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DR摄影的双能量减影技术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R双能量减影技术是利用双能量减影功能,通过计算机对图像数据进行减影后分别重建出骨像和软组织像的新技术。DR双能量减影技术的开展是一种高级程序,是DR系统重要的技术优势之一。能量减影可把不同衰减系数的组织分开,把骨组织或软组织从X线影像中除去,从而得到只有软组织或只有骨组织的影像,大大提高了胸部外伤性骨折和肺内细小病变的检出率。我们对65例胸部外伤或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了胸部正位及肋骨斜位片DR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查,获得了标准影像、软组织影像和骨骼影像,摄影质量较佳,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以消化道症状为首要表现就诊,伴恶心、呕吐3例,腹泻1例,呕血和便血1例.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3例,血尿淀粉酶升高1例,最初诊断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胰腺炎1例,消化道出血(可疑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1例,急性阑尾炎1例.入院后2~6 d出现皮肤紫癜而得到确诊,治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把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收治住院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依达拉奉+降纤酶)和单用降纤酶治疗的对照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ESS,ADL采用Burthel指数量表,观察时间为开始用药1~21 d;ESS及AD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各评定1次,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
目的 研究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和 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41例正常肺组织中p-STAT3与Ki67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STAT3的阳性表达率(67.16%,45/67)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7.07%,7/41),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