏剧之家,2021(4):112-113.
  [2]查建敏.高校音乐教学中数字音乐对传统音乐的渗透分析:评《数字化音乐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J].科技管理研究,2021(1):210.
  [3]张文源.论十二音序列音乐对20世纪音乐的影响:以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前三章为例[J].当代音乐,2021(1):87-89.
  [4]宁尔.论曲式分析中的宏观与微观:从李吉提先生《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绪论”谈起[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4):62-67.
  作者单位: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漫画的类型更加多元,目前故事漫画是各大漫画平台的主流创作趋势,但是随着漫画创作门槛的不断降低,不少漫画爱好者也开始向漫画创作领域进军,但因其不能熟练运用漫画创作表现技法,所创作出的漫画质量参差不齐。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故事漫画的表现技法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合适的漫画创作表现技法来创作出更成功的、更受市场认可的故事漫画。  关键词:故事漫画;表现技法;连续性画面  随着
期刊
摘 要:莫扎特是世界著名音乐家,其所创作的歌剧代表了古典主义时期歌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所创作的歌剧在整个歌剧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后宫诱逃》贝尔蒙特咏叹调为例,对莫扎特歌剧男高音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演唱莫扎特咏叹调的建议。  关键词:莫扎特;男高音人物形象;《后宫诱逃》  莫扎特十分喜爱歌剧,他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所创作的歌剧作品多达20余部,部分歌剧作品在整个歌剧史中都拥有举足轻重
期刊
摘 要:文章从瓦格纳的音乐创作特点出发,从“半音化”旋律和“半音化”和声两个方面分析了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半音化”元素,指出“半音化”旋律与“半音化”和声的运用是瓦格纳的创作最为出彩的地方。因此,在具体演唱中要呈现出这些独创性的戏剧性特点和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半音化”调性的色彩塑造,从而实现对和声、演唱技法、风格等元素的综合表现。  关键词:瓦格纳;乐剧;“半音化”;演唱  一、瓦格纳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格局,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了广播电视的信息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极大地扩大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技术传播范围。文章通过对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研究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技术数字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提高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技术数字化水平的策略,以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 要:德彪西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音乐创作特点及众多音乐作品一直是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文章以德彪西早期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冥想曲》为切入点,分析其曲式结构与调性布局、主题与主题发展手法、和声特点,来探索德彪西早期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以及对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有一些初步了解。  关键词:德彪西;《冥想曲》;音乐技法  《冥想曲》,英文为Meditation,法文为Rev
期刊
摘 要:2016年,第6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颁奖礼如期举行。日本音乐家、作曲家、演奏家坂本龙一参与配乐的电影作品《荒野猎人》在本次颁奖礼中斩获最佳影片、最佳音效等诸多大奖,也获得了包括最佳原创音乐等在内的重要奖项提名。在坂本龙一收获一系列的电影大奖时,电影配乐与电影本体的诸多讨论也随之成为电影批评界的热议话题。文章就此问题,旨在通过分析坂本龙一电影配乐作品探究电影配乐与电影本体的密切关联,讨论配乐所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依托应用型高校工作室,借助当前自媒体网络视频的力量,实现非遗文化跨界融合势在必行。通过对网络短视频、直播的影响力和应用型高校传统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应打破陈规逐步完成向平台养成的重心过渡,打造一个非遗项目跨界创新融合平台,在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满足不同非遗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彰显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强大实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高校专业构建的融合是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特色化办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立足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特点,以当地经济与市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借助地域文化优势,突破原有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构建之路。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构建中,能够有效地传承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实现高校专业构建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共赢。  关键词:地域文
期刊
摘 要:融媒体建设已经进入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县级融媒体的建设及运营,是打通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在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中,短视频作为当下最热门的传播形式之一,它的运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河北省县级融媒体为例,从其短视频的传播表现力角度,就其短视频的内容与特点、传播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县级融媒体短视频传播的优化建议,以提高县级融媒体短视频的传播表现力。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
期刊
摘 要:对傩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充分发挥傩文化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促进传统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从傩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江西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缺乏系统化管理、人才不足、宣传不足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从文化创意发展视角出发,提出开发江西傩文化资源、培养傩文化传承人、构建江西傩文化品牌等措施,以推动江西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视角;江西傩文化;传承与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