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编纂流传价值考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an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渊阁书目》等著录之《姓氏遥华》,即今传洪景脩编《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此书自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动笔,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始成书.全书按天干分为十集,凡九十八卷.体例主要参考《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但亦有所创新.初刻于至大三年(1310年),今存者唯有明清抄本:明抄本两种,清抄本六种.要研究姓氏书的发展史,特别是研究合谱牒、传记为一书体例的姓氏书,《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史价值.此书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用以校勘、辑佚和研究相关古籍文献.
其他文献
作为话语实践的教育戏剧具有独特的话语实践逻辑,蕴含着教育戏剧话语转化与创生的基本范畴.教育戏剧话语的转化与创生需要话语主体在"离我远去"的同时不断地"反观自我",在理解、诠释与行动中达到话语主体间"视域的融合",实现从"单调式话语"向"复调式话语"的转化、从"单模态话语"向"多模态话语"的转化、从"离身式话语"向"具身化话语"的转化.具身认知思维、对话交往思维以及融通转化思维作为教育戏剧话语转化与创生的内在思维动力催生了教育戏剧话语转化与创生过程中丰富的教育意蕴:身体的解放,学习主体认知疆界的深度延展;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推动我国开放式社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原则、奠定了基础.通过阐述开放式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演进历程和价值意涵,分析我国共建共治共享开放式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特征、挑战,并进行展望.研究表明,开放式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关注以互动、合作为特点的共同价值的创造过程.开放式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呈现出由"组织创新"向"创新网络"的转变;在创新流程上,呈现出内向型、外向型、耦合型三种互动协作模式,相关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并产生出许多新成果;具有多元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