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生意经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骏重新定义了阳澄湖大闸蟹的游戏规则。
  傅骏是丰收蟹庄的创始人。就在接受采访的两天前,美食家沈宏非品尝了蟹庄第一瓶秃黄油,将图片放在新浪微博上,很快,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凤凰卫视主持人沈星、《美食与美酒》杂志主编钟宁等人就“顺藤摸瓜”找到了蟹庄的创始人傅骏。24小时后,蟹庄就收到了几十份订单。
  和秃黄油、金钩蟹肉一起静候主人的还有200多对大闸蟹,它们一样是当天凌晨从上海“坐”飞机来到北京,在蟹庄下班之前它们将被端上主人们的餐桌,而蟹庄的冰柜则会空空如也,等待第二天新“住户”的到来。 丰收蟹庄是一家总部在上海的大闸蟹连锁店,已经经营了8年,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开设了门店,它的主人傅骏用广告人的思维把大闸蟹“打扮”得既漂亮又好玩,在这个混乱的以骗为基础的市场里,它显得有些“另类”。
  
  阳澄湖“谎言”
  在丰收蟹庄西五环艺术家工坊的分店里,北京公司总经理袁立强解开一只被“五花大绑”的大闸蟹,那只“八角将军”立刻张牙舞爪地鲜活起来。据袁立强说,艺术家工坊对面的西山美墅馆里停满了豪华车,也住着他们很多老顾客。是什么让丰收蟹庄抓住了这些贵客们的胃呢?答案却不是大名鼎鼎却泛滥的“阳澄湖”。
  “阳澄湖是个传说,10年以前阳澄湖已无螃蟹。”傅骏很肯定地说。就在8年前,他的好友“香港蟹王”张志强希望傅骏能接手其“志强蟹庄”。之前“志强蟹庄”收集上海附近的优质螃蟹批发到香港市场,利润微薄。彼时,身为名轩餐厅掌门人的张志强已无暇顾及(名轩以做蟹而闻名,用的都是丰收蟹庄的螃蟹)。带着玩的心态,傅骏出资60多万成为蟹庄的合伙人。
  与同行们相比,丰收蟹庄从不短斤少两、拖泥带水,同行们仿如魔术师,可以将活蟹换成死蟹,而丰收蟹庄的准则是遇到死蟹、差蟹包换,而日8年前成立到现在蟹庄就没有卖过一只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是螃蟹从崇明岛回游路线上最适合生长的第一个湖泊,现在已经没有天然河道的格局,湖水里早已没有野生螃蟹的踪迹。于是在15年前阳澄湖大闸蟹价格冲到了最高位,因为价高,就开始有人研究人工繁殖的链条,以江苏水海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为代表,之后各地来此采购苗种,投放到适合大闸蟹生长的生态湖泊里,所以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都有大闸蟹,它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人工养殖产业,上海水产大学预估这是个不低于500亿产值的产业。 为了颠覆阳澄湖的谎言,四年前傅骏做了件很重要的事——和上海水产大学一起合作来办全国大闸蟹比赛。各主要产区江西、江苏、安徽水产局局长为评委,评判大闸蟹种苗的优劣,另一拨评委来自上海烹饪协会会长沈思明、自由撰稿人沈宏非等美食家,负责评口感。
  三届比赛的结果不仅颠覆了美食家们对阳澄湖螃蟹的印象,还为丰收蟹庄挖掘了一大批没曾听说过的湖泊,这里的螃蟹远远好过阳澄湖螃蟹,比如江西的君山湖、江苏的宝应湖、安徽的望江湖。而且边远湖泊出产的好螃蟹出名,增加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比赛之后,丰收蟹庄以高价收购获奖湖区螃蟹,保证自己获得最好螃蟹的供应。
  对那些高举阳澄湖旗号做广告的大闸蟹销售商,傅骏不屑一顾,因此他称自己还没遇到对手。市场上丰收蟹庄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还不知道在哪里,“只要打阳澄湖广告的,就不是我们的对手,经营思路有问题。”订单模式
  第一年,玩票的傅骏把蟹庄的螃蟹送给朋友们。傅骏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0年的MBA。也是有着16年历史的著名广告公司上海慕斐的创始人,直到今日诸多由一线明星演绎的知名产品广告都由上海慕斐完成。可以说,他的朋友圈里个个都是风云人物,包括阿里巴巴cE0卫哲、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云峰基金创始人虞峰这些成功的商人。
  在广告行业的核心圈子里浸淫近20年的傅骏当然不容许自己拿着很土的袋子送礼,于是他召集身边的创意人开发出了大闸蟹礼券。很快。精心挑选的螃蟹。配之以蟹宴酒、辅料包,保温包装,为傅骏积累了口碑。因为批发行的底子好,送出去的螃蟹好,他的大客户以及大佬同学们反过来买礼券送给自己的大客户和朋友,傅骏还记得自己第一个大单是一家央企一次性购买了10多万元的礼券。
  第一年玩下来,傅骏没赔反而赚了。早想着转型的批发行正好借此机会转型。砍掉了批发业务,傅骏也就认真做起礼券生意来。之后.丰收蟹庄的客户从傅骏最好的朋友圈扩散到朋友的朋友圈,大闸蟹礼券在一个非常高层的圈子里流转,在这个圈子里没人不认识他这个卖螃蟹的,虽然他拥有上海慕斐,创立的另一家公司创意功夫网是上海的明星企业,也是云峰基金的投资项目之一。8年下来,丰收蟹庄已然成为代表上海的礼物。在北.金融街和二环沿线几乎每栋楼里都有丰收蟹庄的客户。而把分店开在西边,则是因为这边军队大院里有很多蟹庄的老主顾。
  傅骏却没想过给丰收蟹庄做广告。“把推广费用用在我们的用户身上就好了。”他说。比如说今年天气不稳定,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螃蟹收购价上涨40%,丰收蟹庄却没有涨价。在傅骏看来,投放广告也是为了找到目标用户,现在和刚创业时不一样,蟹庄已经拥有几万个固定客户,只用对这几万个客户好一点,做好用户体验,他们就会自动去传播。
  “我们的客户流失率低于10%,我们的生意模式就是来了的客人不走,再带新的客人来。”傅骏说。因此。丰收蟹庄没有强势的销售,从来 没有销售指标.从不打折。
  如何做到标准化?
  “西风响.蟹脚痒”,每年只有从中秋至来年元宵数月时间是螃蟹的销售季。尽管丰收蟹庄的员工每年只有5个月时间在岗,却拿着全年工资,蟹庄的收入还是保持了20%~30%的增长。蟹庄大客户主管陈登民表示,蟹庄北京 分店第一年收入是70多万元,而去年收入是600多万元。
  这种增长无疑会挑战蟹庄的供应,好的活蟹毕竟是有限的,2009年傅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现在丰收蟹庄水产品有限公司改名叫上海丰收蟹庄食品有限公司,完全准备走向产业化和标准化的道路,不久以后将是活蟹和深加工产品各占50%,这样供应更有保障,对傅骏来说才是比较健康的状态。
  2009年工厂应运而生.“工厂是真正的未 来,是我们规模化真正的开始。”傅骏说。在这 里出产三种深加工产品:醉蟹、秃黄油和金钩蟹肉。秃黄油是私传的苏州菜.公蟹的膏和雌蟹的黄拆出来炒制而成;膏和黄拆出来后剩下的蟹肉搭配干贝创新出金钩蟹肉;醉蟹是江南的一道传统菜,稍加改良后已经销售了三年.反响一直很不错.工厂开设后可以大规模地生产。
  蟹庄的产品研发是傅骏和沈宏非在主持.他们的“阴谋”是让秃黄油和金钩蟹肉挑战中华美食的巅峰,成为继燕窝、鲍鱼、鱼翅、海参之后的第五种中华美食,而且是用工厂的概念把这巅峰的美食做出来。把中华美食用工厂的方法加工出来是很多餐饮企业都曾遭遇的挑战。傅骏在大广告公司出身。经常接触大窖户,帮助客户做新产品上市.比如奥妙上市、阿华田上市,有着和工厂一起工作的丰富经验,因此知道一款新产品该怎么运作,每个节点上会发生什么问题,这些经验在螃蟹的深加工产品研发上颇有益处。他甚至也会打电话给KFC(肯德基)的研发副总裁,咨询如何开发新产品。
  而因为全部秃黄油和金钩蟹肉必须提前预定,每个礼拜固定—天出货,完全根据订单生产,今天做完次日送到顾客手里,主顾们在一两个礼拜内吃掉,因而全部采用天然材料,无需任何添加剂的理想得以实现.傅骏Sg"阴谋”更有可能“得逞”。在500亿的大闸蟹市场里,真正的好蟹可能只占到5%.傅骏称自己只做到了好蟹的1%,如此算来丰收蟹庄还大有可为。
  这时在美食圈里这两罐产品已经大热,它们如何从美食圈的意见领袖们那里走向再广泛些的市场呢?傅骏倒也不担心,丰收蟹庄本身每年有几千万的礼券在销售,主顾们完 全可以拿礼券来换.品尝之后不担心他们不回头。
其他文献
—项超过一千万人次参加的考试,正在变成一场新的名利诉求热潮;在这背后,其实存在—个隐秘的市场——公务员考试培训,这个生意究竟是对中国传统科举文化的包装,还是对当下浮躁社会的巧妙注解?  这个冬天不太冷。从中央到地方蔓延的“公考”热火正愈演愈烈。  刚刚过去的2011年,“国考”(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人数已经超过140万,而他们将竞争137个招考单位的1.6万余岗位,平均竞争比达到88:1,竞争最激
期刊
如IDC资本创始合伙人、IDG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说到,“创业不仅是一种事业追求,便是一种人生理念,一种社会时尚。”关注创业和创业者已经成为时下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  但是创业并不是说说而已的嘴上功夫。它是考验一个人智商、情商综合能力指数的风云战场。创业邦杂志主办的“创新中国DEMO CHINA”,正如书名所言,给创业者6分钟展示项目的路演机会,而坐在台下的不是手捧鲜花掌声预备
期刊
相信土豆、优醋、酷6的领导者们也绝对知道这样的命运,走HULU模式并不是他们的理想之路。  6年前,YouTube的巨大成功,给中国互联网创业带来了巨大的创业冲动。迄今为止,中国在网络视频方面的投资总额过6亿美元(这个投资额,绝对超过中国最好的10家网络公司的总投资),其中网络影视剧主要有四家(土豆、优酷、奇艺、酷6);P2P视频主要有三家(PPliVe;PPstreem;QQ视频);播放器有两家
期刊
每年从10月开始.北京就变成了一座“会场”:各个媒体、机构的大型论坛、峰会粉墨登场,这种盛况一般要持续三个月,既是对当年热点问题的盘点总结,更是对来年趋势的展望和预测。从气候上讲,北京的冬天向来乏味,但从商业角度看,这些由媒体人和商业精英联手打造的“show”无疑在年终来临之际奉献了一道调味剂。  对于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2010年最值得盘点的一件事就是IPO。创业板进入第二个年头,犹如开闸
期刊
速度是快书包的最大特点,它是如何做到的?  作为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的学弟,徐智明也开始了网上开书店的征途。  之前,他经营了15年的广告和设计专业书店龙之媒,那是广告人必然会光顾的书店。龙之媒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它的规模不会特别大,但是稳定、健康。很多年以来,徐智明过着吃喝不愁的生活,把更多精力放在两个孩子的成长上。徐智明和他的联合创始人——他的太太高志宏还合著了,《我爱做书店》一书,销量很不错。这
期刊
身处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神州租车充分撬动资本杠杆,让自己在3年内便迅速成长为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  从最初做呼叫中心,然后转而做以呼叫中心为基础的UAA(联合汽车俱乐部).最后转做以UAA为基础的神州租车,陆正耀等于连续创业了三次,在这过程中,投资公司如影随形,特别是在租车这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资本在其迅速成长为行业内规模最大企业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07年8月,陆正耀以5000万元
期刊
我猜乔布斯做iPod的时候也没想到日后的iPhone和iPad。创新应该像我们玩游戏似的,走到某一步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些新的线索。  我看过几乎能找到的关于乔布斯的传记,恐怕中国比我更熟悉苹果历史的人不多。最近三年乔布斯仿佛是把35年的功力一掌击出——他用一款iPhone干掉了诺基亚,再回过身来用ipad对微软和英特尔发起很大冲击,如果算上之前的用iPod超越索尼,乔布斯好像进入了“飞花摘叶,即可伤
期刊
左手是著名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右手是自建基金再去寻找好项目,响想决心在中国电影行业走出一条“另类”之路。  梁东没想到,一本畅销书《我的奋斗》居然把自己与徐小平拉到一块,继而在限短的时间内促成响想电影公司的从无到有。机会如此垂青于他,他便毫不客气地接受并打算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按照专业的好莱坞模式做电影。  徐小平的三个投资条件  事情是这样的。罗永浩自传式新书《我的奋斗》热销,粱东有想法拍成电影。但
期刊
它们是谁?
期刊
2003年,跟随妻子定居北京的许尚杰其实对大陆还非常陌生。他出生于台湾,早年跟随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辗转在世界各个人学校园。后来,他在纽约有过两次短暂的创业经历。当他第三次站在创业大门之外时,选择了自身非常喜爱的教育行业,而且是幼教行业,因为他说他非常喜欢小朋友。  目前,他创办的艾毅刚刚具备雏形,而他回顾创业过程时,觉得危机几乎每天都有。就连“2010年新加坡人力资源峰会”向他发出邀请函时,他都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