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和塑造完善的人格为目标的,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味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怀。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 情感素质 培养方法
  关于音乐教育与人的情感发展及人的人文素养的关系,许多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断。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对中国教育有深刻影响的前苏联教育家就曾说:“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我们的邻国日本,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叫铃木,他也强调: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不是刻意的培育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透过音乐教育把一个小孩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到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德国音乐家奥尔夫,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说:“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早在几千年前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名言,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音乐教育之于人的情感健康发展、人格完善等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在人的培养发展过程中,音乐不可或缺。
  小学音乐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实施,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和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要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我就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情感和素质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一、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情感
  最具情感的艺术就是音乐,所以它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上的作用不可小看,也不可替代。一部音乐作品,是作曲家情感的宣泄,是音乐家灵魂的写照。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奏,演化出的都是音乐家内心的高尚情感。我们听音乐,听到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音乐背后的丰富情感内容。因此聆听贝多芬的慢板乐章,我们会不自觉地进入沉思;聆听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体验到愉悦,甚至迈开轻松的舞步。古今中外,每一部称得上优秀的音乐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和情感在支撑,无论是中国的《二泉映月》,还是西方的贝多芬《命运》交响乐,我们聆听,都能随之获得情感升华,人格也会提到纯净。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音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用美来滋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会因此而丑化。”
  也就是说,音乐的创作源于情感的驱动,大凡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都饱含作者的丰富情感内容。那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聆听,从音乐的旋律变化中体味到其中包含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内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中的歌词及旋律变化。有一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先让学生听两遍,让学生初步体会其中感情,很多学生很快说出“喜悦”、“欢乐”、“幸福”等词,能说出这些,说明学生通过旋律正确体验到了这首歌曲中的主基调情感。而这样的情感如何通过旋律表现出来呢?接下来就是教师分解说明并演示了。
  在分解说明中,这位教师通过自身演示说明了每句歌词旋律走向趋势与情感起伏变化的关系,说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学生很快体味到每一句歌词中蕴含的情感内容。分解说明完成后,再让学生反复听录音,闭着眼睛体味每一句歌词中的情感,学会调节自身情感,使自己与歌曲产生共鸣。
  学生理解了情感,带着情感体验欣赏音乐,才真正从音乐欣赏活动之中获得审美享受,获得莫名的愉悦感,进而培养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热受情感。与此同时,学生的心性从中得到陶冶,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在歌曲学唱中培养学生情感
  在学唱歌曲时,为了唱出感情,同样需要充分理解歌词中对应的旋律特点和蕴含的情感内容。教师在教学生唱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的情感因素,力求唱的时候有相应动态和表情。
  比如教学生唱《王二小》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关于王二小的故事,了解其惨遭日本鬼子杀害的背景,以此建立起基本的情感基调。整首歌并非一种情感状态从头贯到尾,而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比如开头“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里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这样的内容是陈述性的,重在以平缓的情感叙述事件。从“九月十六那天早上”开始,故事的叙述开始渐渐沉重。当唱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这部分时,情感应是深切悲痛之感。在这部分,如果学生体会得当,则应有欲泪之感。这样一句一句,逐步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充分体会歌中所含情感,并努力将情感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素养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
  三、通过角色扮演助推情感培养
  儿童歌曲很多都是叙事性的,适于表演。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适当组织角色表演十分必要。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要表现出一种童真和欢乐,让一位女生扮演采蘑菇的小姑娘,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做得好不好,可以让其他学生评判。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会慢慢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角色扮演由于现场感强,且有较强的互动性,因此学生往往乐于参与。学生在参与中情感上会有更深入体验,能得到更好的升华。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增长,还使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更使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综上,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和塑造完善的人格为目标的,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味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提升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情怀。
  参考文献:
  [1]付晗.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通俗歌曲,2013(11).
  [2]陈红.浅谈小学音乐教育情感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3(12).
其他文献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是北京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其人工林面积约占全市森林总面积的25.96%,但是目前该地区侧柏人工林普遍存在密度过大、树木生长分化严重、树木生长
摘 要: 在小学时期养成的好习惯,对人格的形成、事业的成功影响深远。如何利用良好的约定习惯及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有效课堂”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有效课堂 约定 合作  一、让约定成为一种习惯  约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默契和规定。事先约定、快速传递信息是教师快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需要。好的约定是无声的,好的习惯是要培养的,约定的程度就是师生之间
期刊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特殊教育对象是有身心缺陷的孩子,大部分学生因为身有残疾而存在心理障
期刊
本文以尾赤桉无性系DH201-2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的再生体系,并初步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km抗性植株,研究结果为今后的桉树转基因技术、转基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文化教育水平随之不断提高,促使我国中学美术教育在教育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索和研究。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研究了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对开展美术综合活动课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希望促进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育 美术综合活动课 开展价值  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课程对造就学生完整的人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中学美
期刊
在孩子们眼里,一切似乎都是生命体,是有感情、有语言的。他们对这样一个世界发生的一切都兴趣浓厚,就像一个天文学家对天体的研究探索似的永无止境。美术情景教学与传统美术活动相比较,让我们在引导幼儿学习探索与兴趣需要之间找到一个黄金点。  那么什么是情景美术教学?就是将“情景教学”模式迁移到幼儿美术活动中,即教师根据教育目标预设一个情景,并将情景贯穿活动始终。导入——讨论演示——引导创作——指导要点——引
期刊
随着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作为一种驱动基因被发现,以及对于机体免疫系统认知的提高,使得针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素质教育正在被全面贯彻于教学过程中,语数外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基本技能的最佳学习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虽然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日益重视艺术素质的培养。现今学校的艺术教育日益重要,同样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现阶段的生理及心理状况,不断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认识音乐,鉴定音乐,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关
期刊
摘 要: “校讯通”能够快捷、方便地满足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信息需求。中职班主任可以利用“校讯通”平台发送短信,把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及时传递给家长,传递校讯信息,布置作业,进行家教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家校合作育人,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校讯通” 中职班级管理 家校合作  中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联系是每位班主任的必修课。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家校合作的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比如班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