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五步”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紧密结合医学生专业特色,开展“双五步”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医学生医德修养,锤炼医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双五步”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实施内容和步骤及实施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关键词:“双五步”案例教学法;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高校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1](P.31)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要求。高等医学院校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如何真正把 “立德树人”贯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医学生医德修养,锤炼医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如何有效吸引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医学生高尚医德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密切联系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医学生的思维特点,探索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我院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紧密结合医学生专业特色,开展“双五步”案例教学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双五步”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始于1908年哈佛商学院。时任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的盖伊率先建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哈佛大力向其他商学院推广案例教学法。[2](P.2)我国于1980年首次在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我院开展的“双五步”案例教学法是在哈佛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色、思维特征和心理需求,以过去已经发生或现在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问题为讨论核心,为医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帮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逐步加强医德修养,锤炼医德品质,最终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双五步”案例教学法是指“课堂外五步法”和“课堂内五步法”。 “课堂外五步法”包括课前的“选择案例”、“列出问题提纲”、“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和课后的“指导学生运用案例”、“学生评议案例”。 “课堂内五步法”包括“分组讲述观点→互相评论正误→各组拾遗补缺→老师点评各组表现→老师总结归纳观点”五个环节。
  二、“双五步”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双五步”案例教学法在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在于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把课堂内外的两个“五步法”有机的融合起来。具体实施如下:
  (一)课堂外“五步法”对整个案例教学起到统帅作用,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是“双五步”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步是教师“选择案例”。教师在面对众多的教学案例时,要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尽量选择当前在医疗领域引起过比较大的反响或争议,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些关系到医德医风的案例。比如在“基础”课中,讲到道德时,教师可以选择医疗领域内正面或反面的一些典型事例。正面的,可选择“良心医生陈晓兰”、“军医庄仕华”等一些被社会认可的,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的案例。反面的,可选择当前在医疗领域引起公众很反感的一些事例,如上海宝钢医院“医跑跑”事件。这些案例,既是让学生感到困惑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也是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可能会面临的选择,具有很明显的医学专业特色。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敏感和关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能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当一名好医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加强他们的医德修养,锤炼医德品质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第二步是根据案例“列出问题提纲”。选出符合要求的案例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的的需要,结合案例列出问题的提纲。列出提纲的目的在于说明案例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研究、讨论的内容要点。因此,提纲不需要直接列出问题,只需要划定一个大概的讨论范围和明确最终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初步规划好课堂发言的时间分配。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步是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目前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高效快速的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找。因此,教师在列出问题提纲后,要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资料查找,一般以10-15人一组较合适,设组长一名,由组长主持召开讨论会并进行记录,每组负责1-3个问题。分组后教师根据问题提纲列出需要阅读的书目或者需要查阅资料的关键词,指导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查找资料,以帮助学生获得分析研究案例所需的知识积累。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任由学生在小组内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辩论。小组长在全组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小组的观点,写出本组的结论,制作课堂发言的PPT。
  第四步是课后的“学生运用案例”。 这一步应该说是整个案例教学的最终目标。“教”的目的是为了“学”,只有学以致用,把案例教学中所学到的思维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知识最终转化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终让正确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融入学生的思想信念中,让外在的理论知识真正能够内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
  第五步学生评议案例。这一步是学生通过整个案例教学的讨论和学习,并运用于实际生活,回过头来,对整个案例教学进行评议。通过学习→思考→运用→总结→反思→反馈,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不断完善与深化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课堂内“五步法”是案例教学在课堂内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课堂教学目标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课堂内“五步法”是教师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所总结出来的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具体来讲,就是“分组讲述观点→互相评论正误→各组拾遗补缺→老师点评各组表现→老师总结归纳观点”五个环节。第一步“分组讲述观点”是每组在课堂外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的问题、思考的方式、得出的结论和引用的资料。第二步在各小组发言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点正误”,各小组互相评论。对焦点、难点问题或存在较大争议的观点和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引发思维碰撞, 展开思想交锋,使课堂充满活力。第三步是“各组拾遗补缺”,这一步要求教师运用启发、诱导等方法手段,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发现遗漏的问题和忽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使学生对整个案例的分析研究和探索发掘趋于完善,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第四步是“教师点评各组表现”。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和发言,作出口头和书面的点评,口头点评应指出每组各个环节的优点和不足,口头点评后以书面评分表的形式,给每组和每个发言人一个公正合理的分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平时成绩记录下来,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一步是“教师总结归纳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好坏、学生收获大小, 往往取决于教师总结归纳是否有“点睛”之效。在总结归纳时,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要求,梳理整个教学研讨和思辨全过程,发掘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闪光点,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予以补充,最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升华,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其次,归纳总结要做到引而不发,教师不需要把所有的观点和问题都讲完讲透,而应给学生留下深入思考的余地。教师通过总结, 回归教学主题;通过留下的思考题,启发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双五步”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精心选择案例
  “双五步”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前提在于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五步”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必须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的需要,同时还必须具备真实性、典型性、专业性和故事性四个特征。
  首先,案例必须具备真实性。教师选择的案例要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绝不能捏造和虚拟案例。如果因保密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瞒,可以使用代号或者假的人名、地名、时间等等,但案例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随意杜撰的。那些虚假的、或者半真半假的故事如果用作教学案例,会使学生产生质疑或抵触情绪,甚至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案例教学就难以达到目的。
  其次,案例要有典型性。案例反应出的问题必须要典型,必须是现实社会中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典型案例,这样的案例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讨论、研究的欲望。通过案例教学最后得出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才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运用。
  再次,案例要有专业性。案例选择要符合医学院校的特征,要选择符合医学生专业特点的案例。选择与医学生或者医生职业相关的案例,或者是医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案例,对医学生将来的人生有指导意义,这样的案例由于与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思考和总结,提高学习兴趣。
  最后,案例要有故事性。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故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引人深思和使人追索的故事才能引发出足够的问题展开案例教学,因此案例应当有人物、事件、情节、矛盾冲突、故事环境。这样具有故事性的案例,才能有效的开展案例教学。
  (二)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要做好案例教学的“导演”和“导航”
  首先,教师要当好案例教学的“导演”。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当好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基本上就可以完成教学。在“双五步”案例教学中,则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当好“导演”,要从知识灌输者转变成案例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在案例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然后精心选择案例,深入研究案例,认真设计问题提纲,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案例,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掌控整个研讨过程,如何分组发言、如何引发辩论、如何归纳总结,教师都要心中有数,收放自如。这就需要教师像优秀的“导演”一样,完全的驾驭整个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其次,教师要当好案例教学的“导航”。在“双五步”案例中,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和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就要求教师要起到“导航”的作用,在学生发言、讨论、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引导,使学生的发言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展开,而不至于偏离教学目的,同时要随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发言的兴趣,引导学生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和交锋,使整个课堂处于思维活跃的高潮。在最后的教师总结归纳环节,教师要总结评价学生发言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提出一些新方法、新观点和新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开放思维,拓宽眼界,深入思考,使学生真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 “入耳、入脑、入心”。 [3] (P.148)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 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11).
  [2]王厚双,刘向丽.案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C]. 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 与边缘科学分册),2013,(9).
  [3]刘苗,邓云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五步” 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 (2).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时必须坚持经济与政治相统一、批判与建设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原则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1-0035-02  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总是有内在规律的。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按照规律进行,这就我们要坚
摘要:规范党与人大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新时期我们既要加强人大的权威、发挥人大作用,又要坚持党对人大的领导。关键是要处理好党与人大的关系,探索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党对人大领导的途径和领导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本文旨在探索现阶段如何规范和改善当与人大的关系。  关键词:党与人大;关系;改善  党与人大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照宪
1939年9月的寒葱岭伏击战是抗日名将陈翰章指挥的著名战斗。关于这场战斗中的一些相关细节和诸多争议不断。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力图探求寒葱岭伏击战的细节,希望厘清更多的历史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南京师范大学非体育类专业学生网球选修课的教学条件、教学水平、师资队伍以及对网球运动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