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断流术后感染性休克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63岁.因呕血20 d收入外科.既往史:丙型肝炎病史20年,2年前因呕血行胃镜下食管胃底套扎术.入院后3d行脾切除术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顺利,术后引流量不多.自术后第3日起出现发热伴寒战,体温最高达38.5℃,白细胞计数为:25.45×109/L.患者无明显腹痛腹胀,曾复查2次血培养、痰培养及引流液培养,均为阴性.予以退热及抗生素治疗.术后第9天,患者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体温也恢复正常。

其他文献
例1患者男,32岁,因左脚踝酸胀6年,左胭窝疼痛5个月于2008年12月11日入院,查体:双下肢可见少量静脉曲张,胫前区可见散在色素沉着.彩超示左腘静脉呈瘤样扩张,瘤体内末探及血栓.静脉造影示左胭静脉瘤( popliteal venous aneurysms,PVA).术中发现瘤体大小约3 cm ×3 cm ×4 cm,血管钳夹闭部分瘤壁,5-0 prolene线连续缩窄缝合瘤壁.术后给予抗凝治疗
期刊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德尔法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8-2011年间首次手术的经冰冻病理证实为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86例患者及其德尔法淋巴结是否有肿瘤转移.将德尔法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甲状腺被膜侵犯以及中央和侧方淋巴结转移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并同时行Ⅲ和Ⅳ区域淋巴结清扫
目的 评价采用ProGlide封堵器实施经皮穿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总结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完成的116例经皮穿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 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即刻技术成功率99.1% (115/116).共封堵150处股动脉入路,其中封堵20 F ~25 F血管鞘99例次,18F以下血管鞘51例次,封堵失败导致
中华普通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定于2012年7月6—8日在青岛市召开第二届全国普通外科手术技术学术会议。代表将获得国家继续医学教育一类学分。
期刊
患者,女,7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呕吐,诉头昏、乏力,但与进食无关.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于2012年10月15日入院.曾有慢性胆囊炎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右上腹部轻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rGGT525 U/L,ALP 171 U/L,CA50 7.28 U/ml,CA19932.11 U/ml,AFP 4.99
期刊
腹壁疝、战创伤、肿瘤等病变造成的腹壁缺损的修补是外科医生常常面临的问题,在美国每年有大约25万腹壁疝手术修复的患者[1],在这些手术中采用补片修补取代传统、单纯的缝线缝合修补可以减少疝复发率大约50%[2],合成的聚丙烯等材料以它的高抗张强度很广泛的应用,但它也有很大的缺陷,例如在补片材料纤维中或者周边形成瘢痕组织,经常导致严重的腹腔内容物的粘连,常常会引起疼痛、肠梗阻、肠穿孔以及肠瘘等[3-6]
期刊
患者男,28岁.反复发热伴腹痛2周入院.体格检查:腹软,右下腹轻压痛,无肌卫,未触及包块.胸腹部CT提示:肝脾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伤寒抗体、结核抗体、嗜异凝集试验、狼疮全套均阴性.入院诊断;发热待查,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入院后第10天始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肠镜检查示:肠内大量血凝块,考虑下消化道出血可能.骨髓穿刺活检未发现明显异常。
期刊
腋窝皮下积液是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常见并发症[1].2009年8月-2011年8月我们对17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前瞻性配对研究,对其中86例患者术中用美蓝行上肢淋巴管显影指导下的结扎,其余患者未行上肢淋巴管显影结扎,探讨上肢淋巴管显影结扎是否可以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由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11年10月14-1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收到论文300余篇,参会代表700余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现代外科与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
期刊
Embelin是从植物Embelia ribe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抗炎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通过与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 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蛋白BIR3功能域的结合阻止XIAP抑制caspase的活性[1].本研究首先观察embelin本身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此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