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检修模式的变电检修技术探究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变电检修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严重影响到检修质量和工作效率,状态检修技术的出现,极大的弥补了传统检修模式存在的不足,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内容首先阐述了状态检修技术的特点,其次探究了基于状态检修模式的关键检修技术,最后指出了基于状态检修模式的检修技术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状态检修;变电设备;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2-0106-02
  变电设备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信息可知,近些年来电力企业频频发生的事故多数与变电系统有关,因此及时发现、解决变电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状态检修逐步成为配电网检测的主要手段,状态检修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获取的参数信息分析设备的异常状态及可能出现的故障,以便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 状态检修技术的特点
  状态检修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电力设备全天候、多方位的监测及数据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1 智能化
  依托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问题、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即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解决方案的准确性,使人们能够很准确的把握电力设备的实时信息,实现了对电力设备高效、科学的掌控。
  1.2 数字化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实现了电力设备数据信息的及时处理和加工,有效避免了数据损坏和误报的现象。
  1.3 理论化
  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是依托数据信息库,具有十分庞大的数据源,一旦数据出现异常,能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匹配案例,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根据这些防范,检修人员能够高效、精准的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问题。
  2 基于状态检修模式的关键检修技术
  2.1 设备状态的监测技术
  设备状态的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在线监测、解体点检和离线监测。在线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及分散控制体系,通过对这些体系的实施监测,能及时掌握变电设备的状态参数,并通过状态参数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解体点检是指在变电设备处于检修、运行及停运状态时,根据设备的工艺需求和检修准则,必要情况下对设备进行解体,精准把握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对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异常因素;离线检测是指通过采取相关设备,如超声波检漏仪等,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或者非定期的监测,并根据监测所获取的运行参数,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及状态。
  2.2 状态的预测技术
  状态预测主要是指根据状态监测获得的运行参数和供电需求,对电力设备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并根据这些汇总结果设置出电变电设备处于异常状态的报警阈值,以便能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有效监控和未来的状态进行预测。
  目前常用的预测模型有了两种:一种主要依托BP神经网络;另一种依托灰色体系理论。依托BP神经网络的预测技术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和挖掘能力非常强,除此之外,还具有相当高的容错能力,因此是目前变电设备的重要预测技术;依托灰色理论体系的预测技术对变电设备的短期预测具有很好的效果,也不会对电力设备造成磨损,通常被用在断路器的设备检测等方面。
  2.3 故障诊断技术
  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诊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判断:其一,比较法;其二,综合法。
  比较法主要是通过射线、震动及污染等多种诊断技术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诊断,并将获取的诊断数据与数据库存储的正常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若两种数据差异不大,说明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完全正常,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故障。
  综合法主要是首先采集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如变压器的负荷、绝缘、运行温度、设备开关的离线数据等,获取这些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与之前建立的专家系统匹配,最后根据匹配结果获取诊断结果。
  2.4 检修技术结构
  就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来说,检修技术的结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通过状态监测及时获取变电设备的运行参数和信息,获取的信息通过结构进行感知,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库实现连接,即感知层。网络层主要有光缆、光端等组成,能够实现分级控制,对于不同的主机,采取的信息处理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主站对于不同数据信息的处理也存在差别,这是与传统数据传递最大的区别,还具有存储、提取等功能,对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层的作用如下:
  ①通过相关设备获取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并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可靠度评价,根据结果编制检修对策;
  ②若振动传感装置处在不稳定的运行环境中,传感器的接线可能出现震动,进而引发变电设备的引线发生震动,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其他设备的震动判断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
  ③若传感器所处的周围环境温差变化较大,此时必须多次取值,尽量通过使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进行检测,根据环境情况灵活转变,然而通过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并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以便能得到准确检测结果;
  ④当变电设备出现漏油、放电等现象时,油面会发生对应的变化,此时获得的检测结果要根据变电设备的液面、流量的传感器获取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3 基于状态检修模式的检修技术注意事项
  3.1 带电作业的注意事项
  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操练,只有规程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带电操作过程中必须在专人监护下实施;带电作业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一旦出现宜昌天气必须停止作业;带电作业工具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出现损坏要立即维修或更换,作业过程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確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3.2 接头发热的处理
  接头发热时,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可参考下述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①根据以往的运行记录,得到过热点的最高、最低负荷值,并仔细研究判断这些数据,同时对发热接头的外部现象观察,判断损坏程度;
  ②当软母线接头出现发热,要及时对损坏位置进行处理;
  ③当硬母线接头出现发热且损坏比较严重,要及时对铜、铝排更换。
  3.3 预防设备热故障的处理
  预防设备热故障,具体可做好下述几方面。
  3.3.1 确保设备质量良好
  变电设备所选取的金具产品,热稳定性和载流量必须严格符合要求,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3.3.2 防氧化措施
  对变电设备的接触表面要进行防氧化处理,可采用电力复合脂涂抹在接触表面。
  3.3.3 紧固压力的控制
  大部分作业人员认为,连接螺栓接头越近越好,但这种想法并不正确,铝制母线并没有很高的弹性系数,一旦压力过大,很容易导致接触面变形,从而增加了接触电阻,因此紧固螺栓的紧固压力要适可而止。
  3.3.4 运行监视
  设备检测人员要定期对这些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状态要及时进行处理。
  3.4 接地引下线的维护
  加强变电设备的外观检查工作,一旦出现腐蚀要及时进行处理。对接地引下线的连接,可通过接地网和引下线的直流电阻值进行确定,测量时可能会受到外电场的干扰,此时要及时增加电流,消除干扰。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继电保护二次接线盒的接地引下线必须完整。
  4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基于状态检修模式的变电检修技术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有效缩短停电时间,确保供电稳定性和供电质量。相关检修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状态检修,大力创新检修技术,确保状态检修质量和效果,促进变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肖笑.状态检修模式下探析变电检修技术[J].低碳世界,2014,2(17):
  123-125.
  [2] 王相偉.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和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12):133-134.
  [3] 韩晓霞,李莉.关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青海电力,2012(3):
  13-16.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新能源形势下电网的规划路径。文章首先从电网规划方案出发,对新能源协同发展下电网规划的主要思路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新能源发展需求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新能源发电技术进行研究,全面阐述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内容;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深入挖掘了新能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对其核心问题进行探究,望为新时期电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网;新能源;规划方案;关键技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变电安全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文章首先从变电运行中管理不到位、操作不当、设备隐患等出发,对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变电运行现状,对变电运行管理方案进行明确,对其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等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挖掘了变电安全运行中的注意事项,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望为变电站工作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
期刊
摘 要: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由于其能够保证电力行业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防止误操作,成为高压设备的必备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压带电显示装置在结构、功能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发展。结构形式从直接接触发展为非接触感应式,功能也从简单显示发展为显示、强制闭锁,智能化自检、微机五防等功能。传统的工作方式分为无源工作与有源工作,现已发展到有源、无源自动切换工作方式,使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性能更趋完善。因此文章将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应用也在进一步发展,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配电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则是重中之重,并且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供电企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为此,文章以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供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对供电可靠性备受影响的要素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希望文章中的一些建议被相关
期刊
摘 要:科学合理的网架结构是配电网规划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根本首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对配电网网架的认识还存在一些盲点和误区,对规划方案、项目评审乃至后续专业工作造成了一些困扰,需要引起重视。为此在扬州市区范围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0 kV北挂线、科龙2#线以及汤花1#/2#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网架结构方面存的在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专业人员提供典型案例,提高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养护为题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当前公路机械设备管护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与养护的办法和措施。希望可以提高相关部门的重视度,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养护水平。  关键词:公路;机械设备;管理;养护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2-01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
期刊
摘 要:我国对电力需求量急剧提升,對配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具有更高要求。10 kV配电网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文章对10 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10kV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管理研究。  关键词:10 kV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2-0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时代对供电安全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作为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供电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工作。文章首先阐述了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变电运维安全隐患的主要来源,最后从变电运维的人员安全管理和设备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的管理策略,以期能为安全、可靠用电提供帮助。  关键词: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随着电网的发展,各类用电负荷不断增长,尤其是在降温负荷突增时段,随之而来的低电压问题更为集中,文章分析了配电网产生低电压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配电网台区低电压的危害,并从优化无功补偿、使用馈线调压器、完善电网结构、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方面,对配网台区低电压问题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台区;低电压;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U2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期刊
摘 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电能的支持。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对火电厂集控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发电效率有显著提升。因此,文章针对如何加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综合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提供有利保障,增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大程度的提升发电效率。  关键词:加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