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手足口病重症乳酸及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乳酸及血糖在手足口病重症的变化情况,判断病情和预后评估。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4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手足口病普通病例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乳酸及血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乳酸及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及血糖水平升高是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手足口病重症;乳酸;血糖;检测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71(EV71)和柯萨奇A16(CAVI6)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发展为重症患者,甚至死亡。乳酸及血糖检测,是早期发现重症病例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将我们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ICU及手足口病病区收治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45例,此45例患儿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症病例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17例,男女之比例为1.65:1。发病年龄≤3岁者38例,4~6岁者7例,其中年龄5个月~1岁9例,~2岁20例,~3岁9例,~4岁4例,~5岁2例,~6岁1例,平均年龄1.7岁。
  1.2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症高危标准 符合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诊断,且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表现为重症高危病例:①持续高热不退;②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③呼吸、心率增快;④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⑤高血压;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⑦高血糖。
  1.3 临床表现 观察组45例病例中42例有发热,其中高热(腋下体温39℃以上者)39例(86.67%);不规则发热33例(73.33%)。热程持续1~7 d不等。36例(80%)小儿出现典型皮疹,初为红色粟粒样斑丘疹,迅速转为疱疹,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不痛不痒,愈后无色素沉着,亦不留痂、脱屑;9例(20%)只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无特征性手足臀部皮疹;皮疹的出现与发热及热程并无明显相关性。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体征者38例,占84.44%,如惊跳或激惹、肢体抖动、震颤、嗜睡、抽搐、昏迷、前囟饱满紧张、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反射阳性、肢体肌张力减低等;有呼吸系统受累症状和体征者16例,占35.56%,如咳嗽、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粉红色泡沫痰、肺部闻及湿啰音等;有循环系统受累症状和体征者19例,占42.22%,如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等;合并消化系统症状者6例,占13.33%,如呕吐、腹泻、腹胀、消化道出血等。
  以同期收治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50例为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月~6岁,平均2.3岁。所有患儿均排除糖尿病及其他疾病。本组病例中31例有发热,其中高热(腋下体温39℃以上者)26例(52%);不规则发热13例(26%)。热程持续1~7 d不等。43例(86%)小儿出现典型皮疹,初为红色粟粒样斑丘疹,迅速转为疱疹,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不痛不痒,愈后无色素沉着,亦不留痂、脱屑。7例(14%)只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无特征性手足臀部皮疹。
  1.4 方法
  1.4.1 标本处理 以干素锂真空抽血管按要求抽取静脉血,分别用于乳酸和血糖测定。
  1.4.2 乳酸和血糖均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需试剂由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
  1.4.3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组统计患者入院时的乳酸结果和随机血糖值,对照组为入院时的乳酸结果和血糖随机值。乳酸正常参考值为0.5~2.2 mmo/L,血糖正常参考值为3.89~6.1 1 mmo/L,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乳酸升高26例,占57.78%。对照组患者乳酸升高11例,占2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观察组患者血糖升高38例,占84.44%,对照组患者血糖升高13例,占26%,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见表1、2。
  3 讨论
  手足口病为儿科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之一,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绝大多数病情较轻,个别重症病例常可在短期内死亡[1]。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重危征象,及早冲击治疗,阻断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防止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的发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针对高危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是阻断病情恶化,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乳酸是所有细胞糖无氧酵解的正常产物。乳酸形成主要依赖于丙酮酸[4]。多个细胞代谢过程导致丙酮酸水平升高,结果导致乳酸生成。高乳酸血症严重影响内环境的稳定,对心功能和机体氧代谢有不利影响,加重组织缺氧。严重感染患儿存在着血流分布异常、动静脉短路等病理变化,严重感染时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功能也发生改变[1]。其最终结果是使多个组织器官灌注显著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过多,发生高乳酸血症。由此可见,血乳酸的测定是评估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良好指标,且血乳酸检测技术快捷、动态,对指导重症患儿的治疗,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变化有明显差异,45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38例出现血糖升高,考虑为EV71和CAV16病毒感染致应激性高血糖 。机体在受到各种应激原和损伤因子的刺激下,会大量分泌释放具有升糖作用的儿茶酚胺、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解代谢激素,这些激素除直接刺激糖原分解、糖原异生增加外,还通过不同途径拮抗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对危重患者,应重视血糖变化,研究表明血糖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很高的相关性,且病情越危急,应激越强,其血糖升高越明显,预后也越差。我们认为,利用血糖水平的变化这个易于检测的指标,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版).
  [2] 陶建平,杨思达,邓力.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3.
  [3]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21,361.
  [4] MCM NN P,L NDSAY K PERERA D,et al.Pnybenetie analysis of entemvims 71 strains isolated during linked epidemics in Malaysia,Singapore,and WestemAustralia,Jvirol,2001,75(16):7732-7738.
  [5] 黄帅,韩明锋,李秀勇.手足口病患者的血糖检测临床意义.安徽医学,2008,29(4):361-362.
其他文献
对干腹部手术后病人,术后腹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门排气是直接关系到术后各方面恢复的关键一步.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除了护士必须熟知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护理措
Microscan(R) AutoScan-4(简称AS-4)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和DMS能够简单、高效地采集、储存、编辑和检索病人样品结果.通过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复合测试板,最快能在2天内报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约10%,胫骨骨折愈合期长,不愈合率高.我院2002-2008年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25例,所有患者经一年以上随访,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患有宫颈癌的病人,目前多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简称放疗.无论是在放疗之前、之中还是之后,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反应.作为医护人员,应
2010年3月20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协办的恩度IV期临床试验总结会在北京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和比较用盐酸戊异奎醚治疗与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用药次数、用药量、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中毒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但盐酸戊乙奎醚组在用抗胆碱药次数、量、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中毒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过程中由迟发性颅内血肿导致的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过程中由迟发性颅内血肿导致的急性脑膨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适宜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结果 根据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级评估:良好(V级)30例,中残(IV级)3例,重残(III级)4例,植物生存状态(II级)1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