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倒在终点前的多兰多·皮特里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是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获胜者,但正如英国人所说。我输了比赛,却赢得了荣耀!”
  190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马拉松,这项古老赛事的黯然销魂谱上,出现了自古希腊信使斐里庇得斯后又一个历史性名字——多兰多·皮特里(Dorando Pielri)。
  当多兰多第一个跑进马拉松终点白城体育场时,这个矮小的意大利人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糖果商——组织者赛前甚至把他的姓名都写反了,但几分钟后,他成了举世闻名的长跑英雄,尽管赛后取消摘金资格,多兰多却带着他“虽败犹荣”的故事跑进了奥运的历史。
  
  多兰多1885年10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曼德里奥,4兄弟中排行第三。1897年父亲戴希德里奥带着全家迁往卡普里镇,在那里开了家蔬果店。14岁时,多兰多成为当地一家糖果店的学徒。
  早年,多兰多曾立志当一名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涉足长跑纯属一时兴致。19岁那年,糖果店老板让这个小伙子去寄封信,不料他却消失了4个小时——“我跑了整整50公里,终于把信交到他手里啦!”
  这趟“邮差”后,多兰多对跑步兴趣倍增。1904年9月,他在店门口观看了意大利冠军佩利克里的10公里长跑赛,一时入神,竞扯掉自己的围裙,跟随那位名将直至跑完全程。几天后,他参加了10月博洛尼亚3公里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赛跑给多兰多带来出乎意料的名利,他的双腿渐渐伸进职业赛场。1905年,他在巴黎30公里赛跑中获得首个冠军。1906年届间奥运会马拉松资格赛中,多兰多以2小时42分的成绩获得参赛资格,不幸的是,雅典正式比赛中,由于剧烈的胃痛,他不得不在跑了24公里后放弃比赛。
  1908年7月24日,个头仅1.5米多的多兰多又一次站在奥运会马拉松赛道上,然而,在英美两国大较劲的氛围中,这名身穿19号运动衫的意大利人开始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他的对手中,美国人约翰·海耶斯(John Hayes)刚刚在纽约杨克斯首届马拉松赛中夺冠;英国王牌阿历克斯·邓肯(Alex Duncan)已在4月恶劣的气候中成功斩获全国试用奥运会线路22.5英里赛冠军。呼声颇高的还有来自南非的查理·海弗伦(Charles Hefferon)和加拿大少年汤姆·朗伯特(Tom Longhoat),后者曾是1907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的冠军。
  该届奥运会马拉松赛距设定颇费周折。整个线路以温莎城堡为起点,至终点白城体育馆入口处刚好26英里。比赛当天恰巧是玛丽公主的女儿生日,为让皇家小朋友观看比赛,赛程增加80米,从城堡东侧平台皇家幼儿园开始。组织者又为迎合亚历桑德拉女王的意愿,将最后终点设置于皇家席位正对面,如此一来,在原先26英里基础上多出了385码,折合后就是今日风靡世界的马拉松跑正式距离——42.195公里。
  比赛当日天气闷热异常,来自16个国家的56名运动员在起点一字排开,多兰多将一块白手帕戴在了头上,据说这是当时英国最时髦的运动装扮。下午2点半,威尔士公主准时发令。起始阶段,英国运动员个个生猛英勇,可惜后劲不足,中途均败下阵来,结果无人进入前8名。
  行程接近30公里,比赛聚焦于海弗伦与多兰多之间,两人并驾齐驱,遥遥领先于其他运动员。跑至哈勒斯登钟楼时,海弗伦犯下致命错误,口渴难耐的他接受了一杯香槟,不料却引起腹部痉挛,他开始抽筋、昏眩,步伐绵软,逐渐停了下来。紧随其后的多兰多第一次在老橡树巷见到这位对手,他卖力快跑,在离体育场1英里处,多兰多独领风骚。观众的鼓励使他加快步伐,穿过沃姆伍德灌木丛,这时,体育场已近在眼前。
  计时员在前头吵嚷着,多兰多朝体育场蹒跚而来,他虚弱的身体在闷热的午后几近枯萎。场内,7.5万名观众朝人几方向屏息凝视,还有2.5万人摩肩接踵簇拥在跑道两旁。在煤渣跑道的弯道上,多兰多艰难地移动着,他那蓬松的大胡子与他弱小的身影终于冲进了人们的视野。
  这时,令人痛惜的一幕发生了:汹涌的欢呼声浪中,多兰多竟头脑一热,朝相反方向跑去。观众一片愕然,连女王也急得从宝座上站了起来。见状不妙,一名官员箭步上前,将多兰多扭转身来,为他指示正确方向,数名运动员和观众在边上为他伴跑鼓劲。可是,消耗殆尽的多兰多如醉酒一般趔趄着,一头栽倒在地。几秒钟后,他睁开双眼,支撑着站起,企图挪步。观众席中群情激奋,掌声四起,可是多兰多又一次瘫倒了。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如此这般,重复数次。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所有人为之揪心。
  据《泰晤士报》报道:“一个疲惫的人,他晕眩,困惑,几乎失去了知觉。他穿着红短裤,向背心,头发因落满灰尘而变白了。他蹒跚地跑着。他就是意大利人多兰多。他环顾四周,弄不清自己身处何方。”
  离终点15米处,多兰多第5次倒下,这一次他没能再爬起来。奥运会报道后来指出:“不可能把他丢在那儿,他可能死在王后面前。这种事会毁掉王后一天的兴致。”最后,两名官员安德鲁和布尔格搀扶着多兰多,将其拖到终点。
  大作家亚瑟·柯南道尔见证了比赛全过程,记录下多兰多到达终点的情形:“只为完成既定目标,他拖着那具筋疲力尽的骨架垂死挣扎,可怖而迷人。”
  当意大利代表团庆祝辉煌胜绩时,多兰多已被担架抬走。美国人海耶斯获得亚军,他比多兰多多用了32秒。但是,在意大利国旗升上旗杆的那一刻,美国人愤怒了:多兰多是在他人帮助下才撞线的!抗议得到赞同,多兰多被取消冠军称号。他离金牌仅仅15米!
  在死亡线上挣扎了两个半小时,多兰多苏醒过来。据他后来回忆,“那会儿我实际上是个死人。我的心脏因为激烈的赛跑已经偏离正常位置半英寸,我是本能地跑下去的,后来他们给我按摩心脏,才使我活了过来。”
  赛后第二天,多兰多被授予英雄称号,女王为他颁发了特殊金杯。当这个意大利小个子挥帽答谢人群时,欢呼声淹没了播音员的声音。据说,体操运动员甚至放弃当日表演,穿过草坪,只为看看这位失败的英雄。
  英国大主教彼得盛赞多兰多的“重在参与”(Nothing is moreimportant than participation),这句话已成为奥运会流传至今最响亮的口号;美国作曲家欧文·伯林专门为多兰多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白城体育场外一条小路以多兰多命名,保留至今;100年后,2008奥运会我们仍然纪念他。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让成千上万的人知道多兰多的名字,大概没有一个人知道那次的冠军是谁!”1924年奥运百米冠军哈罗德·阿普拉汉姆斯如是说。
其他文献
王伦,字正道,莘县人,大宋名臣,文正公王旦的弟弟王勖的玄孙——拐了这么大一个弯儿,祖上又隔得实在太远,他沾不到什么光也确实比较正常。实际上,他不仅“家贫”,而且还“无行,为任侠”,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市井出身的流氓无产者。就像作为例证一般,他“往来京、洛间,数犯法,幸免”,可见,也确实不是个省油的灯。  但历史多次告诉我们,以上那些不被“正人君子”待见的特点,一点儿不妨碍他在最关键的时候发光发亮。
有句話叫作“三天的帮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便是帮人家工作三天,也要以将这份工作视为终生职业的态度,每时每刻都全力以赴。  只要有这种认真的精神,就能够超越三天的期限,超越帮手的范畴,让人受益匪浅。  因为只是帮忙,做的时候就适可而止;因为只有三天,做的时候就有所保留,这些想法都是人之常情。不过以这样的态度,是无法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的。  这样做的后果,是工作粗糙马虎,帮忙的一方徒有虚名,被
身为无证工人,中国劳工必须在孤立的社会文化环境里求生,就业于最为“三D”的行业,即最肮脏(Dirty)、最不受管制(Deregulated)、最危险(Dangerous)的行业。他们是英国最无保障、最脆弱的劳动力,承受着最为严重的劳工权和人权的侵犯    “非法劳工”清洁英国的大街小巷,打扫英国的超级商场,并在每条街上忙碌的餐馆里端送英人的菜饭。“非法劳工”在成衣厂里缝补英人穿着的衣服,制造英人使
黎友焕:3000亿美元外资内地炒楼?    近来有媒体报道,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友焕2007年初通过访问地下钱庄操控人得出调查结论:3000亿美元——这是地下钱庄的操盘者们最新估计的外资数额,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中国内地。如今,这些资金正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暗自潜行,并且有“弃股炒楼”的迹象,进一步把房价推上新高。为此,本刊采访了黎友焕,以期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1 哪个机构委托你做这个调查?
这一次,也许我们错怪韩寒了。那些博客上的针对白烨、高晓松、陆川、郑钧、现代诗人的骂战,和某女导演,某女歌手的绯闻,“携枪登机”的新闻,找枪手写作的“谣言”,“炮轰”于丹的新闻,加上新书《光荣日》的隆重推出……这一切,都并非有意为之。    盛夏的尾巴,韩寒在北京试车。提前四天到了赛车场,在烈日下等待,他并非玩票。“赛车就像演员一样的,所有的妆都化好了,不管时间有多长,你都得等着。”这一点他和那些明
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会议报告里专门提出了“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了批判。讲话里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对国民党的政策。这不仅成为政治上的绝招,也是文字上的神来之笔。   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和党内某些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错误主张,毛澤东提出“先斩后奏”“先奏后斩”“斩而不奏”和“不斩不奏”四种对策:  有些应该先征得国民党同意,
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  当前,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类检查督查,工作压力大、不堪重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去年七八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现在下去督查的太多,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不堪负担,要统筹解决。10月中旬,中办专门印发
对于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盛世是短暂的。盛世之所以来之不易,是因为每一次盛世的到来都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奋斗,考察中国古代几次历史盛世的成因,可以发现其有一些内在的共同特征。  总结得失  汉武帝继位前发生了地方割据势力争夺皇权的“七王之乱”,刚建立的汉王朝险些夭折。汉武帝汲取这一教训,一上台就大力实施“推恩令”,以法治手段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并及时调整对外政策,以武力手段解决边防问题,从而
“读书”之外的波澜    一本老牌文化杂志换帅,居然引起了诸多讨论和争议,至今未曾平息。  海外读书人对这本杂志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但对于许多和杂志有过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拒绝接受媒体访问的现象,却有下意识的好奇。  不同世代的文化人,对这本杂志,均有不同的主观预期,因此杂志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氛围以及不同的主编之下,自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中国特色之诸多种种之下,任何一本杂志要办成给普通人看,并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中国外交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建立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基石,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发展利益披荆斩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接续奋斗。如何看待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国外交有哪些经验?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顾问李长久。新中国外交成就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