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构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教学中,美术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其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我对初中美术教学谈谈几点构想。
  1.提前备课
  1.1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符合课程理念和本课教学要求。(2)重点突出,难点抓准,解决得法。(3)教学内容要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和技能实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1.2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1)根据课时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要求:①教学层次清晰,衔接自然。各环节时间分配得当。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②思考如何突出重点,分解、突破难点,预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③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2)教具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或制作范画、范样、步骤图等,有计算机等电化教学媒体的要充分予以利用。教具设计要尽可能做到符合审美性、启发性、针对性、典型性和直观性的教学要求。根据当地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或制作直观、实用、有效的教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3)学具设计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必需的练习用品。某些学具必须统一置备的,要事先与学校进行沟通予以解决。
  1.3板书、板画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图文呈现式的设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1.4编写教案。在思考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智能水平,把课堂教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以便于教学时应用和调整。一般美术教案规范格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指教学课题。(2)教材分析:包括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学情分析、实施环境等。(3)课业类型:指单一课型(美术欣赏)或综合课型。(4)课时:指完成本课题教学任务所需的课时数。(5)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表现、情感等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或拓展性目标。(6)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7)教学用具:指教师用具和学生学具。教学用具置备注意直观、针对性强,可操作,力求创新;范画、板画、板书及现代媒体等设计布局合理。范画:具有审美性、典型性;板书:点明课题,突出重点,精简明了;板画:肯定、快速,直观效果好;其他辅助媒体:有针对性,有实效。(8)教学过程: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能运用现代美术教学理论选择恰当的教法与学法,突出审美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活动内容紧扼课题。作业难度适当,安排课内完成。(9)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教学反思字数不限。
  2.教学内容的选择
  2.1画的内容。初中阶段主要是对形和色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绘画,平面设计,中国画,以及线的造型、面的造型、色彩的训练,等等。通过这些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直觉思维力、审美表现与创造力和相关内在品格与外在能力。
  2.2做的内容。动手做又叫“手工”,与平面造型相比,“做”的东西更形象、更具体。这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很相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开设一些纸艺、立体造型、软陶、泥塑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美化自我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2.3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眼力与对美术作品的鉴评能力。通过观摩、欣赏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断提高审美判断力,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尽情地开阔视野,从学习和感受中增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最终真正地感受到艺术的气息,从而获得一双审美的眼睛。
  2.4读的内容。多读一些美术书籍,进一步了解美术发展演变的历史及相关的美术理论,了解美术家、美术作品、社会生活三者的相互关系,真正了解美术的内涵。
  通过画、做、观、读四方面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实现动手与动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文具。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让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4.讲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其他著名画家的理论,我归纳为:线条、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质感、效果。
  4.1线条。在线条讲解中理解色交界线、面交界线、外边线、轮廓线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用线条造型。比如用线条画物体,首先对物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用线条结成网和结成面的方法来表示物体体面结构的转折关系。当一个面转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一条线,也就是线条可以表现体面关系。用一根线表示出其面的关系就应该在这根线的头尾用心刻画,同时注意线条的穿插关系和线条的轻重变化。另外,通过指导欣赏一些用线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体的写生去感受它。
  4.2形体。形体就是物体的轮廓线。掌握形与形的比例、体块与转折细节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几种基本校正法:A.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校正法。B.斜线校正法。C.点的校正法。D.对比校正法等。把各种形体分解归纳成几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4.3结构。结构即物体的骨架,物体的结构也可理解成物体的构造。利用线条的穿插、轻重表现形体、前后、虚实。用水平线、垂直线、中轴线、斜线、切线和曲线等分析手段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关系。
  4.4明暗。物体受光以后出现的明暗关系,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调子、明暗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等。要求学生在作画时,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4.5空间。静物素描就是要求学生绘画时在一维空间的纸面上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理解实空间和虚空间,注意物体边缘线的处理,物体投影的处理,注意从明到暗或从暗到明的转折处,此处是关键点,起到表現体积和空间的作用。空间的一般表现法:前实后虚,主实次虚,互相衬托。
  4.6质感。即是物体的质感。不同的物体质感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坚硬,有的松软,利用作画不同的表现方法塑造出物体的这些特性。例如石膏坚硬、光、亮、白,受光面和背光面对比大。又如苹果光滑,高光强,表面细腻。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应用前列化浊汤和盐酸坦索罗辛联合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天,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在NIH-CPSI评分、尿流率的变化来评估其临床疗效,从而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有有声的,有无声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时,运用有声语言,能使一节课绘声绘色,让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产生共鸣;能使学生们心悦诚服,让师生的感情处于最和谐的境界。而更多的时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却是无声的。如教师批改作业、周记评语、期末思想评语等,用的都是无声语言,是师生交流最常见的手段,因此,这是师生间沟通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一  我尝试着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巧妙地运用无
摘 要: 近几年,教育环境越来越好,但教学中却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中就存在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备课以备知识为主,教案中体现不出教学过程,备课和授课无形之中分离了。作者以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出备好课的几点关键。  关键词: 备课 类型 主要内容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教学过程的本质上分析,教学是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已成了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现行的中职专业课程教学评价还没有达到完备、成熟的水平,存在较多不科学的问题,要想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度改革,构建具有专业课特色的评价体系,就必须不断做出新的构想,进行更多的研究。  关键词: 中职 专业课程 教学评价 现状 构想    随着课程领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对有效教学认识的更新,传
目的:研究二样膏对大鼠体表软组织局部炎症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1、观测二样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影响, Wistar大鼠5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二样膏组、止痛
现代社会对小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本问题在于怎样才能使全体童年有效地学会应掌握的技能与学科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分化,是小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教师为之操心的所谓“差生”问题。  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于少数“优等生”的良好发展,必须尽可能地找到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良好发展的办法和途径。  教师要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掌握转化的办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经
针刀医学在治疗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日益广泛,而且疗效显著,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针刀治疗股神经卡压综合征亦不例外。但由于在股神经卡压综合征针刀治疗临床中,很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