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中旬,汽车与运动杂志社精英尽出,与五名专家评委密切配合,
驾驶着发动机评选14款复选入围机型的匹配车型,在西四环杂志社驻地和通州交通部试验场之间上演了一场“心”游记。
“2006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的试车环节是这次评选活动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各位评委唯一接触整车和发动机的环节。可以说,这个环节在评选过程中,绝对占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我们这些编辑来说,活动环节的重要性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慢慢回想一下,我们这次的“心”游记还真是不那么容易,虽然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可也是好事多磨。其中的艰辛,还真是一言难尽……
10月13日
车多了也着急
平时我们的试车编辑总是抱怨借车难。可这回这帮家伙全都转了口风,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这么多车,怎么处理呀”,全都没了抱怨没车试时的那份心态。
经过评委会第一轮的数据评选,共有14款发动机进入了我们评选的复选名单,也就是说,在经过试车环节之后,最后的“年度十佳发动机”就会在这14款机型中诞生。这话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是颇有些难度。不说别的,对于我们这个司机严重不足的杂志社来说,单是把14款匹配车型开回我们的地下车库,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我们的试车编辑莽超为此把所有的提车地点全部在北京市地图上标了出来,和所有能够出动的司机一起编排了一个最佳提车路线。用他自己的话说,绝对是最省时间和人力的。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耗费了3天的时间才把能提到的12款车汇集到车库里。
10月13日晚
宝马差一点缺席
面对着车库里的12款车,我们又发起了愁。尚未到场的宝马530i和圣达菲究竟会不会缺席我们的试车环节,大家都没有把握。大家都不断向外打着电话,力求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可惜最后却都一脸无奈地相视无语。
我们的总编辑周丽娟在我们就要放弃的时刻,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振奋的消息。宝马530i将会按时出席我们的试车环节,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负责安排试车环节全部细节的莽超和高朔更是兴奋不已,随着宝马530i的到场,10月14日进行试车的6款车型全部到齐,试车活动可以有一个完美的开场。
随后,华泰现代也传来了好消息,圣达菲一定会在10月15日赶到北京。一切都按照我们的试车计划,顺利进行。
10月14日下午
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上午简短的交流会议之后,一行人驱车赶往我们计划的试车地点——北京通州交通部试验场。一路上,贴着“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标志的测试车辆成为了公路上的焦点,弄得我们的各位司机都十分小心,生怕有过分好奇的车主一时走神,和我们的测试车辆来个“亲密接触”。
虽然我们的编辑都是交通部试验场的常客,可是一次带着六七辆车组队前往,还是第一次。一路之上,打头的车辆时不时减缓车速等着后面的车辆,生怕有一辆车赶不上车队,耽误了下午的试车。
一切顺利,我们的车队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试车活动如期开始。不过在测试开始之后,评委们的专业意见让我们的测试计划有了新的内容。
下午测试的车辆包括宝马530i、奥迪A6L、天籁、皇冠、蒙迪欧和君越,对于每个评委来说,这些车型都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而每款车安排的最初试车内容对于评委们来说,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评价要求,来自上海交大的卓斌教授根据他多年的实际经验,为测试增加了发动机评测的新内容,而他所提出的意见也得到了其他评委的一致赞同。这个下午,我们的编辑从几位评委那里得到了许多有关发动机评测的宝贵经验。同时,在专家评委的一致努力下,我们的“年度十佳发动机”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
最初,我们只是安排了动力性能测试(也就是通常的0~100km/h加速和中途加速)和响应测试。在评委们的建议下,我们重新考虑了发动机在启动和加速时的转速表现、振动以及噪声,并且把这些也列为了我们的评价指标。
虽然所有的评委都是多年的司机,可是头一次测试这么多车辆也让他们有些兴奋,尤其是第一组的测试车辆还多数是大、中排量的中高档车型。当所有的评委都测试完宝马530i之后,对这款车的赞赏是不绝于耳,认为无论是从动力性能还是从各阶段转速表现上,宝马这款发动机都没有辜负“直六之王”的称号。同样出自德国的奥迪发动机,也在测试中大放异彩,其强劲的动力和灵敏的响应都让评委们记忆犹新。两款日系车在测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安静程度也让评委们大为赞赏,他们一致认为,在设计上,日系车所体现出来的动力和舒适相结合的理念更加明显。对于来自美国的两款发动机,评委们的关注重点主要在于他们所使用的一些先进技术,尤其是作为新一代通用全球机型的君越2.4L发动机,更是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
一下午的试车结束,评委们还都沉浸在测试和评价的工作之中,即使在回程的路上,还不忘探讨各款机型的优劣。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这个排量区间内,复选入围发动机的技术和性能表现基本上代表了国际主流水平。
10月15日上午
终于赶到的圣达菲
早晨7点,我们开着7辆车从杂志社出发。在到达交通部试验场的时候,计划中的圣达菲却没有出现在场地里。厂商的联络人员随后电话通知我们,由于堵车的缘故,专程从山东荣成运来的圣达菲无法按时到达试验场。
虽然我们的现场指挥把圣达菲的试车安排到了最后,可是大家还是很担心它能否赶上我们的试车环节。厂商的联络人员和我们的试车编辑几乎每半个小时联络一次,圣达菲的位置从北五环路逐渐到了南六环路。最终在11:30,圣达菲赶到了试验场,而我们的最后一组测试正好开始。
10月15日上午
3小时、8款车
相对于14日的测试车型,15日的测试车型就复杂得多,包括了马自达Wagon、速腾、哈弗、赛拉图、普锐斯、圣达菲、CIVIC和东方之子。排量的差异、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不同,让每个评委的评测工作量都有所增加。不过评委们并没有什么怨言,反而为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感受如此多的车型兴奋不已。
马自达、速腾和CMC在动力性能方面都有着相当不俗的表现,尤其是速腾1.8T这款发动机,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评委们都对其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提出了表扬。马自达和CIVIC的发动机也具有相当鲜明的特点,在加速和发动机响应方面尤其出色。
作为此次测试唯一的1.6L发动机,赛拉图的发动机带给评委们独特的感受。在使用了CVVT技术之后,这款发动机在动力方面较之前有了不小的改变。评委 们普遍反映这款发动机所表达出来的加速性能不逊于那些中级排量的机型,是一款很不错的机型。
在这段时间的测试里,针对发动机自主品牌的代表车型——东方之子2.0L发动机,评委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评测和争论。奇瑞的这款2.0L发动机已经在市场上亮相了不短的时间,各位评委在测试这辆车的时候,每个人都拿出了各种专业的主观评测手段,力求能够详细了解这款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这款发动机所采用的众多先进技术让评委们对于自主品牌发动机有了一个不错的评价。不过,在和同时入围的其他发动机进行比较之后,众位评委还是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这款发动机的一些问题。
评委会主任王秉刚的话说出了评委们的心声,“我们都希望国产自主品牌发动机尽快成熟起来,东方之子的2.0L发动机作为其中的先行者,我们自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希望我们的意见可以帮助奇瑞在发动机研发方面有一些提高,这样也算为民族汽车工业做一份贡献吧”。
对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普锐斯和柴油机型的哈弗、圣达菲,评委们都认为这呈发动机的发展趋势。虽然混合动力系统目前在国内还是个案,柴油机的发展也还刚刚起步,但是专家们认为随着”节能和环保”观念的推广,国内发动机行业会在这两个方面有所进步。同时对于哈弗和圣达菲这两款机型,评委们着重探讨了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技术差异,认为虽然国内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国外的先进机型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未来要走的路,任重而道远。
在所有的测试结束后,我们踏上了回程之旅。下午等待我们的,是评委会激烈的争论和最终的投票环节。
10月15日下午
评委们的执著
试车环节的结束 让我们的现场指挥和编辑们都松了一口气。可是评委会却进入了最激烈的讨论阶段。由于复选机型各自的优异表现,让14到10的选择变得异常艰难。
各位评委都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对待复选机型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支持民族自主品牌的.鼓励清洁汽车的和强调技术优先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和依据。而每个人的依据又都很有道理,所以,最开始的半个小时里,大家谁也没能说服谁,讨论陷入了僵局。
这时,评委会主任王秉刚凭借自己的经验让大家逐步按照“年度十佳发动机”评价体系开始分析起每款发动机的优劣。很快,大家就对几款机型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技术和性能上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而对于有争议的机型,大家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提供给评委会参考。
最后的投票阶段终于开始,每一名评委都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年度十佳发动机”,经过统计之后,王秉刚主任在最终投票结果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至此,2006“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最终修成正果。
虽然这次的“心”游记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可是对于整个杂志社来讲,这次的活动带给每个人一次严峻的磨练,我们在这种磨练中得到了成长。或许,在明年的“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上又会有新的故事出现,希望所有的读者和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驾驶着发动机评选14款复选入围机型的匹配车型,在西四环杂志社驻地和通州交通部试验场之间上演了一场“心”游记。
“2006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的试车环节是这次评选活动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各位评委唯一接触整车和发动机的环节。可以说,这个环节在评选过程中,绝对占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我们这些编辑来说,活动环节的重要性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慢慢回想一下,我们这次的“心”游记还真是不那么容易,虽然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可也是好事多磨。其中的艰辛,还真是一言难尽……
10月13日
车多了也着急
平时我们的试车编辑总是抱怨借车难。可这回这帮家伙全都转了口风,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这么多车,怎么处理呀”,全都没了抱怨没车试时的那份心态。
经过评委会第一轮的数据评选,共有14款发动机进入了我们评选的复选名单,也就是说,在经过试车环节之后,最后的“年度十佳发动机”就会在这14款机型中诞生。这话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是颇有些难度。不说别的,对于我们这个司机严重不足的杂志社来说,单是把14款匹配车型开回我们的地下车库,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我们的试车编辑莽超为此把所有的提车地点全部在北京市地图上标了出来,和所有能够出动的司机一起编排了一个最佳提车路线。用他自己的话说,绝对是最省时间和人力的。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耗费了3天的时间才把能提到的12款车汇集到车库里。
10月13日晚
宝马差一点缺席
面对着车库里的12款车,我们又发起了愁。尚未到场的宝马530i和圣达菲究竟会不会缺席我们的试车环节,大家都没有把握。大家都不断向外打着电话,力求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可惜最后却都一脸无奈地相视无语。
我们的总编辑周丽娟在我们就要放弃的时刻,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振奋的消息。宝马530i将会按时出席我们的试车环节,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负责安排试车环节全部细节的莽超和高朔更是兴奋不已,随着宝马530i的到场,10月14日进行试车的6款车型全部到齐,试车活动可以有一个完美的开场。
随后,华泰现代也传来了好消息,圣达菲一定会在10月15日赶到北京。一切都按照我们的试车计划,顺利进行。
10月14日下午
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上午简短的交流会议之后,一行人驱车赶往我们计划的试车地点——北京通州交通部试验场。一路上,贴着“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标志的测试车辆成为了公路上的焦点,弄得我们的各位司机都十分小心,生怕有过分好奇的车主一时走神,和我们的测试车辆来个“亲密接触”。
虽然我们的编辑都是交通部试验场的常客,可是一次带着六七辆车组队前往,还是第一次。一路之上,打头的车辆时不时减缓车速等着后面的车辆,生怕有一辆车赶不上车队,耽误了下午的试车。
一切顺利,我们的车队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试车活动如期开始。不过在测试开始之后,评委们的专业意见让我们的测试计划有了新的内容。

下午测试的车辆包括宝马530i、奥迪A6L、天籁、皇冠、蒙迪欧和君越,对于每个评委来说,这些车型都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而每款车安排的最初试车内容对于评委们来说,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评价要求,来自上海交大的卓斌教授根据他多年的实际经验,为测试增加了发动机评测的新内容,而他所提出的意见也得到了其他评委的一致赞同。这个下午,我们的编辑从几位评委那里得到了许多有关发动机评测的宝贵经验。同时,在专家评委的一致努力下,我们的“年度十佳发动机”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
最初,我们只是安排了动力性能测试(也就是通常的0~100km/h加速和中途加速)和响应测试。在评委们的建议下,我们重新考虑了发动机在启动和加速时的转速表现、振动以及噪声,并且把这些也列为了我们的评价指标。
虽然所有的评委都是多年的司机,可是头一次测试这么多车辆也让他们有些兴奋,尤其是第一组的测试车辆还多数是大、中排量的中高档车型。当所有的评委都测试完宝马530i之后,对这款车的赞赏是不绝于耳,认为无论是从动力性能还是从各阶段转速表现上,宝马这款发动机都没有辜负“直六之王”的称号。同样出自德国的奥迪发动机,也在测试中大放异彩,其强劲的动力和灵敏的响应都让评委们记忆犹新。两款日系车在测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安静程度也让评委们大为赞赏,他们一致认为,在设计上,日系车所体现出来的动力和舒适相结合的理念更加明显。对于来自美国的两款发动机,评委们的关注重点主要在于他们所使用的一些先进技术,尤其是作为新一代通用全球机型的君越2.4L发动机,更是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
一下午的试车结束,评委们还都沉浸在测试和评价的工作之中,即使在回程的路上,还不忘探讨各款机型的优劣。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这个排量区间内,复选入围发动机的技术和性能表现基本上代表了国际主流水平。
10月15日上午
终于赶到的圣达菲
早晨7点,我们开着7辆车从杂志社出发。在到达交通部试验场的时候,计划中的圣达菲却没有出现在场地里。厂商的联络人员随后电话通知我们,由于堵车的缘故,专程从山东荣成运来的圣达菲无法按时到达试验场。
虽然我们的现场指挥把圣达菲的试车安排到了最后,可是大家还是很担心它能否赶上我们的试车环节。厂商的联络人员和我们的试车编辑几乎每半个小时联络一次,圣达菲的位置从北五环路逐渐到了南六环路。最终在11:30,圣达菲赶到了试验场,而我们的最后一组测试正好开始。
10月15日上午
3小时、8款车
相对于14日的测试车型,15日的测试车型就复杂得多,包括了马自达Wagon、速腾、哈弗、赛拉图、普锐斯、圣达菲、CIVIC和东方之子。排量的差异、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不同,让每个评委的评测工作量都有所增加。不过评委们并没有什么怨言,反而为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感受如此多的车型兴奋不已。

马自达、速腾和CMC在动力性能方面都有着相当不俗的表现,尤其是速腾1.8T这款发动机,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评委们都对其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提出了表扬。马自达和CIVIC的发动机也具有相当鲜明的特点,在加速和发动机响应方面尤其出色。
作为此次测试唯一的1.6L发动机,赛拉图的发动机带给评委们独特的感受。在使用了CVVT技术之后,这款发动机在动力方面较之前有了不小的改变。评委 们普遍反映这款发动机所表达出来的加速性能不逊于那些中级排量的机型,是一款很不错的机型。
在这段时间的测试里,针对发动机自主品牌的代表车型——东方之子2.0L发动机,评委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评测和争论。奇瑞的这款2.0L发动机已经在市场上亮相了不短的时间,各位评委在测试这辆车的时候,每个人都拿出了各种专业的主观评测手段,力求能够详细了解这款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这款发动机所采用的众多先进技术让评委们对于自主品牌发动机有了一个不错的评价。不过,在和同时入围的其他发动机进行比较之后,众位评委还是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这款发动机的一些问题。
评委会主任王秉刚的话说出了评委们的心声,“我们都希望国产自主品牌发动机尽快成熟起来,东方之子的2.0L发动机作为其中的先行者,我们自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希望我们的意见可以帮助奇瑞在发动机研发方面有一些提高,这样也算为民族汽车工业做一份贡献吧”。
对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普锐斯和柴油机型的哈弗、圣达菲,评委们都认为这呈发动机的发展趋势。虽然混合动力系统目前在国内还是个案,柴油机的发展也还刚刚起步,但是专家们认为随着”节能和环保”观念的推广,国内发动机行业会在这两个方面有所进步。同时对于哈弗和圣达菲这两款机型,评委们着重探讨了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技术差异,认为虽然国内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国外的先进机型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未来要走的路,任重而道远。
在所有的测试结束后,我们踏上了回程之旅。下午等待我们的,是评委会激烈的争论和最终的投票环节。
10月15日下午
评委们的执著
试车环节的结束 让我们的现场指挥和编辑们都松了一口气。可是评委会却进入了最激烈的讨论阶段。由于复选机型各自的优异表现,让14到10的选择变得异常艰难。
各位评委都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对待复选机型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支持民族自主品牌的.鼓励清洁汽车的和强调技术优先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和依据。而每个人的依据又都很有道理,所以,最开始的半个小时里,大家谁也没能说服谁,讨论陷入了僵局。
这时,评委会主任王秉刚凭借自己的经验让大家逐步按照“年度十佳发动机”评价体系开始分析起每款发动机的优劣。很快,大家就对几款机型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技术和性能上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而对于有争议的机型,大家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提供给评委会参考。
最后的投票阶段终于开始,每一名评委都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年度十佳发动机”,经过统计之后,王秉刚主任在最终投票结果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至此,2006“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最终修成正果。
虽然这次的“心”游记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可是对于整个杂志社来讲,这次的活动带给每个人一次严峻的磨练,我们在这种磨练中得到了成长。或许,在明年的“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上又会有新的故事出现,希望所有的读者和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