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遮拦的丁力

来源 :时代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力是我最先关注的深圳作家。实在是他太耀眼,不仅能写,而且敢说,说“口无遮拦”都委屈了他,简直是“心无遮拦”。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不管什么场合,只要他在,就总能说出一些惊天动地的话,想不关注都难。
  2005年5月,我刚刚调任深圳市作协秘书长不久,参与召集深圳青年作家创作规划座谈会,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推动深圳“打工文学”的发展,丁力却公然唱起了反调,说:“没有老板,给谁打工?所以,在大力扶持‘打工文学’的同时,必须同时关注‘老板文学’。”
  他的发言与会议主题格格不入,领导问我:“这人是谁?”似乎批评我不该请这种人来“搅局”。我汇报道:“他叫丁力,之前做大企业高管,三年前突然辞职专门写小说,已经出版十多部长篇并在《人民文学》等大刊上发了许多中短篇小说。”我的意思是,这样的作家,怎能挡在创作座谈会之外?
  并非我喜欢丁力,实在是当时深圳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太少,特区太需要丁力这样有冲击力的作家驱散笼罩在深圳上空“文学沙漠”的阴影。丁力虽然口无遮拦,但他也不是乱说,话虽然难听,但并非没有道理。比如他主张关注“老板文学”,却并没有排斥“打工文学”,相反,他还是深圳打工文学的一个重要推手。
  实际上,丁力的横空出世和王十月为代表的31区作家群差不多同时发力。王十月是2000年从佛山到深圳,2002年住进31区,2004年开始职业创作,2006年离开深圳,2009年获全国鲁迅文学奖。丁力2001年在《芳草》12 期发表处女作《再婚》,次年发表《高位出局》并被多家报刊转载。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和《小说月报(原创版)》等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2004 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以“丁力商情小说系列”的方式一次推出他的《征婚》《親嘴楼的故事》《大老板小老板》《应聘》和《从坡坡屋出来的女人》5部长篇小说。媒体称他是最具爆发力的金融文学作家和中国内地财经小说的领军人物。“丁力现象”的说法开始在坊间流传。2008年丁力入选深圳体制外作家代表团赴欧考察,2009年9月在北京召开作品研讨会,2011年当选深圳市作协副主席,2016年连任。
  2008年,丁力口无遮拦地大声预言:“10年之内王十月必然当选广东省作协副主席。”这个断言当时被认为是笑话。但,不用十年,王十月2012年就当选了省作协副主席。2012年4月1日,丁力公开发表博文称:“南翔被低估了……我坚定地认为,南翔的中短篇水准,并不逊色于中国当代文坛任何一位文学大家。”后来,这篇博文被他整理成《一个不可低估的当代作家》发表于《书屋》2012年第6期上,一时成为话题,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作家如此评价另一个作家”。2014年,南翔作品研讨会召开,文友纷纷恭贺丁力的先知先觉,他却生气地说:“这样的研讨会,南翔怎么不请我参加?下次我也不请他。”说到做到,2018年丁力作品研讨会,果然没见南翔的身影。类似这样的“文人囧事”在丁力身上不少,邓一光调来深圳不久,搞了一个“深圳八大家”短小说系列,丁力当面质问:“深圳八大家为什么有你没我?我比你更能代表深圳。”还有一次,一个称丁力为老师的青年作家向他报喜,说自己一篇小说即将发表,丁力却当头一棒:“好事情不能提前祝贺!杂志社‘留用’之后迟迟不发的稿子多着呢。”搞得青年作家下不来台。但此后不久,丁力又力挺该青年作家评上中级职称。
  丁力是个透明的人,自己的一切都对朋友公开。2008年奥运前夕,深圳组织体制外作家访问欧洲,一路上他像个说书者,对自己的创作、对文学的观察、对文坛的见闻甚至自己赚钱的秘密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令人叫绝的是,当初按照他的“秘密”做的人如今果然发了财。
  丁力有一句口头禅:写是硬道理;发表是硬道理;在正经出版社正式出版是硬道理。如果你问他为什么强调“正经出版社正式出版”?他会口无遮拦地向你解释:“自费出版或扶持出版的不算。”全然不顾旁边就有一位自费出版或扶持出版的作者。
  丁力还有一句口头禅:文学最终是公平的。在不同的饭局、不同的写作圈子聚会中,我不下10次听他说这句话 。他说:“人脉可以帮你一次两次,但不能帮你一辈子。在所有的社会领域中,文学还是最公平的,是金子早晚会发光。”丁力还举例子,说要论人脉和炒作能力,谁也比不上乾隆皇帝,但乾隆的四万首诗,你能说出哪一首?丁力的这些话,鼓舞了多少文学新人啊!
  有次议论一女作家反映某大咖对她怎么样了,丁力态度相当明确:“第一,肯定是她自己贴上去的;第二,肯定是她实力不够,大咖想帮也帮不成。”
  这就是丁力,帮人也伤人。帮人不图回报,伤人不怕报复。但你要说丁力帮人完全不计较回报似乎也不是。某年一位打工作家父亲在医院抢救,到处借钱,丁力当场给了一万二,并且说“不用还了”。但是,当丁力自己突然中风住院而该作家未来探望时,丁力立刻翻脸:“我确实打算白给你的,但你这样不识好歹,我不仅要你还钱,而且还要你加利息。”对方说实在没钱。丁力说:“你这样做人,有钱才怪呢!”后来到底没还,丁力说:“我不是真打算要他还钱,只是希望他学会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否则一辈子受穷。”
  帮人却得罪人,这恐怕只有丁力才能做得出来。但他不怕得罪人,好像也没有真正得罪人,至少在深圳的文学圈子里,丁力好像没有仇人,因为,作家都是非常聪明的人,知道丁力说归说,但他说的大部分有道理,而且,他从来没有瞧不起任何作家,也没打算巴结谁。他相信自己的实力,包括一口气出了40多本书的实力和赚钱的实力。丁力是深圳作家中第一个开宝马的人,中风之后,不敢开车了,把宝马卖掉,却很快又买了一辆奔驰。如果你要问:“既然都不敢开车了,干吗还要买新车?并且是买奔驰车?”他会立刻把眼睛一瞪:“太监就不能结婚吗?告诉你,太监不结婚则已,要结婚必然娶一个漂亮的黄花大闺女!”
  这就是丁力。
  2018年10月1日星期一
其他文献
认识温亚军不是很久,大约五年时光吧。那是河北省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我忝列其间。我不是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的当红作家,深知被邀请乃是河北作协与关仁山主席的特殊关照,暗暗感激河北朋友的情谊。   记得那次采风还有诗人汪国真先生。我与他相识多年,见面便谈起当年参加笔会的往事,彼此感觉很好。我知道当年有些人诟病汪国真的诗歌。其实文坛应当宽容,也不要嫉妒,毕竟汪国真的诗歌曾经产生非常广泛的影响。  
我的牙齿  一生咀嚼的东西太多  软的 硬的  还有酸甜苦辣  原本好好的一口牙齿  晚年已残缺不全  难以咬住岁暮时光  年轻时 常咬咬牙  闯过一道道难关  也啃过一块块硬骨头  借此体味苦中甘甜  还试着咬钢嚼铁  可惜不行 那要特殊牙床  梦中 若遇邪恶  会恨得咬牙切齿  几度将妻子吓醒  无奈之下 与我分床而眠  一口好牙 人之大幸  既可一饱口福  又辅佐消化系统  不过 有时也会囫
第三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  在改革开放早期,由于过于强调和追求发展速度,在生态环境上中国一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发展的不断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注重发展的质量,提出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探索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模范生”浙江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自2003年以来,浙
父亲监督他洗手这件事是从他第一天去上班开始的。   大学毕业后,他被选调到了局里工作,父亲紧绷的脸上有种掩饰不住的高兴流露出来,可以看出那高兴处在一种努力抑制的状态中。作为男人,作为一个平时并不善于和儿子交流的人,父亲的自豪也是不善于表达出来的。儿子觉得自己这一代人,对到哪里去上班干什么工作等并不怎么当作很重要的一件事儿。他觉得父亲这么当回事儿没有太大的必要,甚至显得有些可笑。不过,他也体会到了
1   一场大雨之后,天气格外闷热。虽说已经立秋,日头却毒得人眼珠子发酸。秀美与家婆一前一后地走着,都是满脸的油汗。走到一个老姐妹的菜摊前,家婆就喘着气蹲下去。家婆真是胖啊,把才买的一只花母鸡都快要压死了。   秀美抄着手站在家婆身后,想笑,却突然觉得头重脚轻。到婆家已有两三个月了,她这还是头一回上街,手指伤残没有复原,又加上刚流产不久,这身体到底有些不利索。   家婆正与那位老姐妹聊得嘎嘎
移动的棋子  相信指头,其实更应该相信  手掌的不确定,因为它的木勺  并不只对自己,那手纹的反面  空白的终结,或许只在夜晚  相信手掌,但手臂的临时颠倒  却让它猝不及防,像一个侍者  相信手臂,可是身体别的部分  却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呻吟,因为  手臂无法确定两个同样的时刻  相信身体,然而影子的四肢  并不具有揉碎灵魂的短斧  相信思想,弧形的一次虚构  让核心的躯体,抵达可怕的深渊  不对
一、母亲  月台  除夕,桌上唯一见到肉的菜是一盆有半根猪筒骨的萝卜汤。那是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顿饭。母亲是广东潮州人,会烧菜,能用一块猪肉皮蹭锅,加一小勺酱油把豆腐和大白菜帮子烧出红烧肉的色香味。只要是她做饭,我们就天天是过年。但她很少有时间做饭。我姐,我,弟弟,妹妹,全家五口全靠她一个人在一间废品加工厂做工的工钱活口。基本工钱每个月只有十几元,加上星期天和每天超时的加班费一共不足二十元。那个厂子离
一对马蹄铁  看上去  是一匹马失去了蹄铁  其实是蹄铁失去了一匹马儿  失去了马背上的扎西  蹄铁失去了原野  失去了蹄印  和蹄声  而且是铁失去了蹄儿  失去了奔腾  拥戴  白云拥戴白云  雪峰拥戴雪峰  乳白的牛羊和牛羊的乳白  拥戴大地和天空  一万亩马兰花的绽放都是洁白的  芳草拥戴俗世的爱情  水静下来是绿的  跑起来都成了雪白雪白的  高原上有多少条河就有多少条白哈达  奔流拥戴
和付秀莹相识已久。这么说,有点炫耀的意思。确实,一次会议上,某长者给我介绍付秀莹,我就是这么告知他的。此言可能令长者不快吧,我是多么轻狂和不知好歹。但我说的是实话啊。  何年何月何日认识付秀莹,我却又说不上来。如果没记错,应该是在《小说选刊》的笔会上,她那时已是《小说选刊》的编辑。当时和她说了什么,已经全然忘记。只记住她是河北人,还有她清脆的笑声。人生如寄,来去匆匆,会遇到许多人。有的人初见印象深
四爷爷是个地道的农民,性格豁达开朗,一生劳作不辍,把一个农民的本分做到了淋漓尽致。七十八岁划上人生的句号,长埋在他热爱的青山,至今,村里还流传着他爱地护山的故事。   我记事起,四爷爷就是生产队长,他带的生产六队,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队”,他本人也被评为“模范队长”。皆因他带的生产队每年收成都比别的队高。小麦每亩多收一百多斤,秋地瓜又多出二百多斤。   公社领导组织其他村的生产队长来学习,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