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对两种方法的韧带损伤、脊髓损伤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与CT进行比较,在韧带损伤与脊髓损伤检出率方面,MRI显著高于CT(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脊柱外伤MRI能够更好进行空间定位,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的检出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脊柱脊髓损伤 核磁共振 诊断价值
  脊柱脊髓损伤在在急诊外伤中很常见,大部分的患者是车祸、坠落伤等原因所导致,不仅会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大部分的患者常存在的严重并发症。脊柱脊髓损伤的处理难度大[1],为了能够对脊柱脊髓损伤病情进行准确的了解及评价,选择有效的检查方法很关键。CT与MRI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检查方法,本文对36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在23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06±2.67)岁。有车祸伤患者19例,坠落伤患者10例,重物砸伤患者6例,其他损伤患者1例。受伤部位:骶骨损伤患者3例,胸椎损伤患者4例,颈椎损伤患者9例,腰椎损伤患者20例。Frankel分级:A级患者15例,B级患者6例,C级患者5例,D级患者4例,E级患者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明确的脊柱外伤史,均不存在其他因素导致脊柱改变。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进行正侧位的X线检查,常规方式摄取患者损伤脊柱部位。CT检查:采用西门子Definitiong AS64层螺旋CT机进行横断扫描,层厚与层距均为3cm,矩阵为512x512,螺距为1.120kv,300mA。在對患者进行CT扫描时,患者病变部位作为扫描中心,进行螺旋扫描。完成扫描以后进行数据图像重建;MRI检查:采用西门子Avanto1.5T超导磁共振设备,内部视场为300mm,层距为1mm,矩阵为352x512.TI:层厚与层数均为5层,90ms;信号叠加2次-4次[2]。
  1.3 评价指标
  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选择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并以(x±s)表示,如果(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与CT进行比较,在韧带损伤与脊髓损伤检出率方面,MRI显著高于CT(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脊柱脊髓损伤在急诊外科中非常常见,近几年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是坠落损伤、交通事故、施工事故以及重物砸伤。由于脊柱是多骨、多关节联合的复杂结构[3],因此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准确的掌握患者损伤部位和病情非常关键。传统的X线平片和CT扫描,在了解患者骨折特征和硬膜囊的受压情况方面意义重大,但是CT和X线平片在诊断急性的脊髓损伤程度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MRI是近几年应用最为广泛的诊断脊柱外伤的方法,该方法与X线和CT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A、扫描范围广:在急诊时,大部分的脊柱外伤患者应用的是CT或者X线检查,CT虽然能够将患者的脊柱损伤剖面结构进行清晰的显示,但是患者由于受到瘫痪、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损伤部位扫描不准确和不全面的现象,进而会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X线的扫描范围虽然较大,但是不能清除的显示脊柱的损伤程度和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漏诊、误诊率较高。MRI扫描范围较广,且分辨率较高,能够全面的了解患者脊柱脊髓损伤情况,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B、成像速度快:MRI的成像速度较快,如此能够显著缩短临床诊断过程,同时还能避免由于长时间扫描所导致的影响颤动[4],对于图像获取来说意义重大。
  C、分辨率高:MRI对骨折、软组织损伤的分辨率较高,对硬膜外血肿、脊髓水肿与损伤的特异性较高,即便是轻微的损伤,MRI也能准确诊断出。
  D、能够完善临床诊疗:MRI不仅能够将病灶诊断出,同时还能根据X线或者CT的检查情况,对临床诊疗结果进行完善,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MRI与CT、X线进行比较,多方位成像功能更佳,对软组织诊断效果明显,能够将脊髓病变、椎体病变清晰显示,对于脊柱脊髓的早期诊断,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本次研究MRI检查在韧带损伤检出率与脊髓损伤检出率方面均显著优于CT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再次证明了MRI在诊断脊柱脊髓损伤方面的优势。对于脊柱外伤MRI能够更好进行空间定位,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的检出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董生坤.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8):273-274.
  [2]张靓.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核磁共振成像的45例诊断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30):185-186.
  [3]封亚平,刘艳生,朱辉等.许旺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手术方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509-511.
  [4]武方明,马雪鹏,徐德福等.核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5):288-29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通过本研究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经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入选对象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瑶药内服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95.5%)明显优于对照组(73.3%),
【摘 要】 目的 观察院内中药自制制剂小儿感冒颗粒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临床疗效,客观评价院内制剂小儿感冒颗粒优势及意义。方法:根据本院诊疗的小儿感冒风热证患儿100人,将患儿随机平均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小儿感冒颗粒口服,对照组予小儿氨酚黄那敏口服,疗程五天,对比观察患儿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50例,26例治愈,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
期刊
感冒是四季常见病,夏季天气炎热,暑湿当令,一般情况常见暑热和风热感冒,但是,由于体质虚弱,或长时间使用电扇空调,或贪凉卧冷,或突受雨淋,或汗出当风,风寒夹湿感冒者临床亦属常见。笔者采用九味羌活汤治疗夏季风寒夹湿感冒,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最小年龄10岁,最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与防控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2398例血常规检验血液标本,分析其检测结果产生误差的具体原因,同时分析解决方法。结果:在2398例血液标本检测中,检测结果不合格为214例,占比8.92%,具体原因中,送检时间延迟为82例,占比3.42%,标本保存不当为57例,占比2.38%,采集时间不当为51例,占比2.13%,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检查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7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予以检查和诊断。结果:73例受检对象通过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阳性率为57.53%,其中单支阳性率为31.07%、双支阳性率为17.81%、三支及以上阳性率为8.22%;此外,心电图对于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