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3岁的张桥是南充人,2009年12月,他被诊断出患上尿毒症。失去工作,女友离开,存款见底,加上每周三次痛苦的透析,让张桥彻底陷入低谷,“不止一次想过死了算了”。
生病第二年的4月,张桥身体开始好转,他隐瞒病情,找到了一份保险推销工作。因身体原因,张桥的每一份工作都干得不长。工作间隙,遇到节日,他又兼职推销月饼、鲜花、粽子。
虽然生活艰辛,但张桥找到了另一份成就感:生病之后,他全凭自己的收入支撑起在成都的医疗费、房租和生活费等所有开支。
张桥极少在外人面前提及自己的病情,他希望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而不是依靠同情和施舍。
2012年11月,根据张桥经历拍摄的微电影《关门开窗》,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反响。这让张桥萌发新的想法:除了要努力活下去,他还希望借自己的经历给更多人带去力量。
张桥想到的方式是演讲。去年8月,成都一家报社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市民演讲台”,张桥成为第一批演讲者。
这次公开演讲只有十多分钟,听众不到10人。尽管与预想有落差,但张桥还是从中找到了信心。他上网找演讲视频,买演讲教材,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为与听众互动,张桥找到老家的一些学校和企业,免费演讲,锻炼口才,前前后后,好几十场。
张桥开始接到一些企业的邀请,有了零星的收入。这让张桥有了更大胆的想法:通过演讲,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赚一些钱给自己治病。
今年3月,张桥开始筹划自己的第一场千人演讲会。为找到赞助,张桥拜访了十余家企业。最终,成都一位董事长钟海兵被他打动,承担了演講的主要赞助。还有一些企业在演讲现场做形象展示,提供一部分赞助。
这场演讲并非完全公益,部分座位需要买票入场。怎样才能让观众买票来听呢?张桥逐一拜访企业,通过即兴演讲兜售门票。张桥两个月拜访的企业超过一百家。一家造型公司的老板包了一百张门票。青羊区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老板,花一万元买了50张门票发给员工。
5月24日的演讲现场座无虚席。一个小时的演讲,张桥从生病前全家生活的美满,到病后的绝望,再到自己如何重新找到生活方向,娓娓道来。当他扬起穿刺超过1300针的手臂时,不少听众潸然泪下。
“我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超过四年,手臂穿刺超过1300针,三年没有小便,每周一半时间在医院做血液透析,失去健康、工作和爱人,却始终坚持着那份对生命的渴望。
“中国需要帮助的尿毒症患者有上百万,我想树立一个榜样,让更多身患重病的人看到希望,自强不息,坚持到底。”
张桥有三个愿望:一是做一场千人励志演讲,二是自救换肾,三是成为一名励志演说家,做101场公益演讲。
张桥不止一次有机会接受捐助,但他都一一婉拒。“并不是我不缺钱,我比谁都更需要钱,但我希望是自己赚来的,而不是等着别人的施舍。”
至于更远的未来,张桥偶尔也想过:“如果将来我的病治好了,并且还有多余的钱,我打算成立一个尿毒症患者关爱协会,鼓励更多的病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生病第二年的4月,张桥身体开始好转,他隐瞒病情,找到了一份保险推销工作。因身体原因,张桥的每一份工作都干得不长。工作间隙,遇到节日,他又兼职推销月饼、鲜花、粽子。
虽然生活艰辛,但张桥找到了另一份成就感:生病之后,他全凭自己的收入支撑起在成都的医疗费、房租和生活费等所有开支。
张桥极少在外人面前提及自己的病情,他希望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而不是依靠同情和施舍。
2012年11月,根据张桥经历拍摄的微电影《关门开窗》,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反响。这让张桥萌发新的想法:除了要努力活下去,他还希望借自己的经历给更多人带去力量。
张桥想到的方式是演讲。去年8月,成都一家报社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市民演讲台”,张桥成为第一批演讲者。
这次公开演讲只有十多分钟,听众不到10人。尽管与预想有落差,但张桥还是从中找到了信心。他上网找演讲视频,买演讲教材,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为与听众互动,张桥找到老家的一些学校和企业,免费演讲,锻炼口才,前前后后,好几十场。
张桥开始接到一些企业的邀请,有了零星的收入。这让张桥有了更大胆的想法:通过演讲,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赚一些钱给自己治病。
今年3月,张桥开始筹划自己的第一场千人演讲会。为找到赞助,张桥拜访了十余家企业。最终,成都一位董事长钟海兵被他打动,承担了演講的主要赞助。还有一些企业在演讲现场做形象展示,提供一部分赞助。
这场演讲并非完全公益,部分座位需要买票入场。怎样才能让观众买票来听呢?张桥逐一拜访企业,通过即兴演讲兜售门票。张桥两个月拜访的企业超过一百家。一家造型公司的老板包了一百张门票。青羊区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老板,花一万元买了50张门票发给员工。
5月24日的演讲现场座无虚席。一个小时的演讲,张桥从生病前全家生活的美满,到病后的绝望,再到自己如何重新找到生活方向,娓娓道来。当他扬起穿刺超过1300针的手臂时,不少听众潸然泪下。
“我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超过四年,手臂穿刺超过1300针,三年没有小便,每周一半时间在医院做血液透析,失去健康、工作和爱人,却始终坚持着那份对生命的渴望。
“中国需要帮助的尿毒症患者有上百万,我想树立一个榜样,让更多身患重病的人看到希望,自强不息,坚持到底。”
张桥有三个愿望:一是做一场千人励志演讲,二是自救换肾,三是成为一名励志演说家,做101场公益演讲。
张桥不止一次有机会接受捐助,但他都一一婉拒。“并不是我不缺钱,我比谁都更需要钱,但我希望是自己赚来的,而不是等着别人的施舍。”
至于更远的未来,张桥偶尔也想过:“如果将来我的病治好了,并且还有多余的钱,我打算成立一个尿毒症患者关爱协会,鼓励更多的病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