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热情洋溢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中要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和谐融洽的讨论氛围里合作,“以情传情、以情染情”,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课堂氛围 情感因素 反复朗读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话题。语文教师应更具人格魅力,有巨大的精神感染力;语文教学没有涌动的情感,就是一潭死水;热情洋溢的语文课堂,能使师生的心灵得到更深一步的净化……
  一、语文教师要有激情
  要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就要合理引导,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以情传情。如果在你的课堂上,孩子因为你的存在而愉快、兴奋,甚至跃跃欲试,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孩子因为你的存在而压抑、低沉,你的教育必将失败。文章不是无情物,成功的语文教育应该是高境界的、润物细无声的,在心灵的碰撞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只有自己先动情,才能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其受到感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饱满的情怀、真挚的爱对待学生,调节好心情,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感悟、每一种情绪,将自己的语言、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引起情感共鸣,以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所以,要让学生做情感丰富的人,教师自己先要动之以情,从而使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顺利地迁移到学生身上,这样的教育应该是成功的。
  二、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颇有兴趣的探索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性格。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者的大脑才能处于适度的甚至最佳的兴奋状态。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做到:
  (一)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努力进取。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学生不可能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做练习题等觉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因此而沉闷,结果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必须把握分寸,充分利用注意规律活跃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如教《白杨》一课,为了收到好的效果,课前可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祖国大西北的材料,了解那边的艰苦环境,以便在读书交流中,把课文与课外掌握的资料结合起来,更好地体会父辈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课上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激发学习兴趣。
  (二)浓厚氛围,引导学生创新探索。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要不断营造并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知识探究的台阶,让学生在探索中既遇到艰辛又尝到成功的甜头,使之转化为学习兴趣和创新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组织学生讨论,营造浓厚的讨论氛围,开辟合作、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学会合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和谐融洽的讨论氛围里合作。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组织课堂,消除学生在讨论中的紧张和焦虑,尊重他们的个性。为了发挥课堂讨论功能,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讨论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课堂讨论成为学生自主创新求知的有效途径。
  三、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课文的教学,渲染能反映作者或人物内心丰富的、高尚的情感,使学生人格和个性得到完美、和谐的发展,达到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与海”、“文章不是无情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因素,使情知交融,情通理达。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引起情感共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情境,渲染情感
  人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积极地改变环境、创造环境,因此就必然要主动。主动地思考、体悟、融入情感,是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又一主要因素。教育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通过音乐渲染、以理激情、语言激情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迅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进入教学境界,“以情传情、以情染情”,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语文描绘的特定境界,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欣赏,入其境、悟其情。对于那些情节性强、形象鲜明的语段,还要让学生反复揣摩、推敲,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如我在教《桥》一文时,内容是让学生体会老支书的威严与弃小我为大我的精神。我先让沉重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而后以深沉、缓慢的语气范读课文,那时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的。之后,我再让同桌两人作这样的练习,深化教育效果。
  五、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健全学生的情感品质,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既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又受到思想感情的感染和熏陶,将学习知识同培养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耳、脑、手等多种器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新能力等得到强化。
  教学需要一种活跃、民主、和谐、平等、欢快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挖掘童心、童趣,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生命的个性化的过程。一个教师拥有涌动的情感,生命将因此而灿烂;一堂课拥有深刻的情感,教育将获得刻骨铭心的力量;一个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那你的教育会影响至深。
  真挚的感情固然重要,但精妙的语言,更是语文教师的首要标志。如果语文教师只有冷冷的推理、公式般的语言,文章的情、作者的情、意境的美又将如何授之于人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情感巧妙灌输,在课堂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然后把学生带入意境,使学生真正懂得作者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情感表露。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出来,其情境就大相径庭。因此,语文教师讲究语言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在新的时期,企业财务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企业必须进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小组讨论法的定义、基本要求、注意点及优点,举例说明了小组讨论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学生应进行小组讨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 小组讨论法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一、小组讨论法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一)小组讨论法的定义  小组讨论法是学生按照层次差异分小组学习的方法,每组大约4至6人。
摘要: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因参与王叔文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为一低微“闲职”,且遭人排挤。初到永州,无官舍可住,柳宗元只得寄居在破败的寺庙里。至永州半年,母亲因病去世。人生地疏,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再加上沉重的精神压力,柳宗元的健康状况也急剧恶化,“百病所集”,内外交困。为排解内心的愤懑、凄苦和忧伤,他寄情山水,常常不惮艰远,不避幽僻,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景抒怀。《江雪》这首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1 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1.1 屋面板。屋面渗漏是屋面防水中最易出现的问题,它的根本原因是防水层出现裂缝,主要表现在结构方面,因为结构裂缝宽度较大,且多为上下贯通,多发生在屋面板的拼缝处。主要是因为屋面板安装质量差,安装前不找平、不座浆,灌缝工艺控制不严,
中风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肝风、内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虚)、血(血瘀)、虚(阴虚)等因素导致气血逆乱而发病,本虚标实,病位在脑髓血脉,涉及多个脏器.急
现代性是多元、多样的,因而传统和现代性可以会通,中国的现代性也自有特色;当代西方哲学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围绕现代性与后现代的论争,对研究与实现中国的现代性有参考价值;
摘要:在行文中穿插诗词,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作品中合理地应用诗词,能够有效地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及艺术效果。阅读《聊斋志异》,读者可以看到小说与诗词之间的完美结合,诗词在这些作品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旨在对诗词在《聊斋志异》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诗词歌曲 《聊斋志异》 作用 地位  我国一直被称为诗歌的国度,而诗歌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重要代表,其价值也在被不断地重新
摘要:本文通过对Web2.0 Lib2.0以及读者资源的含义分析,从而将RSS技术实现信息推送服务、Blog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导航服务、MAX实现信息整合服务、Wiki技术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SNS搭建用户交流平台服务应用到图书馆中。  关键词:读者资源;技术服务;Web2.0;Lib2.0  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图书馆资源和建设,进行图书馆资源建设,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
英语写作能力是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高职学校学生英语总体水平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促进就业,本文对高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