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写作的方法与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为积累语言材料打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倾向,一种积极上进的情绪,学生具有阅读的激情与冲动。当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兴趣时,就能发挥情绪的力量,从而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乐趣,在轻松愉悦中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教师应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栏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三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寓言故事的精彩片段,讲解有趣的故事情节,或是中外寓言故事的对比阅读,或是开展趣味阅读活动激趣,或是利用题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想故事内容等,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自我尝试阅读的冲动。学生乐于阅读,教师趁热打铁,进行分组合作阅读,组内互相激励与监督。教师定期检查阅读情况,使课外阅读得以坚持。有了每天阅读量的积累,学生慢慢地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懂得了寓言故事的道理,积淀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还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为写作奠定了基礎。
  二、课内阅读迁移方法,掌握课外阅读技法
  学习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的《荷花》,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语句,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学生反复朗读优美语句,从中感受到优美语句的魅力,师生共同参与分析优美语句的写法,分析句子后,学生懂得了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会把景物写得美、具体。他们也会发现类似的优美句子,并会提炼句子的表达方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迁移方法,有了方法的指引,学生会在课外阅读中找到类似的优美句子,再拿出来读一读,悟一悟,这样的优美语言积累多了,当学生看到类似的景物时,他们会联想自己积累的丰富的描绘景物的词语,写作也就能得心应手。在写景作文中,学生看到校园里的桂花,他们会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加以表达:“校园的桂花真小啊,小的只有米粒般大小;一朵朵,一簇簇,挨挨挤挤,好不热闹;校园的桂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吸引了许多蜜蜂过来采蜜。”从学生自然流畅的表达句子中,可以看出他们会在课外阅读中欣赏句子、积累句子,且掌握了发现优美句子的方法,这样,以点带面,学生在碰到相似的情境时,会把积累的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优美的语言也就信手拈来,学生尝到了写作的成就感,感受到写作的轻松快乐,更乐意去进行课外阅读,促成了课外阅读与写作之间良性循环。
  三、分门别类阅读,开展阅读分享会,激发创意
  根据教材学习的内容及写作的范围,对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具体的要求,布置学生找寻相关的名篇名作,比如写景作文,要求学生在图书室、图书馆或是网上找到了相关的写景文章,学生反复读着写景文章,联系课内的写景方法,达到课内写法与课外优美语言交融,学生沐浴在美文之中,犹如沉浸在优美的美景中,学生有了阅读的方向,阅读氛围浓厚,促使学生自觉阅读,学生在积累中酝酿,产生写作的欲望与冲动。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上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与体会,学生之间共同体味了写景文章的美与乐趣,并在相互交流中获得了写作的自信,口头语言更流畅了。从美景阅读分享会中,学生感受到身边有风景,体味到文字的魅力;从寓言故事分享会上,学生体会到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等,教师也可以在阅读分享会上设置探究质疑环节,安排小组讨论合作,在此环节中,学生互帮互助,互相激励。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维在讨论中汇合碰撞,教师适时点拨与表扬,学生更加乐于分享。在分享中,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与消化,也找到更多的创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也拨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写作心弦,萌发写作的冲动。
  四、每天阅读半小时,做好读书笔记,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读什么,名家名作,这些读物不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只要学生自己阅读了就能挖掘读物的真正价值,优美的字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幽默的语言,高尚的思想品德,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获得。坚持每天半小时阅读,对学生非常有益。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中,积累了大量的阅读材料,量的积累,久而久之,就会达到质的飞跃,这种转变,是潜移默化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学生在轻松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在阅读中慢慢悟出其中的精华,在写作实践中,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见解,只有阅读了,才能全面理解,这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教师要求学生必备读书笔记本,每天都要有一定量的好词佳句的摘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好词佳句,读起来有节奏、有韵律的句子,一些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句子,都可以进行积累,还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反复诵读,从读中,学生往往会得到新的启示,把平时闪过的思想火花,逐渐孕育成一种独到的见解,独到的思想,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美,久而久之,阅读形成了一种习惯,学生会从书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的营养,为写作发芽生长提供了沃土。
  五、运用课外积累的语言进行写作实践,在实践中再想象、再创作
  当课外阅读积累到一定量时,学生观察景物、事物等就会有新的认识,就能快速的用语言描述下来,并在原有的积累层面中产生想象,这是阅读想象,培养良好的阅读想象能力是文艺作品与欣赏的前提,也是创作性阅读的必要条件,通过阅读,唤醒原来有但没有意识的东西,并且得到了激活,获得了生长、开花、结果的机会。学生有了创作的灵感,创作的冲动,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联想也会丰富多彩。
  总之,引导学生写作的途径非常之多,而课外阅读是极其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采取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乐于阅读,乐于写作,自然提升了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历史教学内容具有“过去性”“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依靠文字描绘和口头讲解去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内容,课堂显得较为单调、枯燥,我们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也已改变了这种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局面,但却存在着一个新的趋向,即 “电脑灌”,也就是说个别教师盲目追求教育的信息化,我认为可以在选取鲜活的教学内容上,运用信息技术来激活学生的历史课堂,以推动农村薄弱高中历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深入
期刊
新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新教师在专业学科知识方面渊博、教育技术方法技能上有能力、有水平,同时,需要新教师有浓厚的教育情怀、正确的教育思想、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  一、新教师专业成长问题  (一)认知层面缺失  认知层面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公众历来认为新教师专业成长是水到渠成的事。结果导致新教师不重视自身专业发展、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教研方法、教学理念模糊和在专业成长途中停滞不前。  (二)制度层面
期刊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有这样的体会,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设立小的台阶,步一步扎扎實实,特别在以“细节决定成败”的学科,每一个细小的失误可能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一、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作业方面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是:作业本不够整洁,不垫垫板、作业本封面脏乱、卷角现象比较严重;写作业之前没有很好的规划,作业本的使用格
期刊
随着新课标的教育改革的推动,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体系提出了重新的要求。传统的应试教育受到了十分大的冲击,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开始变得十分高。就初中数学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的探讨方向必须是要建立在学生的思维基础之上。而数形结合思想便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思想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使沉闷的课堂氛围变得比传统课堂更加有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改变目前
期刊
过渡环节看似细节,却有它独特的教育价值,过渡环节是一日各个活动中的“驿站”,是中转的,衔接的,过渡的,也是休息调整的;它是非正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它就像一篇文章段落的开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段,教师应当重视过渡环节并在该环节组织有效教育。  一、优化幼儿园过渡环节管理策略的必要性  幼儿园一日活动被分割成诸多板块,主要有学习、生活、运动
期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写作是外语学习的五大基本技能之一,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重要  环节,因此作文评阅或反馈是英语写作教学的必不可缺的部分。目前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这两种反馈方式是过程写作教学中普遍被采纳的反馈方式。  针对教师反馈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很普遍,但存在一些弊端。对老师而言,逐一评阅学生的作文是繁重的工作,而且很难做到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全方面反馈;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对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曾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竭力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狠抓心理课堂主阵地建设,落实全体性、预防性、整体性的基本原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我们课堂教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   一、充分发掘教材蕴涵的趣味性,指导识字  教材的各个部分体现了主动学、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活动中,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
期刊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特别是高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三,同学们要参加校级市级省级的各种测验和考试。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可见,考试和分数对老师和学生而言,多么重要。那么,高三学生在考后归因方面有哪些主要特点呢?引导学生积极归因有哪些意义呢?面对频繁的测试,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引导高三学生在考后进行成功与失败的积极归因呢?下面,笔者将围绕上述问题,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
期刊
不管是中学老师,还是小学老师,没带过班,不能算一个完整的教师。带过班的老师,通过经验,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班级的方法。很多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进行管理,都无一例外的,首先挑选班干部,制定合适自己本班的班规管理学生。教师管理学生的行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迟毓凯提到可以将它分为指挥性管理行为和支持性管理行为。作为教育管理者,我就自己在班级形成的几个阶段是如何结合指挥性管理和支持性管理来达到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