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温室秋延晚甜瓜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_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吐鲁番地区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日光温室发展迅速,根据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新发展标准日光温室10万座,其中50%~80% 种植设施甜瓜和果树。吐鲁番盆地光热资源充沛,无霜期长,适合发展设施甜瓜春提早和秋延晚栽培,延长甜瓜上市时间,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目前设施甜瓜春提早栽培已成规模,但秋延晚栽培易受外界温度变化和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的影响,且与甜瓜生长发育需求的温度条件正好相反,即苗期高温影响出苗,容易徒长;果实发育期为低温季节,不利于成熟,管理不当就会带来较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高效栽培技术,供条件相似地区瓜农日光温室甜瓜秋延晚生产借鉴。
  1 温室准备
  1.1 设施选用
  新疆吐鲁番地区秋延晚生产栽培的日光温室要求: 长度 80~100 m,跨度8~9 m;脊高3 m,肩高1.5 m; 后墙总厚度120 cm(干打垒); 覆盖材料选用保温性好、透光率高的聚氯乙烯无滴膜,并配备棉被保温。温室采用上下通风,上风口1.2~1.8 m,下风口留1.2~1.6 m,各覆60目防虫网,之间用棚膜覆盖固定。进出门挂防虫网帘,后期挂棉帘。在温室内拉2.0 m高的铁丝便于以后吊蔓、吊瓜,在播种定植时用于悬挂遮阳网或旧棚膜遮阴。
  1.2 土地整理和土壤处理
  日光温室种植甜瓜应重施有机肥作为底肥,667 m2 施用腐熟羊粪10 t,复合肥50 kg,多菌灵2 kg,浅翻。浇大水,扣严棚膜闷棚。在7月初充分利用本地区夏季高温的特点进行高温闷棚,同时施放杀虫、杀菌烟熏剂,一般闷棚7~10 d(天)。以土不沾铁锹时翻地深35~40 cm,然后起垄,垄距1.3 m,垄高20 cm,覆盖地膜。有条件的最好采用膜下滴灌栽培。
  2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甜瓜品种应选择耐重茬、抗病、耐弱光、品质优的品种,如西州密1号、西州密25号等适合温室栽培的甜瓜品种。直播常用55~60 ℃ 温水浸种(即3份开水1份凉水),自然冷却晾干后播种。育苗采取温烫浸种。把种子放入70 ℃ 水中充分搅拌,待水温降至30 ℃ 时,用清水漂洗,再浸泡8 h(小时),捞出晾干种子表面水分。放在清洁的容器底部铺2~3层干净湿布,把种子平铺在湿布上,厚度为 2~3 cm。上面再盖上2~3层湿布,放在25~30 ℃ 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漂洗,36~48 h露白后即可播种。
  3 播种
  播种或定植前3~5 d浇足底水,为后面的蹲苗打基础。
  3.1 直播
  一般温室秋延晚甜瓜栽培在8月5日前都可采取直播方式。双行左右交叉做穴,株距50~60 cm,667 m2播种 1 700~2 000穴,覆土要盖严播种穴周围的塑料薄膜。并将裸露的薄膜全部覆土,以降低早期地面温度。
  3.2 育苗
  3.2.1 播种时间 采用基质穴盘育苗。根据不同成熟期确定不同的育苗时间,一般播种或移栽推后1 d,成熟期推迟3~7 d。以7月25日为例,西州密1号成熟在10月10日左右,西州密25号10月25日左右。
  3.2.2 播种 播前将育苗介质喷水,以手捏成团、手松散开为佳,然后装入穴盘,每穴播种1粒催芽种子,深约1 cm,胚根向下。播完后盖上介质,将穴盘放到苗床上,用清水喷洒,浇透为止。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架,其上盖1层防虫网,需要遮阴时加盖遮阳网。
  3.2.3 苗床管理 出苗前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8~35 ℃,夜间20~25 ℃,大面积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夜间15~18 ℃,适当控制水分和温度,保证光照,防止幼苗徒长,促进根系生长。
  4 适时定植
  甜瓜苗龄在20~25 d时移栽定植(3~5片真叶)。定植一般在下午或阴天进行,用直径 10 cm的打孔器打 10~15 cm深的定植穴,将瓜苗带土坨放入穴中,四周稍压实,浇定植水后覆土。
  5 定植后管理
  5.1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可根据苗情而定,如果植株明显表现出缺水现象(中午叶片发软,早晨叶片和茎尖无水滴),可适当补充水分。如果水分过多,地上部虽然生长迅速,但地下部生长缓慢,植株根系分布浅,影响后期生长。缓苗后浇缓苗水,开花前少浇水,多蹲苗;开花后,为了促进坐果,可适当浇水,切忌大水漫灌,导致植株徒长,影响坐果。坐果后浇膨瓜水,喷施以磷、钾肥为主的叶面肥2次。采收前10~15 d控制水分,保持适当干燥,以提高甜瓜品质。
  5.2 温、湿度管理
  前期温度较高,播种或定植后要对瓜苗遮阴,每天增大通风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要随时改变通风的时间,温度低时要提前合风口,但同时要注意湿度调控,后期湿度大时要注意适当通风,一般白天温室温度要保持在28℃左右,夜间最低温度在15 ℃以上。
  5.3 整枝
  为充分利用温室内空间,增强通风透光性,提高甜瓜品质,一般采用单蔓整枝吊蔓栽培。吊蔓材料可用塑料绳。定植后为了避免伤根以及倒伏染病,应及早牵引瓜蔓。牵引的方法是塑料绳一头系绕在甜瓜茎基部;另一头绑在棚上方铁丝上,植株绕塑料绳往上生长。8节以下及13节以上侧蔓及早摘除,留果节位在9~12节,雌花以上摘心。整枝过程中要及时清理摘除的枝蔓,保持地面干净。主蔓22~25片叶打顶,顶部留1个生长点。
  5.4 果实发育期管理
  5.4.1 授粉 授粉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或蜜蜂授粉,不提倡使用座瓜灵。人工授粉在预留结果枝的雌花开放时,9:00—l1:00剥去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瓣,在当天开放的雌花柱头上轻轻抹2下,使花粉均匀的沾在柱头上,雄花的节位越靠上,花朵越大,花粉也越多。
  5.4.2 选果 在授粉后1周左右,果实长到鸡蛋大时进行定果,1株只留1果,其余摘掉,选果须在晴天进行,必须通风干燥,避免病菌侵入。
  5.4.3 吊瓜 在果实膨大后及时吊瓜。吊瓜可用软绳或塑料绳缚在瓜柄基部侧枝上将瓜吊起,使结果枝呈水平状态,上端固定在吊蔓用的铁丝上,便于管理和采收。
  6 病虫害防治
  温室甜瓜病害与管理操作关系很大。特别要注意温室内的湿度,在不影响甜瓜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湿度在较低范围,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苗期易发生猝倒病,可用75% 百菌清1 0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或灌根。细菌性叶斑病可用72%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和甲基硫菌灵防治。蔓枯病发病初期用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兼防白粉病可用40% 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40% 氟硅唑乳油6 000倍液。害虫主要有蚜虫、白粉虱和红蜘蛛,可在温室通风口加盖60目防虫网防止昆虫进入,或吊挂黄板诱杀;提早发现,及时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和阿维菌素4 000倍液防治,发现量大时可用烟雾剂熏蒸防治。
  7 采收和包装
  适宜采收期的确定直接影响甜瓜的商品价值。采收一般可根据开花授粉日期和品种的生育期推算。采收时须保留“T”字形果柄,果肩贴商标,并用泡沫网套包好,用单层纸箱包装。纸箱壁设有通气孔以利通风,纸箱内垫碎纸屑或泡沫材料,避免运输时果实在箱内摇动损伤。远距离运输的可提早2~3 d采收,收获最好在早上温度较低时进行。
其他文献
近年来,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培育的“珍玉”系列西葫芦开创了国内优质西葫芦市场新局面。其中珍玉10号以早熟、抗病、前期产量高等优点,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省推广,受到了菜农和菜商的广泛欢迎。豫艺种业科研部针对珍玉10号在实际生产中的表现,经过对亲本提纯复壮和改良。又培育出较珍玉10号抗病、抗逆性更强的新组合——珍玉10号(高抗型),该组合瓜色翠绿靓丽,瓜条更美观,耐低温能力更强,抗
本技术针对嫁接苗集约化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为嫁接苗集约化生产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在全基因组水平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甜瓜种质核酸指纹库,建立早期、快速、准确的甜瓜种子纯度、真实性及资源的遗传血缘检测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规模化尤其是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保护地西瓜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西瓜种植方式也在不断改进[1]。由20世纪60年代的自根苗种植、大水漫灌,到80年代的嫁接苗种植[2-4],畦灌、滴灌等栽培技术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5-8]。北京地区无霜期短,在每年 3—4月份和9—10月以后,西瓜市场供应紧缺,全部靠南方外运供应,而且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适合进行瓜菜作物春提前和秋延后生产,不但延长了
介绍了我国最新发现的瓜类病毒病害——甜瓜坏死斑点病的症状、分布、病原及基因组、寄主范围、传播途径、防治措施,抗性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薄皮甜瓜种植在武陵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厚皮甜瓜只是近2年才开始引进试种。在湘、鄂、渝、黔四省边区的武陵山区一带厚皮甜瓜的货源一直靠从外地调进,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由于受交通不便因素的制约,为当地发展厚皮甜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甜瓜课题组和海南省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支持下,龙山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于2010—2011年进行了厚皮甜瓜引种与栽培示范,获得了成功,现将栽培
东方娇子是湖南博达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HD为母本,SJ-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花皮红瓤早熟西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抗逆性强,易坐果。全生育期约85 d,果实发育期28 d。果实高
苏甜2号为中早熟厚皮甜瓜杂交种。全生育期95d左右,果实发育期约35d。植株长势较强,抗白粉病和蔓枯病,较耐低温,易坐果。果实短椭圆形,果皮白色、光滑无网纹;肉厚3.8~4.2cm,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