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分子水平治疗的新策略

来源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化疗、干扰素及于细胞移植的发展,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耐药及易复发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在分子水平治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策略,如以骨髓新生血管、细胞表面受体、骨髓瘤细胞DNA分子作为靶点,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凋亡,调节骨髓微环境,或是调节骨髓微环境与骨髓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及动物试验中已取得一定疗效.
其他文献
摘要FFP、冷沉淀和冷上清的临床适应症(见第10节)单一凝血因子缺乏(10.1)
本文对ES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成发育各阶段的血细胞,ES细胞体外成血分化过程与在体胚胎成血发育的相似性,ES细胞体外成血分化体系用于研究哺乳动物成血发育的细胞和分子机理及ES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幼儿素质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幼儿素质教育不仅强调了基础文化教育,还包含了幼儿生活技能和对事物认知能力的培养等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素质
本刊为职称资格评审认定刊物,欢迎投稿《山西化工》杂志创刊于1958年,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山西省唯一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为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及山西省一级期
隆回县天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隆回县第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农业公司。公司秉承"做精品
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副作用之一为诱发静脉血栓。其机制为雌激素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雌激素可提高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抑制多种抗凝因子的活性。凝血因子的遗传性缺陷、年龄及
活化蛋白C(APC)抵抗是一种病理状态,大部分的遗传性活化蛋白C抵抗的机制是,FV的基因1691位核苷酸发生突变(G→A)造成506位氨基酸位点的Arg被Glu取代,造成APC抵抗还存在其它原因,APC抵抗是DVT和家族性易栓症的主要原因
细胞凋亡抑制是淋巴瘤的发生机制之一,拮抗Fas凋亡途径是大部分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共同特征,构成该类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凋亡拮抗的主要机制有:①拮抗Fas凋亡途径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接受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157例患者作为对