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廿八载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上海幼儿师范学校(现已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复校,我任教幼师数学课,同时任教幼儿数学教学法这门课。我想,幼师的数学课、幼儿数学教学法课应不同于普通高中和其他中等师范学校的数学课。需要面向幼儿园,研究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
  上个世纪80年代,“幼儿数学”常被称为“幼儿计算”,教学内容主要有:10以内数的形成、计数和加减法等,此外还有简单的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等方面的内容,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法,教学形式主要是集体教学活动。当时幼儿园教师反映幼儿对抽象的数教育缺乏兴趣,也不易理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和学生多次下园听课和调研,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尝试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以“从‘形’人手,数形结合”的理念探索适宜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方法。为此,我和学生共同绘制了各种用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幼儿在左、右脑并用的操作活动中进行计数和加减运算等的数学学习,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因为与幼儿的认知、艺术、语言学习等有机结合,有效激发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了幼儿思维、想象、创造等方面的潜能。
  记得在1984年寒假,我着手整理“从‘形’人手、数形结合”的教学设计理念和经验,写下了《趣味图画和计算教育》一文,经过反复修改,我把它寄给了我常在学校图书室阅读的、对我帮助多多的《幼儿教育》杂志。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写作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的稿件。稿件寄出后,一周、两周、三周没回音,一月、两月、三月也没回音。当我以为不会被刊用时,忽然在1985年4月的《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了我的文章,当时我心里高兴极了。接着,我收到了编辑部的来信和刊有我这篇文章的期刊,同时他们又约我撰写新的稿件。我当即推荐了我学生们的文章。出乎我意料的是,一个月后,也就是《幼儿教育》杂志1985年第6期,开出了一个名为“未来园丁之页”的专栏,用整整两个版面选登了五位幼师学生的稿件,专栏里既有教学活动设计、游戏设计,也有关于数学教育改革与探索的心得文章。我记得当时的“编者按”是这样写的:“今天的幼师学生,就是明天的幼儿园老师——未来人才的设计者和创造者,需要有献身于幼教事业的崇高理想,有幼教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幼师学生的学习心得、教材习作、改革议论等凡有新意的来稿都欢迎,并望学校老师积极推荐好稿。”专栏的推出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更坚定了我们面向时代、面向生活、面向幼儿和幼儿教育的新需求进行探索的信念。接着,我又收到编辑部来信,告知《趣味图画和计算教育》一文读者反映很好。且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于1985年第6期。之后,《幼儿教育》杂志又在1985年第12期刊用了我的《运用几何形体拼搭传递现代科学信息》一文,这更让我信心倍增。就这样,在积极开展幼儿数学教育改革与探索的共同目标下,我和《幼儿教育》杂志从一相识便相知。我们师生有幸在起步探索阶段得到《幼儿教育》杂志的鼓励、支持,并获得了以刊物为平台与诸多前辈、同行广泛交流、切磋的机会。
  在1985-1993年间。我先后向《幼儿教育》杂志推荐了上海幼儿师范学校10余位学生撰写的有关数学教育的活动设计和有关数学教育改革与探索的心得文章,记得杂志还曾专辟了“幼师学生谈幼儿计算”的栏目。当年凌玉华编辑与我笔交最多,我凡有学生写出了好稿件,就会马上推荐给凌老师,凌老师一方面给予尚在求学的同学们以很多的鼓励。另一方面又激励我们继续坚持面向幼儿园实际需要进行有关数学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我从1985年4月起,每月按时收到编辑部赠寄的刊物,从未间断过。1992年我退休了,至今已有20年,但难以置信的是,我仍然年年月月收到刊物,这使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幼教方方面面的最新信息,尤其是得以博览幼儿数学教育改革与探索方面的各种研究成果,给我以启示。由于醉心于“数形结合”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退休后我仍然关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着手幼儿“美丽数学、趣味数学、思维数学、快乐数学”方面内容的编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育》始终在我的书桌上与我默默相伴,赐予我多方面的学习养料。每当遇到困惑,我就翻阅解惑,心里一直会说:“谢谢你,《幼儿教育》杂志,我事业中的挚友!”
  前几个月,我照例收到了期刊,见到“一路有你相伴——庆祝《幼儿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的征文活动,内心十分激动,彻夜难眠,28年前与《幼儿教育》在笔耕中从相识到相知的愉快过程始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抚摸、翻阅着无论是已经泛黄、变脆了的20余年前的《幼儿教育》,还是现今光亮、散发油墨香的《幼儿教育》,我泪湿眼眶,思念和感恩之情绵绵不绝。您不仅是我事业前行中的一扇窗户、一个平台、一座桥梁,更是一位朋友默默赐予我一份关怀、一片真情、一种力量。衷心感谢《幼儿教育》杂志在不离不弃的28载时光中,以沉甸甸的责任心提携当年探索中的幼师师生,以不变的深情厚意对待昔日的老朋友,是的,我们正是一路相伴、相助走过来的啊!
  值此《幼儿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谨以此文衷心祝愿《幼儿教育》杂志永远与基层普通幼教工作者心贴心,成为大家心目中永远热爱、永远信赖的交流平台。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外伤病人多普勒检查结果和分析,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眶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临床上诊疗应用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采用Uliramark 9(HD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外伤组(临床诊断为眼外伤的38例38眼)和正常组(对照组,30例30眼)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参数做检测,通过脉冲多普勒(PWD)检测血流频谱,定量测定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
粘接结构由于其结构简单、紧凑,应力分布均匀,温度适应性好等优点在光学仪器中应用广泛。对反射镜背部嵌套粘接金属衬套的支撑结构做了详细研究,选择弹性模量较低的粘接剂作
第一课:角度  我小时候很喜欢画画儿。在涂涂抹抹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画同样一个正方体能画出不同的形态。当时我不知其中奥妙,现在才了解,那应该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表现吧!  人生同样有很多面,感受到的是冷雨还是暖风,要看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角度。  第三课:发现  我常常为诗一般的天空沉醉,为努力了无数次终于爬上草尖的昆虫欢欣,也为世间的种种离别而感伤。每天那么多人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