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实施和应用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矿山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何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得到国内各级政府的极大关注。文章结合梅山铁矿基于Ⅺ279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技术改造,较为详细的介绍了KJ279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在梅山铁矿山的技术实现及应用,对梅山铁矿实现科学管理和实现数字化矿山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输入一状态线性化方法控制Duffing系统中的混沌现象,首先利用输入一状态可线性化的条件对此系统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运用微分几何中的Lie导数和Lie括号运算对加控制的D
给出一种温和条件下构筑Fe3O4/Au,Fe3O4/Au@SiO2复合纳米结构材料的方法,并研究所得产物的光学、磁学性质.首先,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对平均粒径300 nm的Fe3O4微球进行
对热机械处理后的Cu-25.66Zn-4.02Al(wt%)合金中α1贝氏体进行电镜观察,发现:α1贝氏体在位错割阶和缠结处形核并以择优取向生长;在长大的过程中,α1沿〈111〉β方向快速伸长并出现相互交割现象;接着沿堆垛层错
通过证明可逆和不可逆两种过程系统吸收热量的不相等,指出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示式写成合并式的作法是不妥的,并提出了正确表示的建议。
在修正Hagen-Poiseuille及Kizeng-Carman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孔材料透气系数与孔隙特征参数间的关系式;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透气系数测量仪。应用实践表明:测试结果,包括透气系数B、有效半径孔隙直径D_c、有效体积
石墨烯、柠檬酸和硅纳米颗粒的乙醇混合物经超声分散、乙醇挥发和热处理(800℃1 h)制备出炭涂层硅/石墨烯(Si@ C/ G)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表明,Si 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厚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HFCVD)制备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极,并对BDD电极进行了表征和活化处理。以制备的BDD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镉、铅、铜、汞重金属离子
工程实践表明聚氨酯泡沫(EPS)垫层结构对滚石防护棚洞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缓冲效果定量评价还有待深度研究。为此,对滚石冲击荷载下铺设土垫层及EPS 垫层结构棚洞板的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两种具有边缘缺陷石墨烯纳米结的自旋输运,即边界氢原子饱和和未被饱和两种情况。结果表明:边缘缺陷改变了电子的输运行为。对于完整的石墨烯纳米带,两种自
采用无催化剂乙炔火焰合成法在碳化钨基板上制备出石墨烯片,所制备的石墨烯片呈花瓣状均匀地垂直生长在副产物-炭微粒上,呈现出花状形貌。实验过程中,乙炔剧烈燃烧产生高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